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3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6-04-21
  

  • 全选
    |
  • 毛明光, 温施慧, 姜志强, 蒋洁兰, 孙航, 吕绘倩, 李幸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2): 117-123.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深入研究太平洋鳕Gadusmacrocephalus神经坏死病毒 (Pacific cod nervous necrosis virus,PCNNV)衣壳蛋白 (capsid protein,CP)的功能,将PCNNV cp基因连接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载体pEVCP,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表达系统中进行融合表达,对诱导剂 IPTG浓度、诱导时间和温度等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采用SDS-PAGE及质谱技术鉴定表达产物。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成功构建了重组载体pEVCP,表达的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 000;目的蛋白经质谱鉴定,有6个肽段的氨基酸序列与预期一致;对重组菌株pEVCP/BL21的最佳诱导条件为IPTG浓度0.1 mmol/L、最佳诱导时间3 h、温度30℃。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冷水鱼类病毒疫苗的研制及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奠定基础。
  • 王桂志, 张永, 张弛, 许强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2): 124-130.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从细胞水平上研究独角雪冰鱼Chionodraco hamatus和伯氏肩孔南极鱼Trematomus bernacchii的低温适应能力,采用RT-PCR方法,获得独角雪冰鱼和伯氏肩孔南极鱼的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s V1,TRPV1)基因序列,其开放阅读框全长均为2310 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两种南极鱼TRPV1基因均编码769氨基酸残基,预测其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8 210和88 160,理论等电点分别为7.63和8.26;两种南极鱼TRPV1蛋白均无信号肽;亚细胞定位显示,TRPV1蛋白主要在细胞膜和内质网中发挥生物学功能;理化性质分析表明,两种南极鱼的TRPV1为不溶性跨膜蛋白,分别有34、35个磷酸化位点和6、5个糖基化位点,二者均含有6个跨膜结构域、5个锚蛋白结构域,二级结构以随机卷曲为主;同源性分析显示,独角雪冰鱼TRPV1氨基酸序列与伯氏肩孔南极鱼的一致性最高,为93.4%,与其他物种的一致性为44.3%~69.8%;低温适应试验结果显示,两种南极鱼的TRPV1基因不能被温度所激活。研究表明,独角雪冰鱼和伯氏肩孔南极鱼TRPV1基因可能与低温适应无关。
  • 刘海映, 张娜, 闫红伟, 刘奇, 邢坤, 陈雷, 隋宥珍, 林原, 李成久, 郭良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2): 131-139.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卵黄蛋白原 (vitellogenin,Vg)基因,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口虾蛄Vg基因cDNA全长序列 (GenBank登陆号:KR422400),并应用相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雌雄口虾蛄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卵巢Vg 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口虾蛄Vg基因全长7727 bp,其中5′端非编码区为36 bp,开放阅读框 (ORF)为7521 bp,3′端非编码区为170 bp,共编码2506个氨基酸;预测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1个长度为2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1个类似于枯草蛋白酶的内切蛋白酶识别位点 (RSKR),3个潜在的N-连接糖基化位点,1个在无脊椎和脊椎动物卵黄蛋白原中都比较保守的KALGNVG基序;对其结构域分析表明,口虾蛄Vg蛋白含有4种保守结构域,分别为卵黄蛋白原N端结构域 (Vitellogenin_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D)和两种未知功能结构域 (domain of unknown function)DUF1943与DUF1081;经NCBIBLASTP同源性比较,口虾蛄Vg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甲壳类的相似性为46%~52%;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口虾蛄Vg单独聚为一支;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口虾蛄Vg基因在性腺和肝胰腺中均有表达,在肌肉中均不表达,卵巢中Vg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 (P<0.05),且口虾蛄Vg mRNA的相对表达量随着卵巢的发育不断增加 (P<0.05),在成熟期时达到最高值,随后显著下降,Vg mRNA表达量在卵巢中的变化规律可以作为了解口虾蛄性腺发育的有效指标。本研究结果为口虾蛄Vg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闫红伟, 田雨顺, 姜丽楠, 王连顺, 刘洋, 刘奇, 刘圣聪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2): 140-146.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的性别决定因子 (gonadal soma derived factor,GSDF),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 (RACE)首次克隆了红鳍东方鲀gsdf基因 (Trgsdf)的cDNA全长序列 (GenBank登陆号:KR914667)。结果表明:Trgsdf cDNA序列全长为1734 bp,其中5′端非编码区144 bp,开放阅读框648 bp,3′端非编码区942 bp,共编码215个氨基酸;预测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1个长度为19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相同长度的跨膜区,1个N-糖基化位点NST,1个TGF-β家族成员特有的保守结构域;BLAST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红鳍东方鲀GSDF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类的相似性为26%~58%;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鱼类GSDF单独聚为一支,与TGF-β超家族内的其他成员分开,红鳍东方鲀与青鳉Oryzias latipes GSDF的亲缘关系最近,先聚为一支,后与三斑海猪鱼Halichoeres trimaculatus聚在一起,与矛尾鱼Latimeria menadoensis的GSDF亲缘关系最远;应用RT-PCR技术检测Trgsdf mRNA在雌性和雄性红鳍东方鲀成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Trgsdf mRNA在卵巢和精巢中高表达,在皮肤和肌肉组织中微量表达,在其他组织中无表达;采用相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了成鱼卵巢和精巢中Trgsdf 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Trgsdf mRNA在精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巢 (P<0.05),约为卵巢表达量的6倍。研究表明,gsdf基因可能在红鳍东方鲀的性腺尤其是精巢的分化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范青松, 邢坤, 刘海映, 孙静娴, 陈雷, 刘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2): 147-150.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脑部形态特征,揭示口虾蛄生理年龄与褐脂质 (lipofuscin)含量的关系,采用组织切片、荧光成像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口虾蛄脑中褐脂质的形态、分布和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口虾蛄脑位于眼节之后、头脑甲最前方,体积较小;H.E组织切片下脑部细胞核颗粒呈圆形且均匀分布,直径为10~30μm,并在脑前桥细胞团 (protocerebral bridge cellmass)区域分布较多;荧光显微镜下褐脂质颗粒呈黄褐色,直径为1~3μm,均匀分布于脑部;透射电镜下可见褐脂质颗粒多聚集分布于近细胞核区域,外被单层细胞器膜,染色密度较其他区域高且均匀。研究表明,整体上口虾蛄脑部褐脂质分布均匀,其形态与其他甲壳动物脑部褐脂质相似。
  • 王琳超, 鲍海港, 李俊英, 吴常信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2): 151-155.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获得玛丽鱼Poecilia latipinna细胞遗传学数据,以玛丽鱼的鳃丝和鳍条为试验材料,采用秋水仙素浸泡、低渗处理和热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分析其染色体的核型和银染 (Ag-NORs)。结果表明:玛丽鱼具有23对染色体,核型2n=46t,NF=46;Ag-NORs出现在t2和t9的染色体末端,其数目具有多态性,未发现性染色体。本研究结果可为研究玛丽鱼的遗传方式提供基础资料。
  • 赵欢, 李婉娟, 万良, 杨大佐, 周一兵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2): 156-161.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重金属浓度的变化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aibuhitensis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 70,HSP70)基因的表达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重金属Cu(Ⅱ)、Cd(Ⅱ)单一诱导及联合作用下双齿围沙蚕HSP70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Cu(Ⅱ)单独作用时,沙蚕HSP70 mRNA表达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诱导的第3天时不同浓度组沙蚕HSP70 mRNA表达量依次为22.86μg/L浓度组>44.50μg/L浓度组>4.45μg/L浓度组,而在诱导的第7天和第14天时HSP70 mRNA表达量与Cu(Ⅱ)浓度呈正相关;Cd(Ⅱ)单独作用时,沙蚕HSP70 mRNA表达量则随Cd(Ⅱ)浓度和诱导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较Cu(Ⅱ)单独作用下变化趋势平缓;Cu(Ⅱ)和Cd(Ⅱ)联合作用下,沙蚕HSP70 mRNA表达量亦与暴露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在诱导的第3天和第7天时45.70μg/L Cu(Ⅱ)+10μg/L Cd(Ⅱ)浓度组HSP70 mRNA表达量高于Cu(Ⅱ)和Cd(Ⅱ)单一作用,表明Cu(Ⅱ)和Cd(Ⅱ)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 辜良斌, 徐力文, 王雨, 苏友禄, 刘广锋, 郭志勋, 冯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2): 162-167.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对药物的敏感性,减少珍珠龙趸养殖业中的病害影响,从患病珍珠龙趸 (pearl gentian)(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肝肾中分离出一株病原菌,编号为X11XC26,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经攻毒试验证明,该菌对斜带石斑鱼E.coioides有较强的致病性,半数致死浓度 (LD50)为1.70×105CFU/g,呈急性感染型;对该菌株进行常规生理生化试验、API(32E)系统鉴定和16S rDNA、rctB、topA、mreB、rpoD等5种管家基因序列分析,可将该菌株鉴定为创伤弧菌;通过纸片扩散K-B法测试了该菌株对16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该菌株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阿莫西林5种药物敏感,对多粘菌素B等11种药物不敏感。本研究中从患病珍珠龙趸体内分离出创伤弧菌在国内属首次报道,而该菌株较强的耐药性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 康淑媛, 王荻, 卢彤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2): 168-173.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价大蒜素对鲫Carassius auratus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在鲫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50、500 mg/kg的大蒜素,并对鲫进行42 d的养殖试验,其中试验的第1~28天饲喂含大蒜素的试验饲料,第29~42天饲喂不含大蒜素的基础饲料。结果表明:与投喂基础饲料的对照组相比,添加250 mg/kg剂量的大蒜素能显著提高鲫血清补体C3活力 (P<0.05),而添加500 mg/kg剂量的大蒜素则能显著抑制鲫血清补体C3、C4活力 (P<0.05),改投不含大蒜素的基础饲料后,该剂量组C4活性仍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添加250、500mg/kg剂量的大蒜素能显著提高鲫血清、肝胰脏、肾脏和脾脏中溶菌酶 (LZM)活力 (P<0.05),改投不含大蒜素的基础饲料的14 d内,250、500 mg/kg剂量组血清LZM活性及500 mg/kg剂量组肾脏和脾脏LZM活性仍有显著升高 (P<0.05);添加250 mg/kg剂量的大蒜素能显著提高肝胰脏和脾脏中一氧化氮 (NO)含量 (P<0.05),添加500mg/kg大蒜素能显著提高血清和脾脏中NO含量(P<0.05),但该剂量显著抑制肝胰脏NO含量(P<0.05),250、500 mg/kg剂量组肾脏中NO含量在第42天时均显著高于对照水平(P<0.05)。研究表明,鲫基础饲料中大蒜素的适宜添加剂量为250 mg/kg。
  • 尤宏争, 李文雯, 夏苏东, 姜巨峰, 冯守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2): 174-179.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斑石鲷 Oplegnathus punctatus的营养价值与鲜美程度,采用营养测试方法对体质量为(272.11±33.89)g的斑石鲷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斑石鲷的含肉率为66.06%± 0.93%;肌肉 (鲜样)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0.50%、20.20%、7.80%、1.30%;肌肉蛋白质中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占干样品总量的65.17%,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 (8种)总量为27.15% (干样,下同),占氨基酸总量的41.65%,必需氨基酸组成与FAO/WHO要求一致;斑石鲷的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2.98,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胱氨酸,4种鲜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38.49%;肌肉中脂肪酸含量丰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28.41%,其中EPA、DHA含量分别为5.59%和13.60%,常量及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研究表明,斑石鲷肌肉中含有丰富的EPA、DHA和矿物元素,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 焉鸿启, 赵文, 郭凯, 李文宽, 徐锋, 蔡志龙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2): 180-184.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辽宁省主要水源水库的富营养化状况,利用相关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等方法,研究了辽宁省大伙房水库、汤河水库、碧流河水库、柴河水库、观音阁水库和桓仁水库6座水源水库在2008—2009年期间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除碧流河水库外,其他5座水库均达到富营养化状态;按聚类分析,6座水库共分为3类,碧流河水库单独为一类,水质最好,柴河水库单独为一类,富营养化水平较高,水质较差,其余水库为一类,水质状况相对较好;主成分分析显示,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较大的水化学因子是氨态氮、硝酸氮、总磷。根据对辽宁省水源水库水质状况的调研结果,作者提出了对辽宁省水源水库水环境有效保护和治理的建议: (1)成立水源地保护组织,对水源水库进行综合治理;(2)禁止网箱养鱼,大力发展保水渔业;(3)规范水利工程,投入人力和物力对水源水库加强生物和化学监测,对潜在的生态风险及时预警或预报;(4)对已发生严重富营养化的水库应考虑采取生态学手段进行生态修复。
  • 马海霞, 马静蓉, 杨贤庆, 李来好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2): 185-189.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南海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肌原纤维蛋白在加热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以南海鸢乌贼胴体肌肉为原料,对其肌原纤维蛋白在加热过程中浊度、溶解度、Ca2+-ATPase活性和总巯基(-SH)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该蛋白质在整个加热过程中SDS-PAGE电泳图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5~35℃时,鸢乌贼肌原纤维蛋白的浊度、溶解度、Ca2+-ATPase活性、总巯基含量的变化均比较缓慢;在35℃后继续升温,浊度、Ca2+-ATPase活性、总巯基含量均发生明显变化;总巯基含量在40~50℃时出现短暂升高现象后又急剧降低,溶解度在50℃时开始明显降低;在25~35℃时,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鸢乌贼肌原纤维蛋白的肌球蛋白重链 (MHC)略有减少,副肌球蛋白 (PM)和肌动球蛋白 (Actin)基本上未发生变化,但在35℃后,鸢乌贼肌原纤维蛋白开始产生大分子物质,逐渐发生变性。
  • 梁箫, 张显, 闫应朋, 刘志强, 邱高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2): 190-193.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寻适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卵巢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总蛋白最佳提取方法,采用RC DC Protein Assay检测蛋白浓度、SDS-PAGE分析蛋白组成等,比较分析了用裂解液法Ⅰ、裂解液法Ⅱ和TCA/丙酮沉淀法提取中华绒螯蟹卵巢蛋白的效果。结果表明:应用3种方法提取的卵巢总蛋白浓度分别为15.59、13.05、0.65 mg/mL,用裂解液法提取的效果最佳,而TCA/丙酮沉淀法不适合用于中华绒螯蟹卵巢总蛋白的提取;SDS-PAGE电泳图谱进一步显示,用裂解液法Ⅱ提取的蛋白样品组成较为丰富,且重复性好,比较适合后续蛋白质组学研究。该研究结果可为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 李莎, 张国琛, 张倩, 李秀辰, 牟春发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2): 194-198.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多棘海盘车Asteriasamurensis柠檬酸脱毒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有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增大柠檬酸浓度、提高脱毒温度、延长脱毒时间均可提高多棘海盘车的皂苷脱除率,但也会造成多棘海盘车蛋白质保留率显著降低 (P<0.05),增大料液比会降低多棘海盘车蛋白质保留率,当料液比为1∶10左右时,多棘海盘车的皂苷脱除率最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多棘海盘车脱毒工艺进行了优化,多棘海盘车脱毒试验中4个因素对综合评分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脱毒温度>脱毒时间>料液比>柠檬酸浓度。研究表明,当柠檬酸浓度为0.10mol/L,脱毒温度为50℃,料液比为1∶8,脱毒时间为3 h时,多棘海盘车具有较好的脱毒效果和蛋白质保留率,其皂苷脱除率和蛋白质保留率分别为70.96%和91.29%,综合评分为1.982。
  • 杨炳忠, 杨吝, 谭永光, 张鹏, 晏磊, 陈森, 李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2): 199-204.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南海马鲛流刺网网目对康氏马鲛Scomberomorus commersoni的选择性,于2015年3月在南海北部用网目尺寸分别为80、100、120、138、142、160 mm的刺网进行了共同捕捞试验,基于 SELECT (Share Each LEngth's Catch Total)模型的基本架构下,用Normal和Bi-normal选择性概率模型拟合试验数据,并就刺网对康氏马鲛的渔获方式、选择性曲线形状和SELECT模型应用展开了探讨。结果表明:试验共捕获康氏马鲛172尾,康氏马鲛的渔获方式以刺挂为主;Normal和Bi-normal的估计分隔模型均比等分隔模型拟合效果好,其中Bi-normal的估计分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两个选择性峰值点对应的相对叉长分别为Ra=4.4399和Rb=6.7278;6组网目尺寸的刺网对康氏马鲛的相对作业强度(pi)大小依次为138 mm>142 mm>160 mm>100 mm>80 mm>120 mm。本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南海马鲛流刺网最小网目尺寸提供参考。
  • 于亚群, 田涛, 陈勇, 刘永虎, 尹增强, 陈雷, 王刚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2): 205-210.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估獐子岛深水人工鱼礁区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生长特性及其资源变动情况,利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析了该海域大泷六线鱼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生长方程、各项生长参数和生长特征变化情况,运用FISATⅡ软件评估了鱼礁区大泷六线鱼的可捕资源量,分析了投放人工鱼礁对大泷六线鱼生长特性及资源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大泷六线鱼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管理措施及资源合理利用的建议。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区大泷六线鱼的平均体长和体质量随年份的增加基本呈上升趋势,优势体长组和优势体质量组随年份的增加均呈递增趋势,优势体长组为161~200mm,优势体质量组为81~120 g;体质量生长的拐点年龄为3.75 a,种群生物量增长的临界年龄为3.73 a,总瞬时死亡率为0.483/a;根据体长股分析法,计算出鱼礁区 (800 hm2)大泷六线鱼可捕资源量为1571.6 t(约196.4 g/m2)。研究表明,合理的捕捞限制应为3.73 a,最小不低于3 a,对体长小于281.6mm、体质量小于273.7 g的大泷六线鱼应予以保护。
  • 崔雪森, 伍玉梅, 周爱忠, 张禹, 樊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2): 211-218.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西非沿海不同季节海洋环境因素对欧洲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渔场形成的影响,基于Logistic模型,利用2007—2011年中国渔船在西非沿海捕捞欧洲沙丁鱼的渔业数据和网络获取的海洋环境遥感数据 [包括海表温度 (SST)、叶绿素a浓度 (Chl)和海面高度异常 (SSHA)],构建了春、夏、秋、冬4个季节欧洲沙丁鱼渔场与环境因素关系的模型,利用逐步回归法对自变量进行筛选,并对最优回归模型进行评价,最后利用该模型对4个季节影响欧洲沙丁鱼出现的各个环境要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个季节欧洲沙丁鱼的出现与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4个季节中环境因素对欧洲沙丁鱼出现有着不同的作用,即春季影响欧洲沙丁鱼出现的显著因子为SST和SSHA,夏季为Chl和SSHA,秋季为SST,冬季则为SSHA。该研究结果对欧洲沙丁鱼渔场形成机制分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杨军, 刘永虎, 田涛, 张国胜, 陈勇, 尹增强, 王月, 陈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2): 219-224.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观察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nudus在饱食、饥饿和饥饿再投喂状态下的行为特征,及其对水泥、PVC两种材质模型礁的聚集特性,在实验室中模拟光棘球海胆栖息海域底层的昼夜水流速度和光照强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光照强度达到560 lx、水流速度达到20 cm/s(9:00)时,均匀分布的光棘球海胆有90%向模型礁附近区域移动;当光照强度和水流速度下降时,光棘球海胆向模型礁附近区域外移动;运动趋势明显的光棘球海胆在饱食、饥饿和饥饿再投喂3种状态下的平均移动速度分别为0.039、0.041、0.052 cm/s,3种状态下光棘球海胆顺、逆水流运动次数的比值依次为饥饿状态 (1.63)>饱食状态 (1.18)>饥饿再投喂状态 (0.73),饥饿再投喂状态下光棘球海胆的活跃程度高于饱食和饥饿状态;鱼礁材质也影响光棘球海胆的聚集行为,光棘球海胆在饱食、饥饿和饥饿再投喂状态下对水泥模型礁的平均聚集率分别为25%、17%、24%,对PVC模型礁的平均聚集率分别为16%、7%、12%,光棘球海胆对两种模型礁的聚集效果均为饱食状态>饥饿再投喂状态>饥饿状态。研究表明,光棘球海胆在饱食和饥饿再投喂状态下对两种模型礁的聚集效果较好,而水泥材质的模型礁比PVC材质的模型礁聚集效果更好。
  • 阎笑彤, 徐翔, 郭显久, 孙凯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2): 225-230.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水产养殖中的病害问题,采用TFIDF加权算法和动态规划的设计理念,结合余弦相似度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的水产养殖病害诊断专家系统。该系统包括专家诊断模块、查询模块、浏览模块和专家在线更新模块,能自动对用户输入症状进行关键词提取并通过TFIDF算法加权,然后采用余弦相似度模型公式计算,得出输入文本与知识库中每篇文档的相似度,最后把相似度高的前3个疾病及其治疗方案作为诊断结果反馈给用户。经实验验证,该系统可以快速地对用户输入的病害症状进行正确诊断,可用于水产养殖生产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