2022年, 第3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2-11-14
  

  • 全选
    |
  • 章超桦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719-731.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2-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牡蛎是一种兼具高营养、功能保健及药用价值的海洋贝类,在营养食品及功能食品生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牡蛎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牛磺酸、糖原及锌元素,而且牡蛎肽、多糖亦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抗炎、抗高血压、抗疲劳、抗凝血、抗肿瘤和抗肝损伤等功能活性,但目前牡蛎在营养及功能食品方面的应用非常有限。本文综述了牡蛎的营养组成及其活性肽、活性多糖、锌等功能成分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牡蛎营养和功能活性开发应用现状,提出了分离纯化制备手段、功能活性改良、活性因子深度挖掘、稳态化技术、互作增效机制等研发方面的策略性展望,以期为牡蛎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 李铁梁, 邢薇, 徐冠玲, 马志宏, 姜娜, 郁欢欢, 罗琳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732-738.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1-2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vitamin C,VC)对龙睛金鱼Carassius auratus亲鱼繁殖性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L-抗坏血酸-2-磷酸酯(作为VC添加剂),制成VC含量分别为0.175(对照)、0.875、1.75、3.50 mg/g的4种试验饲料,分别饲喂4组体质量为(6.60±0.12)g/尾的龙睛金鱼亲鱼,雌鱼、雄鱼放养比例为1∶2,饲喂3个月后进行人工育苗。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VC能显著增加龙睛金鱼雌性亲鱼的相对怀卵量和雄性亲鱼的精子密度(P<0.05);饲料中添加1.75 mg/g VC能显著提高受精卵的发眼率、出膜率和仔鱼4 d的成活率(P<0.05);饲料中添加VC能显著提升亲鱼血清中非特异免疫因子补体C3水平,增加亲鱼血清、卵巢与精巢的抗氧化性能(P<0.05)。研究表明,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0.875~1.75 mg/g的VC对龙睛金鱼亲鱼的繁殖性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可促进性腺分泌,提高精卵的数量和质量,并进一步改善后代仔鱼质量。
  • 梁阳阳, 陈康, 崔凯, 方婷, 杨坤, 李静, 赵秀侠, 尹峰, 郭伟, 卢文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739-746.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1-2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须鳗鰕虎鱼Taenioides cirratus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及未来的变化,基于该鱼目前在中国的分布数据和19个气候因子变量,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对该物种的适生区及在未来(2050s和2070s)4种气候情景(RCP 2.6、RCP 4.5、RCP 6.0和RCP 8.5)下的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不同气候情景下,模型的AUC(area under curve)值均达到0.96以上,模型预测准确性达“极好”;当前(1970—2000年)须鳗鰕虎鱼适生区主要集中在长江口、珠江口、雷州半岛及附近沿海区域,海南和台湾边缘沿海区域,以及四川东南部和重庆西南部等长江沿岸地区,其高度、中度和低度适生区总面积分别为9.89、7.46、16.28 万km2;须鳗鰕虎鱼的分布主要受到最冷季度降水量、昼夜温差月平均值和最冷月最低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未来须鳗鰕虎鱼适生区呈扩大趋势,到2050s(2041—2060年),在4种气候情景下,该鱼高度适生区将向北扩张,面积较当前平均增加83.8%,中度适生区除在高度适生区边缘外,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地区大幅度增加,面积较当前平均增加198.5%;到2070s(2061—2080年),其适生区较2050s无明显变化。研究表明,未来气候变化会促进须鳗鰕虎鱼向北和向西扩张,增加其在中国的适生区。
  • 张媛媛, 吕硕, 卢正义, 崔培, 孙金辉, 乔秀亭, 程镇燕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747-755.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1-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丁酸钠对摄入高糖、高脂饲料的鲤Cyprinus carpio生长及健康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44.74±0.34)g的鲤为试验对象,设对照组、高糖组(7.5%糊精)、高脂组(10%脂肪)、对照+0.5%丁酸钠组、高糖+0.5%丁酸钠组、高脂+0.5%丁酸钠组(均为质量分数)6个处理组,养殖期为70 d,试验结束后测定鲤的生长性能、生化、抗氧化酶和肠道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鲤摄食高糖、高脂饲料后,生长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主体间效应看,饲料中添加丁酸钠后显著影响了鲤生长,与未添加丁酸钠组相比,添加丁酸钠组鲤的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了11.28%、25.48%和14.89%(P<0.05),饲料系数则降低了8.72%(P<0.05);鲤摄食高脂饲料后,饲料系数及鱼体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添加丁酸钠对鱼体脂肪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鲤摄食高糖饲料后,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HO)含量显著上升(P<0.05),而添加丁酸钠后血清GLU和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T-CHO含量显著升高(P<0.05);从主体间效应看,与未添加丁酸钠组相比,添加丁酸钠后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了24.45%和18.96%(P<0.05),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了13.53%(P<0.05);从主体间效应看,鲤摄食高糖、高脂饲料后,后肠绒毛长度显著增加(P<0.05),添加丁酸钠后,前、中、后肠绒毛长度较未添加丁酸钠组分别增加了19.51%、27.68%和26.59%(P<0.05)。研究表明,高糖、高脂饲料中添加丁酸钠可以提高鲤的生长性能,且对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结构均有积极的影响。
  • 朱昱铮, 申亮, 郭冉, 荆冰妍, 梁倍宁, 高佳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756-763.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1-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用鱼肽与蛋白酶替代饲料中5%的鱼粉后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的影响,以体质量为(0.32±0.01)g的对虾苗为试验对象,试验设置鱼肽组、蛋白酶组和对照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中添加5%的鱼肽、0.3%的蛋白酶和基础饲料(均为质量分数),每组设3 个平行,每个平行放40 尾虾,共养殖56 d,试验结束后测定虾的生长性能、消化指标和肠道菌群丰度。结果表明:鱼肽、蛋白酶组凡纳滨对虾的终末体质量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肝体比和含肉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各组间其他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鱼肽、蛋白酶组血清中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肠道脂肪酶、胃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鱼肽、蛋白酶组Shannon指数显著提高(P<0.05),而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P<0.05);在门水平上,鱼肽组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丰度高于对照、蛋白酶组;在纲水平上,鱼肽、蛋白酶组的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丰度高于对照组;在属水平上,鱼肽、蛋白酶组未分类的红杆菌属Rhodobacteraceae_unclassified丰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各组间未分类的黄杆菌属Flavobacteriaceae_unclassified丰度差异不大。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鱼肽和蛋白酶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对消化指标及肠道结构有积极影响,二者均可作为新资源替代对虾配合饲料中5%的鱼粉。
  • 肖鑫鑫, 骆小年, 符先飞, 姜旭, 段友健, 李姣, 刘英林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764-774.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1-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杂交鲟(达氏鳇Huso dauricus♀×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和施氏鲟的繁殖特性,于2021年3—5月,采用注射外源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2号LHRH-A2+地欧酮DOM)、剖腹取卵和人工授精的方法,人工催产了5批10组杂交鲟和1批2组施氏鲟A.schrenckii,并通过显微观察比较了两种鲟胚胎发育的异同。结果表明:人工繁殖获杂交鲟卵379 万粒,平均受精率为82.9%,平均孵化率为70.44%,获仔鱼217.6 万尾,获施氏鲟卵87 万粒,平均受精率为82.2%,平均孵化率为63.20%,获仔鱼54.2 万尾;水温为16~17 ℃时,杂交鲟经123~155 h孵化出膜,总积温需2 102~2 445 ℃·h,相同条件下,施氏鲟经116~138 h孵化出膜,总积温需1 856~2 108 ℃·h;根据胚胎发育的形态特点,杂交鲟的胚胎发育可分为9个阶段32个时期,而施氏鲟胚胎发育可分为9个阶段28个时期;杂交鲟和施氏鲟胚胎发育有相似之处,受精卵均为沉黏性卵,胚胎发育时序相似,卵裂方式均为辐射卵裂;杂交鲟和施氏鲟的典型区别是胚胎发育至心脏形成搏动期时,杂交鲟的心管呈“C”型,而施氏鲟的心管则呈“S”型,二者的差异还表现在心脏开始规律搏动时,前者胚胎尾末端已接近心脏,而后者还未接近心脏,出膜期杂交鲟仔鱼的尾末端超过头部,而施氏鲟刚达到或略超过头部。研究表明,杂交鲟可获得较高的繁殖效率,受精率最高达97.8%,孵化率最高达89.8%,杂交鲟的胚胎发育与母本达氏鳇更相似,并呈现出偏母遗传特征。
  • 张敏莹, 方弟安, 周彦锋, 任泷, 郑宇辰, 徐东坡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775-783.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掌握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以钱塘江中下游4个良种场亲本群体(湖州的景山JS和明兴MX群体,杭州的瓜沥镇GLZ和萧乡XX群体)和1个钱塘江自然捕捞群体(BL)为研究对象,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基因分型技术,基于8对荧光标记SSR引物对来自5个群体的768尾样本进行了扩增和基因分型测序。结果表明:各群体单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Na)平均值为(10±1)~(39±7),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值为(6.60±0.98)~(14.22±3.08),5个群体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值为(2.02±0.14)~(2.85±0.21),其中,明兴亲本群体的NaNeI值最小,BL群体的这3项指标明显高于其他群体;5个群体的观测杂合度(Ho)平均值为(0.96±0.02)~(0.98±0.01),在绝大多数位点上Ho均大于期望杂合度(He);分子方差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的个体间(占94.47%),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5.53%;4个亲本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小(0<FST<0.05),BL群体与部分亲本群体(如JS和XX群体)间存在中等遗传分化(0.05<FST<0.15);主坐标分析(PCoA)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所有个体被分成2个理论类群,其中,绝大部分BL群体的个体自成一个类群,少数BL群体的个体与其他4个亲本群体的个体聚集成另一个类群。研究表明,钱塘江中下游三角鲂群体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亲本群体普遍出现杂合子过剩和部分等位基因丢失现象。
  • 陈锋, 孟顺龙, 陈家长, 裘丽萍, 范立民, 宋超, 郑尧, 李丹丹, 胡庚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784-792.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1-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灭多威(methomyl)在水生生物中的富集传递效应,开展了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对不同浓度(0、2、10、50 μg/L)灭多威的富集效应,并从水体暴露传递和食物传递两种途径开展了灭多威在普通小球藻、大型溞Daphnia magna和斑马鱼Danio rerio体内的传递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小球藻暴露于低浓度灭多威(2 μg/L)中72 h后,其生物富集系数(BCF)最高(17 549.99),富集量为33.28 μg/g;以高浓度灭多威(50 μg/L)暴露处理96 h的普通小球藻作为大型溞饵料,投喂9 d后,大型溞体内灭多威的最大富集量为6.02 μg/g,其生物放大系数(BMF)为0.177 0,未存在生物放大效应;50 μg/L灭多威直接暴露组斑马鱼在暴露4 d后,体内灭多威富集量最高(0.72 μg/g),且显著高于含灭多威的大型溞投喂组(0.12 μg/g)(P<0.05)。研究表明,普通小球藻对灭多威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并能通过藻-溞-鱼食物链将灭多威传递给大型溞和斑马鱼,经传递的灭多威能够抑制水生生物的摄食、代谢等生命活动。
  • 刘岩松, 张伟杰, 王中, 殷维骏, 欧凡江, 田文卓, 刘雷, 常亚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793-801.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确定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黑嘴病的病原,从患黑嘴病中间球海胆体腔液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记为D1),通过人工回感试验确定致病性后,对该致病菌进行电镜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序列比对以鉴定其分类地位,并测定了D1菌株对3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中间球海胆经D1菌株回感后,发病症状与自然状态下患黑嘴病海胆症状相同,并在回感海胆体腔液中分离出相同菌株;D1菌株长×宽为(2.10±0.31)μm×(0.68±0.08)μm,为革兰氏阴性菌;16S rRN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D1菌株与棘皮动物弧菌Vibrio echinoideorum的一致性高达99.04%;生化鉴定结果显示,D1菌株与蔗糖、6% NaCl胨水和氧化酶反应均呈阳性;根据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定该病原菌为棘皮动物弧菌;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氧氟沙星、多黏霉素B、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和羧苄西林等16种抗菌药物敏感,对麦迪霉素、庆大霉素等11种抗菌药物耐药。研究表明,中间球海胆黑嘴病的病原菌为棘皮动物弧菌,且该菌株对部分抗菌药物不敏感,具有一定的耐药性。
  • 吕国华, 张婷, 姚静婷, 丁图强, 徐东坡, 占明飞, 顾若波, 徐跑, 马学艳, 金武, 东新旭, 闻海波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802-808.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1-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在滨海NaCl型盐碱地或滩涂养殖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ira幼蚌的可能性,采用等对数间距法进行了幼蚌(湿体质量为2.63 g±0.47 g)在淡水(0.20) 和高盐度(2.00、3.31、3.70、4.24、4.92、5.82、7.00)急性胁迫下的存活试验,选择96 h半致死盐度(LC50)的50%作为可驯化盐度,采用室内静水法测定了该盐度下幼蚌的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和排粪率等,并建立能量收支方程。结果表明:盐度为2.00时,幼蚌在72 h时开始出现死亡,盐度为7.00时,幼蚌在48 h内全部死亡,96 h LC50为4.47;选择可驯化盐度为2.23,与淡水组相比,在高盐度(2.23)应激下,幼蚌的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滤水率和排粪率显著升高(P<0.05),而吸收效率略有降低(P>0.05);在高盐度(2.23)应激下,幼蚌用于呼吸代谢和摄食代谢的能量明显增加,呼吸能(R)、排泄能(U)和排粪能(F)占摄食能(C)比例增大,而生长能(P)占摄食能比例明显下降,淡水状态和高盐度(2.23)应激下的能量收支方程分别为100C=57.22R+9.49U+9.05F+24.23P和100C=62.55R+13.99U+12.05F+11.41P。研究表明,橄榄蛏蚌幼蚌对钠盐耐受性较差,高盐度对橄榄蛏蚌呼吸代谢和摄食代谢均有显著影响,养殖幼蚌的滨海NaCl型盐碱地或滩涂水域盐度应小于2.23。
  • 梁妃爽, 梁华芳, 卓宏标, 孙榕泽, 王潘妹, 温崇庆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809-816.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1-26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对亚硝酸盐的胁迫响应机理,采用转录组学测序分析方法,进行了正常养殖条件下波纹龙虾(体质量为39.00 g±5.31 g)肝胰腺和质量浓度为80 mg/L亚硝酸盐胁迫7 d的肝胰腺转录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转录组共筛选得到264 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86 个基因上调表达, 178 个基因下调表达;GO功能注释显示,被注释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结合、催化和代谢等功能有关;KEGG 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在黏着斑、白细胞跨内皮层迁移、胰岛素抵抗、紧密连接、淀粉与蔗糖代谢等通路中显著富集;随机挑选9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发现荧光定量结果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在亚硝酸盐胁迫下,通过GO和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能量代谢、生长和免疫等通路中,挖掘出的数据可为后续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 姜京京, 张成锋, 韩财安, 田灿, 张平, 徐增洪, 高杨, 苏胜彦, 唐永凯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817-822.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1-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减少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过程中人为操作造成的应激损伤,选择丁香油-乙醇溶液作为麻醉剂,将丁香油和乙醇溶液按体积比为1∶1.5混合溶解后再溶于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麻醉剂(1~8 g/L,8~20 g/L),使用喷洒和浸浴方式麻醉不同规格(6.17 g±0.20 g、29.54 g±0.30 g)的克氏原螯虾,通过观察麻醉时间、行为学特征,以及测定耗氧率和氧化应激指标等,分析了丁香油-乙醇溶液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麻醉剂浓度的升高,克氏原螯虾麻醉时间缩短,复苏时间延长,小规格和大规格克氏原螯虾浸浴麻醉的丁香油-乙醇适宜浓度分别为8、20 g/L,喷洒麻醉的适宜浓度分别为4、16 g/L;喷洒麻醉效果显示,螯足的行为和形态特征可作为评判标准,将麻醉分为4个阶段;两种麻醉方式均显著降低了虾的耗氧率(P<0.05),麻醉效果显著,且喷洒麻醉的虾耗氧率及SOD、CAT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浸浴麻醉(P<0.05)。研究表明,喷洒和浸浴两种方式均可用于克氏原螯虾麻醉,与浸浴麻醉相比,体表喷洒麻醉显著降低了克氏原螯虾的耗氧率,对个体鳃组织应激损伤较小,麻醉效果更好。
  • 王涵, 王浩娜, 赵业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823-829.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1-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组织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采用常规石蜡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法及酶学方法研究了刺参(体质量为43.58 g±6.78 g)肠道不同部位的组织结构、黏液细胞分布和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刺参肠道各部位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其中,前肠黏膜层和肌层厚度显著高于中肠和后肠(P<0.05),后肠黏膜下层厚度显著高于中肠和前肠(P<0.05),各肠段浆膜层厚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道黏膜褶皱高度和数量从前肠至后肠依次递减;各肠段均包含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黏液细胞,且以Ⅲ型和Ⅳ型黏液细胞为主,黏液细胞总数从前肠至后肠呈递减趋势,前肠4种类型的黏液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后肠(P<0.05);胰蛋白酶、淀粉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从前肠至后肠均呈递减趋势,且前肠与后肠3种酶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前肠与中肠脂肪酶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刺参前肠消化吸收能力最强,中肠较弱,而后肠最弱,但后肠分泌酸性黏蛋白的能力较强且具有一定的黏膜免疫保护功能。
  • 彭飞, 周彦锋, 王晨赫, 张希昭, 罗宇婷, 唐雪梅, 周依帆, 王东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830-840.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1-26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淮河中下游(安徽-江苏段)水体微生物的基本组成情况,选取支流、河道、湖泊(洪泽湖)和入江口4个生境类型的9个断面,同步采集水体微生物和水化学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并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特征,并与水体理化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分类单元下,生境间微生物组成和丰富度均有一定差异;微生物多样性呈现由支流到河道递增的趋势,物种丰富度呈现河口>洪泽湖>支流>河道的生境差异;门水平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所有位点中共同的优势类群,属水平上,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红育菌属RhodoferaxLimnohabitans属在各位点中丰度最高;发酵单胞菌属Zymomonas和甲基养菌属Methylibium是河道组拥有的两种特有菌属,而HTCC、弓形杆菌属Arcobacter和突柄杆菌属Prosthecobacter则为其他3个生境组所特有;各采样点属水平上高丰富度物种多指向高氮含量的水质指标,且与水质分析结果趋同,反映了各生境氮污染的基本情况;环境因子与Alpha多样性、属水平优势属的相关性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CCA)显示,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磷(TP)、浊度(TUR)、pH、透明度(SD)和氨态氮是影响各位点微生物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根据水体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差异,中下游水体可初步划分为4个不同的生境类型,水体微生物可以作为反映淮河中下游水质情况的指标之一。
  • 刘鹏飞, 景丽, 任泷, 匡箴, 詹政军, 胡长岁, 徐东坡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841-849.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1-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固城湖鱼类群落结构现状,于2017—2018年对长江下游陆封型湖泊固城湖进行4个季节的鱼类调查,并定量分析了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29种,隶属于5目6科22属,其中,鲤形目鱼类占绝大多数,有25种,占鱼类物种数的86.21%,唯一优势种为似鱎Toxabramis swinhonis;鱼类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时空差异(P>0.05),且Shannon-Wiener(H′)多样性指数处于较低水平;RDA分析显示,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浊度(TUR)对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差异有显著性影响(P<0.05)。研究表明,2017—2018年固城湖鱼类资源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衰退较为明显,物种数下降了64.63%,建议通过改善流域内水文连通、推广大水面生态渔业等措施来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
  • 陶凤庭, 潘创, 戚勃, 胡晓, 赵永强, 杨贤庆, 杨莉莉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850-857.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1-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不同饱和度硫酸铵在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蛋白分离过程中对蛋白结构特征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梯度饱和度(10%~60%)硫酸铵沉淀法从坛紫菜粗提液(crude extract of Porphyra haitanensis,CEPh)中制备分离蛋白,对分离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和光谱特性等进行测定,并比较了分离蛋白的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磷酸盐缓冲液法的蛋白提取率最高,为55.28%;用硫酸铵对坛紫菜粗提液进行梯度分离,蛋白主要在40%~60%饱和度下沉出;紫外吸收光谱显示,当硫酸铵饱和度为30%~50%时,藻胆蛋白大量沉出;红外光谱显示,当硫酸铵饱和度超过50%时,773、1 155 cm-1处出现了2个非蛋白吸收峰;圆二色光谱显示,坛紫菜蛋白以α-螺旋结构为主,其中,分离蛋白40%-PhPI的结构最为有序;SDS-PAGE凝胶电泳显示,低饱和度(10%~30%)硫酸铵会显著增加相对分子质量为55 000、20 000和18 000的蛋白析出;抗氧化活性试验显示,不同饱和度硫酸铵提取获得的坛紫菜分离蛋白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活性强弱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用不同饱和度硫酸铵得到的分离蛋白均表现出体外抗氧化活性,但蛋白结构特性与抗氧化活性存在较大差异。
  • 王雯, 冯畅, 林海生, 秦小明, 曹文红, 章超桦, 高加龙, 郑惠娜, 陈忆宾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858-865.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1-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外套膜胶原蛋白的基础特性,分别采用酸-酶法和热水法,从外套膜中提取得到胶原蛋白,分别记为A-PSC(Cn)(acid-pepsin soluble collagen Chlamys nobilis)和HSC(Cn)(hot water soluble collagen Chlamys nobilis),并测定其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分布、微观结构和热变性温度等理化特性。结果表明:热水法提取胶原蛋白的提取得率高于酸-酶法;HSC(Cn)中,Gly、Glu和Pro含量较高,分别为13.27、10.45、6.19 g/100 g prot,而A-PSC(Cn)中,Glu、Gly和Asp含量较高,分别为10.16、7.92、5.77 g/100 g prot;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显示,两种胶原蛋白均在220 nm 附近有强吸收峰,且具有典型的胶原蛋白特征带(酰胺A、B、Ⅰ、Ⅱ和Ⅲ带);SDS-PAGE分析显示,两种胶原蛋白均含有γ链、β链、α1链和α2链,由此确定这两种胶原蛋白均为Ⅰ型胶原蛋白;扫描电镜分析显示,A-PSC(Cn)呈疏松多孔状,HSC(Cn)呈紧密层状,且HSC(Cn)具有更高的热变性温度。研究表明,通过酸-酶法和热水法提取的胶原蛋白均为Ⅰ型胶原蛋白,但二者的结构特征及其理化性质存在明显差异,A-PSC(Cn)的三螺旋结构完整且纯度较高并具有疏松多孔的特性,而HSC(Cn)的亚氨基酸含量较高,可根据研究需要选用不同提取方法开发胶原蛋白产品。
  • 张晓鹏, 许志远, 曲胜, 邱文轩, 翟泽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866-872.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2-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多目标和雾天环境下的海上船舶识别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深度学习的海上船舶识别模型(SE-NMS-YOLOv5),该模型结合暗通道去雾算法(Dark channel),并融合了SE(squeeze-and-excitation)注意力机制模块和改进非极大值抑制模型,对船舶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在船舶识别任务上,SE-NMS-YOLOv5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为90.6%、89.9%、90.5%,检测效果比YOLOv5模型分别提升了6.3%、4.8%、5.8%,比YOLOv4模型分别提升了19.1%、19.0%、19.3%;在雾天船舶识别任务上,SE-NMS-YOLOv5-Dark channel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为88.1%、87.2%、87.6%,比SE-NMS-YOLOv5模型的检测结果分别提升了13.8%、13.3%、13.5%。研究表明,SE-NMS-YOLOv5海上船舶识别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多目标和雾天条件下,海上船舶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升了船舶检测和识别的整体效果。
  • 鲁泉, 王超, 方舟, 张柏豪, 李楠, 陈新军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873-883.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1-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保证人类对渔业资源最大限度地持续利用,必须全面评价渔业资源的发展潜力。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国际和国内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地整理与分析,并结合关键词网络知识图谱、突变检测等探究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发文量整体上随年份的增加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美国、中国和加拿大在该领域研究较多;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与策略、气候变化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管理制度等方面。本文针对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评价方法的改进与统一及管理制度的监管与完善等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 符文雅, 韦露, 张鹏飞, 肖娟, 黄海, 马振华, 郭志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884-896.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1-2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金枪鱼Thunnus是典型快速游泳的大型中上层硬骨鱼类,其游动时需要大量的氧供应,为金枪鱼的快速游泳提供能量。鳃作为金枪鱼气体交换的场所,是保证金枪鱼氧供应的重要器官,本文围绕金枪鱼适应快速游泳过程中鳃的结构与功能,梳理了鳃的形态、表面积、血流模式、水-血屏障厚度等结构及氧供给特征相关研究,综述了金枪鱼鳃应对快速水流冲击的结构适应(鳃的融合、钙化和鳃片层排列)及鳃的逆流交换特点,并针对金枪鱼鳃的形态结构与氧供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金枪鱼鳃的早期组织发育、细胞功能、适应性进化机制及鳃生理过程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发展建议,以期为金枪鱼鳃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 孔丽, 朱月霞, 周冰雪, 刘志, 薛旺迁, 石锦峰, 郑家勤, 李姣姣, 吉敬, 秦昆明, 董自波, 沈金阳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5): 897.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21-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是褐色海藻的典型代表,主产于中国黄海、渤海等沿岸海域,是应用最早的海洋中药之一。海蒿子具有化痰软坚、消瘿散结和利水消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痰饮水肿、瘿瘤、脚气和小便不利等疾病。近年来,有关海蒿子多糖的提取与纯化方法及其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抑菌、降血脂和调节免疫功能等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被大量报道,纯化的海蒿子多糖主要由岩藻糖、半乳糖、木糖、葡萄糖、甘露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组成。本文综述了典型中药海藻海蒿子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并针对其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海蒿子多糖提取纯化方法的优化、海蒿子多糖制剂研发、海蒿子多糖精细结构研究等未来发展建议,以期为海蒿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