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     编:宋林生
  • 副 主 编:张国琛  李智军
  •               刘   鹰  郝拉娣
  • 主办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地      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
  •                区黑石礁街52号
  • 邮     编:116023
  • 电     话:0411-84762672
  • 电     邮:xuebao@dlou.edu.cn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北方马口鱼全人工繁殖 胚胎与仔鱼发育研究
骆小年, 段友健, 张晓静, 阿丽达·夏木西丁, 李姣, 吴晨, 李文康, 季辰跃, 常建太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4): 550-557.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222
摘要6351)      PDF(pc) (4024KB)(3659)    收藏
为实现中国北方马口鱼 Opsariichthys   bidens 人工养殖和资源增殖,于2018—2021年在辽宁省辽阳县兴大养殖场开展了马口鱼的全人工繁殖试验,并观察了其胚胎和仔鱼发育。结果表明:马口鱼在池塘养殖条件下,雄鱼1 + 龄性成熟,雌鱼2 + 龄性成熟;在辽阳地区,池塘养殖马口鱼的繁殖期在5月10日—29日,采用注射混合催产药物(LHRH-A 2  4~8 μg/kg+DOM 4~8 mg/kg+HCG 1 000~2 000 IU/kg),人工干法授精,孵化篓+孵化桶接力孵化的方法,马口鱼的平均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73.8%、81.3%和78.8%;在水温18~20 ℃条件下,一次注射效应时间为25~27 h;马口鱼受精卵橙黄色,呈球形,属沉性卵,无黏性;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历经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期7个阶段24个时期,历时约62 h 6 min,总孵化积温1 199.91 ℃·h,出膜后5~6 d可平游下塘;仔鱼1日龄全长(5.13±0.63)mm,至10日龄进入混合营养期,12日龄时卵黄囊消失,进入外源营养期,马口鱼仔鱼生长为异速生长;2018年催产获F1代水花1.4万尾,2020—2021年连续两年催产共获F2代水花212万尾。研究表明,通过生理和生态调控,在北方地区可实现马口鱼的全人工繁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低温胁迫对不同群体菲律宾蛤仔存活率及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SCD、FAD 和ACC表达的影响
李宁, 聂鸿涛, 黎强, 霍忠明, 闫喜武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4): 636-642.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243
摘要6311)   HTML74)    PDF(pc) (2777KB)(3502)    收藏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菲律宾蛤仔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斑马蛤2号”存活和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采用低温(-1、4、12 ℃)胁迫方法,观察了3个群体(“斑马蛤2号”、辽宁大连群体和广西北海群体)在不同温度胁迫下的生存差异,并从低温转录组中挑选3个蛤仔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 SCD )、脂肪酸去饱和酶( FAD )和乙酰辅酶 A 羧化酶( ACC )基因,采用qRT-PCR方法,分析了不同低温胁迫下不同群体鳃组织中3个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和南北方野生群体蛤仔急性低温(-1、4 ℃)胁迫9 d时,存活率依次为“斑马蛤2号”>辽宁大连群体>广西北海群体;3个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在菲律宾蛤仔鳃组织中的表达与温度显著相关( P <0.05),随温度从12 ℃降低到-1 ℃,3个基因表达量总体呈升高的趋势;在-1 ℃胁迫下,与0 h相比,3个蛤仔群体鳃组织中的 SCD FAD 基因表达量在12~72 h显著上调( P <0.05),3个群体的 ACC 基因表达量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显著上调,“斑马蛤2号”鳃中3个基因表达量的上调幅度总体上显著高于广西北海群体和辽宁大连群体( P <0.05)。研究表明,在-1 ℃条件下,“斑马蛤2号”的存活率和耐低温能力明显高于辽宁大连和广西北海群体,且“斑马蛤2号”的 SCD FAD ACC 基因高表达可能与其耐低温能力强有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刺参肠道组织结构及消化酶活性分析
王涵, 王浩娜, 赵业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5): 823-829.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315
摘要6311)   HTML169)    PDF(pc) (3868KB)(3221)    收藏
为探索刺参 Apostichopus   japonicus 肠道组织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采用常规石蜡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法及酶学方法研究了刺参(体质量为43.58 g±6.78 g)肠道不同部位的组织结构、黏液细胞分布和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刺参肠道各部位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其中,前肠黏膜层和肌层厚度显著高于中肠和后肠( P <0.05),后肠黏膜下层厚度显著高于中肠和前肠( P <0.05),各肠段浆膜层厚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05),肠道黏膜褶皱高度和数量从前肠至后肠依次递减;各肠段均包含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黏液细胞,且以Ⅲ型和Ⅳ型黏液细胞为主,黏液细胞总数从前肠至后肠呈递减趋势,前肠4种类型的黏液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后肠( P <0.05);胰蛋白酶、淀粉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从前肠至后肠均呈递减趋势,且前肠与后肠3种酶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前肠与中肠脂肪酶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研究表明,刺参前肠消化吸收能力最强,中肠较弱,而后肠最弱,但后肠分泌酸性黏蛋白的能力较强且具有一定的黏膜免疫保护功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固城湖鱼类群落结构现状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刘鹏飞, 景丽, 任泷, 匡箴, 詹政军, 胡长岁, 徐东坡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5): 841-849.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275
摘要6307)   HTML119)    PDF(pc) (1901KB)(3240)    收藏
为了解固城湖鱼类群落结构现状,于2017—2018年对长江下游陆封型湖泊固城湖进行4个季节的鱼类调查,并定量分析了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29种,隶属于5目6科22属,其中,鲤形目鱼类占绝大多数,有25种,占鱼类物种数的86.21%,唯一优势种为似鱎 Toxabramis   swinhonis ;鱼类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时空差异( P >0.05),且Shannon-Wiener( H ′)多样性指数处于较低水平;RDA分析显示,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COD Mn )和浊度(TUR)对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差异有显著性影响( P <0.05)。研究表明,2017—2018年固城湖鱼类资源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衰退较为明显,物种数下降了64.63%,建议通过改善流域内水文连通、推广大水面生态渔业等措施来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刺参Wnt9基因克隆、组织分布及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分析
马得友, 于莲莲, 林威港, 汪成粱, 丁君, 常亚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3): 394-402.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2-138
摘要6269)   HTML137)    PDF(pc) (15558KB)(3259)    收藏
为解析 Wnt 9基因在刺参 Apostichopus   japonicus 早期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采用RACE、荧光定量PCR、整体原位杂交等方法进行了 Wnt 9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动态表达模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克隆得到刺参 Wnt 9基因全长cDNA为1 603 bp,开放阅读框为1 104 bp,可编码367个氨基酸,包含一个保守的Wnt1结构域,刺参Wnt9蛋白具有Wnt家族共同的结构特征,包括N-糖基化位点和半胱氨酸保守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刺参Wnt9氨基酸序列与棘皮动物近缘物种Wnt9a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qRT-PCR分析显示, Wnt 9 mRNA在刺参组织中呈组成型表达,在体壁中表达量最高( P <0.05),在性腺中表达量最低( P <0.05), Wnt 9 mRNA在刺参整个胚胎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从樽形幼体期至稚参期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 <0.05),且在稚参期达到峰值( P <0.05);整体原位杂交进一步检测到 Wnt 9 mRNA阳性细胞信号在樽形幼体中开始出现,在变态后的稚参中明显增强。研究表明, Wnt 9基因可能在刺参胚胎特别是变态后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结果可为探究刺参变态过程中体轴形成和形态转变提供了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淮河荆涂峡鲤、 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子
王东伟, 龚江, 杨晓曦, 赵伟, 周彦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4): 658-667.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311
摘要6264)   HTML4)    PDF(pc) (4484KB)(3442)    收藏
为了解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0年冬季(1月)、春季(4月)、夏季(8月)和秋季(10月),分别对保护区18个采样点,按照每个季节采样1次的频次开展了浮游植物和水质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期间,保护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1属143种,浮游植物种类主要为蓝藻门、硅藻门和绿藻门,合计占比85.31%;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梅尼小环藻 Cyclotella   meneghiniana 、尖尾蓝隐藻 Chroomonas   acuta 等13种;保护区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动范围为1.48~3.08,其中春季和冬季显著低于夏季和秋季( P <0.05);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动范围为0.46~0.96,季节上无显著性差异( P >0.05);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动范围为0.48~2.58,其中冬季显著低于其他3个季节( P <0.05),呈现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的态势;保护区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变化范围为9.84×10 4 ~7.86×10 7  cells/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02~29.07 mg/L,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在季节上无明显差异,但在空间上涡河水域显著高于淮河干流( P <0.05);春、夏、秋和冬季影响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分别为透明度(SD)、总氮(TN)、水深(W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 )。研究表明,保护区流域内水质均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浮游植物密度及生物量在时间格局上无明显差异,但空间格局上涡河显著高于淮河干流,应重视不同季节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以维护浮游植物多样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杂交鲟(达氏鳇♀×施氏鲟♂)和施氏鲟的人工繁殖及其胚胎发育比较
肖鑫鑫, 骆小年, 符先飞, 姜旭, 段友健, 李姣, 刘英林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5): 764-774.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219
摘要6253)   HTML165)    PDF(pc) (6252KB)(3069)    收藏
为研究杂交鲟(达氏鳇 Huso   dauricus ♀×施氏鲟 Acipenser   schrenckii ♂)和施氏鲟的繁殖特性,于2021年3—5月,采用注射外源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2号LHRH-A 2 +地欧酮DOM)、剖腹取卵和人工授精的方法,人工催产了5批10组杂交鲟和1批2组施氏鲟 A.schrenckii ,并通过显微观察比较了两种鲟胚胎发育的异同。结果表明:人工繁殖获杂交鲟卵379 万粒,平均受精率为82.9%,平均孵化率为70.44%,获仔鱼217.6 万尾,获施氏鲟卵87 万粒,平均受精率为82.2%,平均孵化率为63.20%,获仔鱼54.2 万尾;水温为16~17 ℃时,杂交鲟经123~155 h孵化出膜,总积温需2 102~2 445 ℃·h,相同条件下,施氏鲟经116~138 h孵化出膜,总积温需1 856~2 108 ℃·h;根据胚胎发育的形态特点,杂交鲟的胚胎发育可分为9个阶段32个时期,而施氏鲟胚胎发育可分为9个阶段28个时期;杂交鲟和施氏鲟胚胎发育有相似之处,受精卵均为沉黏性卵,胚胎发育时序相似,卵裂方式均为辐射卵裂;杂交鲟和施氏鲟的典型区别是胚胎发育至心脏形成搏动期时,杂交鲟的心管呈“C”型,而施氏鲟的心管则呈“S”型,二者的差异还表现在心脏开始规律搏动时,前者胚胎尾末端已接近心脏,而后者还未接近心脏,出膜期杂交鲟仔鱼的尾末端超过头部,而施氏鲟刚达到或略超过头部。研究表明,杂交鲟可获得较高的繁殖效率,受精率最高达97.8%,孵化率最高达89.8%,杂交鲟的胚胎发育与母本达氏鳇更相似,并呈现出偏母遗传特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2017—2018年长海县浮筏养殖虾夷扇贝生长和存活差异分析
周凯, 刘超, 孔宁, 衣启麟, 杨传燕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3): 482-488.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266
摘要6177)   HTML149)    PDF(pc) (1240KB)(3266)    收藏
为揭示环境因子与虾夷扇贝能量代谢及免疫防御能力的关系,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的同期(3、5、6、7月)对长海县浮筏养殖虾夷扇贝进行4次调查取样,对虾夷扇贝的壳长、体质量、肥满度、存活率和患病率等生长相关指标的年际差异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长海县养殖海区水温在3、6、7月显著低于2017年同期( P <0.05),溶解氧含量在3、6、7月则显著高于2017年同期( P <0.05);2018年虾夷扇贝6、7月的壳长、7月的体质量、5—7月的肥满度均显著高于2017年同期( P <0.05);2018年虾夷扇贝3、6月的闭壳肌糖原含量,5—6月、6—7月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2017年同期( P <0.05);2018年虾夷扇贝3、6、7月的闭壳肌SOD活性,5、6月的闭壳肌MDA含量,3、5、6月闭壳肌的HSP70含量,以及5—6月、6—7月的患病率均显著低于2017年同期( P <0.05)。研究表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扇贝的免疫反应强度降低,闭壳肌积累了更多的糖原,从而为其他生理活动提供更充足的能量储备,促进浮筏养殖虾夷扇贝的健康生长,进而降低患病率,提高存活率。该研究结果将为长海县和其他相似海区浮筏养殖虾夷扇贝的病害预警预报及健康养殖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循环水养殖红鳍东方鲀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与健康风险评价
王炫凯, 赵彤, 岳扬, 王侯宇, 曲宝成, 熊玉宇, 张玉凤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4): 650-657.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280
摘要6174)   HTML44)    PDF(pc) (1717KB)(3545)    收藏
为评价循环水养殖红鳍东方鲀 Takifugu   rubripes 的质量安全,以大连市某循环水养殖企业的红鳍东方鲀为研究对象(稚鱼平均体质量2.3 g,幼鱼平均体质量1 091.4 g,成鱼平均体质量1 718.1 g),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不同养殖阶段红鳍东方鲀体内铅(Pb)、镉(Cd)、汞(Hg)、铜(Cu)和铬(Cr)5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体内不同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 5073—2006)的安全标准;不同养殖阶段红鳍东方鲀体内重金属含量变化表明,Cu和Cr是主要富集的金属元素,其中Cu主要富集在肝脏( P <0.05),Cr主要富集在肌肉( P <0.05);红鳍东方鲀不同养殖阶段Cd、Hg、Cu、Cr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05),不同组织部位Cd、Hg、Cu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P <0.05),肝脏、肌肉是重金属的主要富集器官;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计算显示,鱼体重金属污染状况均处于无污染范围;预计日摄入量、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评价显示,预计日摄入量对健康风险的贡献较小,儿童、成人的致癌风险均处于可接受范围,非致癌风险可以忽略不计,但儿童的健康风险总体略高于成人。研究表明,循环水养殖模式下红鳍东方鲀的重金属含量水平可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溶解氧对香螺行为、 抗氧化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张倩鸿, 王绍军, 田莹, 王荦, 毛俊霞, 王许波, 王庆志, 常亚青, 郝振林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4): 643-649.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309
摘要6047)   HTML71)    PDF(pc) (9159KB)(3459)    收藏
为研究不同溶解氧(DO)水平对香螺 Neptunea   cumingii  Crosse(湿体质量为85.3 g±9.3 g)的生理生态学影响,明确香螺对不同DO水平的适应机制,采用行为学、组织病理学和生物化学等手段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DO(0、2、4、6、8 mg/L)条件下,香螺的行为特征、相关组织损伤和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当DO质量浓度较低(0、2、4 mg/L)时,香螺爬行活跃、摄食减少,当DO≤4 mg/L时,香螺摄食停止并出现死亡现象; 组织学观察显示,随DO浓度的降低,鳃丝间隔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鳃黏液细胞数量总体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鳃丝顶端膨胀,呼吸上皮细胞肿大脱落,表面细胞凹陷形成褶皱,有时会导致鳃丝断裂;随DO浓度的降低,嗅检器黏液细胞数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嗅检器细胞结构变化不显著; 抗氧化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随DO浓度的下降,香螺鳃和肝胰腺组织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鳃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肝胰腺中CAT活性则与DO浓度呈正相关。研究表明,当受到短期低氧胁迫时,香螺会通过改变自身行为和相关组织结构形态,以及通过调节内分泌等方式适应低氧环境,当DO≤4 mg/L、胁迫时间≥96 h时,香螺的存活率为0,香螺最适DO质量浓度为6~8 mg/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基于改进YOLOv5深度学习的海上船舶识别算法
张晓鹏, 许志远, 曲胜, 邱文轩, 翟泽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5): 866-872.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2-104
摘要6035)   HTML199)    PDF(pc) (7354KB)(3555)    收藏
为提高多目标和雾天环境下的海上船舶识别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深度学习的海上船舶识别模型(SE-NMS-YOLOv5),该模型结合暗通道去雾算法(Dark channel),并融合了SE(squeeze-and-excitation)注意力机制模块和改进非极大值抑制模型,对船舶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在船舶识别任务上,SE-NMS-YOLOv5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和 F 1值分别为90.6%、89.9%、90.5%,检测效果比YOLOv5模型分别提升了6.3%、4.8%、5.8%,比YOLOv4模型分别提升了19.1%、19.0%、19.3%;在雾天船舶识别任务上,SE-NMS-YOLOv5-Dark channel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和 F 1值分别为88.1%、87.2%、87.6%,比SE-NMS-YOLOv5模型的检测结果分别提升了13.8%、13.3%、13.5%。研究表明,SE-NMS-YOLOv5海上船舶识别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多目标和雾天条件下,海上船舶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升了船舶检测和识别的整体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酶解鱼溶浆和植物精油对大菱鲆幼鱼生长、肠道消化酶活力及TOR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郝甜甜, 许聪, 王际英, 刘财礼, 沈玉博, 李宝山, 孙永智, 黄炳山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3): 441-449.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216
摘要6015)   HTML141)    PDF(pc) (1217KB)(3504)    收藏
为探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酶解鱼溶浆(stickwater hydrolysate,SWH)和植物精油对大菱鲆 Scophthalmus   maximus 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抗鳗弧菌感染能力和雷帕霉素靶蛋白(TOR)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450尾初始体质量为37.67 g的大菱鲆幼鱼为研究对象,试验设置5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设计正对照组(鱼粉含量50%,D1)、负对照组(鱼粉含量30%,D2),以及在负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加1%酶解鱼溶浆(D3)、0.02%植物精油(D4)和1%酶解鱼溶浆+0.02%植物精油(D5)(饲料成分含量中的%均指质量分数),养殖幼鱼8周。结果表明: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在D3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其他组( P <0.05);D3和D5组饵料系数则显著低于负对照组( P <0.05);溶菌酶活力在D5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负对照组( P <0.05);C3酶活力在D5组达到最低值,显著低于其他组( P <0.05);幼鱼肠道胰蛋白酶活力在D3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负对照组( P <0.05);肝脏 TOR  mRNA相对表达量在D3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 P <0.05),而4 EBP 1和4 EBP 2 mRNA相对表达量则呈相反趋势;经鳗弧菌注射感染48 h后,D4和D5组鱼的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负对照组( P <0.05)。研究表明,在鱼粉含量为30%的条件下,饲料中添加1%的酶解鱼溶浆,可显著促进大菱鲆幼鱼生长、肠道胰蛋白酶活性和 TOR  mRNA相对表达量,添加0.02%植物精油可提高幼鱼血清溶菌酶活性和抗鳗弧菌感染能力,但1%酶解鱼溶浆和0.02%的植物精油二者配伍对促进鱼体增重率的效果要低于单一添加1%酶解鱼溶浆,其相互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虾夷马粪海胆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基因克隆及不同病原微生物刺激后的表达响应
刘圣美, 尚凤芹, 陈亚东, 常亚青, 王秀利, 仇雪梅, 刘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4): 627-635.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303
摘要6005)   HTML71)    PDF(pc) (4091KB)(3435)    收藏
为研究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在虾夷马粪海胆 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 (体质量为40~80 g)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作用,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获得虾夷马粪海胆 XIAP 基因的cDNA序列,并通过实时定量PCR分析了其在各组织中的分布,以及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肽聚糖(peptidoglycan, PGN)、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 Poly I:C)、强壮弧菌 Vibrio   fortis 和葡聚糖(whole glucan particles, WGP)刺激后, XIAP 基因在体腔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虾夷马粪海胆 XIAP 基因的cDNA长为 4 894 bp,其中,5′ UTR为459 bp,开放阅读框为2 331 bp,3′ UTR为2 104 bp,共编码776个氨基酸,具有3个BIR结构域和1个RING指环结构域,预测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86 960,等电点为5.96,为酸性蛋白;虾夷马粪海胆 XIAP 基因在检测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卵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管足、体腔细胞、围口膜、肠和精巢( P <0.05);经PGN、LPS、Poly I:C、WGP和 V.fortis 刺激后,体腔细胞中的 XIAP 基因表达量显著上升( P <0.05),并在PGN、LPS和Poly I:C刺激后12 h,WGP刺激后24 h, V.fortis 刺激后6 h时, XIAP 基因表达量均达到最高值。研究表明,克隆获得的 XIAP 基因参与了虾夷马粪海胆的免疫应答,并在海胆的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溶藻弧菌磷酸甲基嘧啶合酶(ThiC)的原核表达及其乙酰化修饰鉴定
王旭东, 范晨龙, 丁燏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3): 435-440.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148
摘要6002)   HTML161)    PDF(pc) (3977KB)(3329)    收藏
为研究溶藻弧菌 Vibrio   alginolyticus 磷酸甲基嘧啶合酶(phosphomethylpyrimidine synthase,ThiC)是否存在乙酰化修饰,以溶藻弧菌HY9901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 ThiC 基因,构建pET-28a- ThiC 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并优化其表达条件,然后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蛋白的表达及乙酰化情况。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溶藻弧菌 ThiC 基因长度为1 941 bp;重组蛋白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72 500,其最佳诱导条件为IPTG 0.1 mmol/L、温度37 ℃、诱导时间3 h;经Western blot检测显示,ThiC蛋白具有乙酰化修饰,但在体外不能通过乙酰化酶途径去乙酰化。研究表明,溶藻弧菌ThiC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该蛋白存在乙酰化修饰,但体外不能去乙酰化,本研究结果为溶藻弧菌的维生素合成过程中酶的翻译后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坛紫菜分离蛋白的提取与结构解析
陶凤庭, 潘创, 戚勃, 胡晓, 赵永强, 杨贤庆, 杨莉莉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5): 850-857.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295
摘要5981)   HTML6)    PDF(pc) (3756KB)(3040)    收藏
为探究不同饱和度硫酸铵在坛紫菜 Porphyra   haitanensis 蛋白分离过程中对蛋白结构特征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梯度饱和度(10%~60%)硫酸铵沉淀法从坛紫菜粗提液(crude extract of  Porphyra   haitanensis ,CEPh)中制备分离蛋白,对分离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和光谱特性等进行测定,并比较了分离蛋白的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磷酸盐缓冲液法的蛋白提取率最高,为55.28%;用硫酸铵对坛紫菜粗提液进行梯度分离,蛋白主要在40%~60%饱和度下沉出;紫外吸收光谱显示,当硫酸铵饱和度为30%~50%时,藻胆蛋白大量沉出;红外光谱显示,当硫酸铵饱和度超过50%时,773、1 155 cm -1 处出现了2个非蛋白吸收峰;圆二色光谱显示,坛紫菜蛋白以α-螺旋结构为主,其中,分离蛋白40%-PhPI的结构最为有序;SDS-PAGE凝胶电泳显示,低饱和度(10%~30%)硫酸铵会显著增加相对分子质量为55 000、20 000和18 000的蛋白析出;抗氧化活性试验显示,不同饱和度硫酸铵提取获得的坛紫菜分离蛋白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活性强弱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研究表明,用不同饱和度硫酸铵得到的分离蛋白均表现出体外抗氧化活性,但蛋白结构特性与抗氧化活性存在较大差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鱼肽和蛋白酶替代部分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朱昱铮, 申亮, 郭冉, 荆冰妍, 梁倍宁, 高佳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5): 756-76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194
摘要5963)   HTML9)    PDF(pc) (2160KB)(3181)    收藏
为研究用鱼肽与蛋白酶替代饲料中5%的鱼粉后对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namei 生长的影响,以体质量为(0.32±0.01)g的对虾苗为试验对象,试验设置鱼肽组、蛋白酶组和对照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中添加5%的鱼肽、0.3%的蛋白酶和基础饲料(均为质量分数),每组设3 个平行,每个平行放40 尾虾,共养殖56 d,试验结束后测定虾的生长性能、消化指标和肠道菌群丰度。结果表明:鱼肽、蛋白酶组凡纳滨对虾的终末体质量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各组间肝体比和含肉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但各组间其他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与对照组相比,鱼肽、蛋白酶组血清中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 P <0.05),而肠道脂肪酶、胃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 P <0.05);与对照组相比,鱼肽、蛋白酶组Shannon指数显著提高( P <0.05),而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 P <0.05);在门水平上,鱼肽组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丰度高于对照、蛋白酶组;在纲水平上,鱼肽、蛋白酶组的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丰度高于对照组;在属水平上,鱼肽、蛋白酶组未分类的红杆菌属 Rhodobacteraceae _unclassified丰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各组间未分类的黄杆菌属 Flavobacteriaceae _unclassified丰度差异不大。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鱼肽和蛋白酶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对消化指标及肠道结构有积极影响,二者均可作为新资源替代对虾配合饲料中5%的鱼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丁香油不同使用方式对克氏原螯虾麻醉效果的影响
姜京京, 张成锋, 韩财安, 田灿, 张平, 徐增洪, 高杨, 苏胜彦, 唐永凯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5): 817-822.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244
摘要5959)   HTML127)    PDF(pc) (1794KB)(3104)    收藏
为减少克氏原螯虾 Procambarus   clarkii 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过程中人为操作造成的应激损伤,选择丁香油-乙醇溶液作为麻醉剂,将丁香油和乙醇溶液按体积比为1∶1.5混合溶解后再溶于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麻醉剂(1~8 g/L,8~20 g/L),使用喷洒和浸浴方式麻醉不同规格(6.17 g±0.20 g、29.54 g±0.30 g)的克氏原螯虾,通过观察麻醉时间、行为学特征,以及测定耗氧率和氧化应激指标等,分析了丁香油-乙醇溶液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麻醉剂浓度的升高,克氏原螯虾麻醉时间缩短,复苏时间延长,小规格和大规格克氏原螯虾浸浴麻醉的丁香油-乙醇适宜浓度分别为8、20 g/L,喷洒麻醉的适宜浓度分别为4、16 g/L;喷洒麻醉效果显示,螯足的行为和形态特征可作为评判标准,将麻醉分为4个阶段;两种麻醉方式均显著降低了虾的耗氧率( P <0.05),麻醉效果显著,且喷洒麻醉的虾耗氧率及SOD、CAT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浸浴麻醉( P <0.05)。研究表明,喷洒和浸浴两种方式均可用于克氏原螯虾麻醉,与浸浴麻醉相比,体表喷洒麻醉显著降低了克氏原螯虾的耗氧率,对个体鳃组织应激损伤较小,麻醉效果更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牡蛎营养特性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章超桦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5): 719-731.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2-243
摘要5908)   HTML134)    PDF(pc) (3351KB)(3170)    收藏
牡蛎是一种兼具高营养、功能保健及药用价值的海洋贝类,在营养食品及功能食品生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牡蛎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牛磺酸、糖原及锌元素,而且牡蛎肽、多糖亦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抗炎、抗高血压、抗疲劳、抗凝血、抗肿瘤和抗肝损伤等功能活性,但目前牡蛎在营养及功能食品方面的应用非常有限。本文综述了牡蛎的营养组成及其活性肽、活性多糖、锌等功能成分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牡蛎营养和功能活性开发应用现状,提出了分离纯化制备手段、功能活性改良、活性因子深度挖掘、稳态化技术、互作增效机制等研发方面的策略性展望,以期为牡蛎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斜带石斑鱼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4(TIM-4)基因表达及重组蛋白制备
李金泽, 汤菊芬, 黄瑜, 简纪常, 施钢, 蔡佳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3): 403-410.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172
摘要5839)   HTML68)    PDF(pc) (7037KB)(3525)    收藏
为研究斜带石斑鱼 Epinephelus   coioides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4(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domain-containing molecule 4,TIM-4)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获得斜带石斑鱼 TIM -4的蛋白编码区(GenBank登录号:MZ465580),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结构特征,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 TIM -4在健康鱼体中的组织分布,以及经LPS和Poly I:C刺激后的表达变化,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质粒 TIM -4-4T,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TIM-4重组蛋白诱导表达。结果表明:斜带石斑鱼 TIM -4基因的蛋白编码区片段长度为702 bp,可编码234个氨基酸,含有V-Type(IGV)、BTK和PRY 3个功能结构域;qPCR显示, TIM -4基因在斜带石斑鱼10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胃中的表达量最高( P <0.05),在脾脏中表达量最低;经LPS刺激后,脾脏细胞中的 TIM -4表达量显著降低( P <0.05),而经Poly I:C刺激后,脾脏细胞中的 TIM -4表达量显著升高( P <0.05);SDS-PAGE电泳显示,TIM-4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5 100,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在0.4 mmol/L IPTG、37 ℃下诱导6 h时,TIM-4重组蛋白的表达量最大。研究表明, TIM -4基因可能参与了斜带石斑鱼抗感染免疫反应,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 TIM -4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高糖、高脂饲料中添加丁酸钠对鲤生长、生化指标和肠道结构的影响
张媛媛, 吕硕, 卢正义, 崔培, 孙金辉, 乔秀亭, 程镇燕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5): 747-755.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189
摘要5835)   HTML8)    PDF(pc) (2163KB)(3110)    收藏
为研究丁酸钠对摄入高糖、高脂饲料的鲤 Cyprinus   carpio 生长及健康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44.74±0.34)g的鲤为试验对象,设对照组、高糖组(7.5%糊精)、高脂组(10%脂肪)、对照+0.5%丁酸钠组、高糖+0.5%丁酸钠组、高脂+0.5%丁酸钠组(均为质量分数)6个处理组,养殖期为70 d,试验结束后测定鲤的生长性能、生化、抗氧化酶和肠道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鲤摄食高糖、高脂饲料后,生长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05);从主体间效应看,饲料中添加丁酸钠后显著影响了鲤生长,与未添加丁酸钠组相比,添加丁酸钠组鲤的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了11.28%、25.48%和14.89%( P <0.05),饲料系数则降低了8.72%( P <0.05);鲤摄食高脂饲料后,饲料系数及鱼体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 P <0.05),而添加丁酸钠对鱼体脂肪含量无显著性影响( P >0.05);鲤摄食高糖饲料后,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HO)含量显著上升( P <0.05),而添加丁酸钠后血清GLU和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 P <0.05),T-CHO含量显著升高( P <0.05);从主体间效应看,与未添加丁酸钠组相比,添加丁酸钠后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了24.45%和18.96%( P <0.05),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了13.53%( P <0.05);从主体间效应看,鲤摄食高糖、高脂饲料后,后肠绒毛长度显著增加( P <0.05),添加丁酸钠后,前、中、后肠绒毛长度较未添加丁酸钠组分别增加了19.51%、27.68%和26.59%( P <0.05)。研究表明,高糖、高脂饲料中添加丁酸钠可以提高鲤的生长性能,且对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结构均有积极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2019年春季淮河中下游水体微生物的空间异质性
彭飞, 周彦锋, 王晨赫, 张希昭, 罗宇婷, 唐雪梅, 周依帆, 王东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5): 830-840.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261
摘要5830)   HTML137)    PDF(pc) (8443KB)(3075)    收藏
为了解淮河中下游(安徽-江苏段)水体微生物的基本组成情况,选取支流、河道、湖泊(洪泽湖)和入江口4个生境类型的9个断面,同步采集水体微生物和水化学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并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特征,并与水体理化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分类单元下,生境间微生物组成和丰富度均有一定差异;微生物多样性呈现由支流到河道递增的趋势,物种丰富度呈现河口>洪泽湖>支流>河道的生境差异;门水平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所有位点中共同的优势类群,属水平上,黄杆菌属 Flavobacterium 、红育菌属 Rhodoferax Limnohabitans 属在各位点中丰度最高;发酵单胞菌属 Zymomonas 和甲基养菌属 Methylibium 是河道组拥有的两种特有菌属,而HTCC、弓形杆菌属 Arcobacte r和突柄杆菌属 Prosthecobacter 则为其他3个生境组所特有;各采样点属水平上高丰富度物种多指向高氮含量的水质指标,且与水质分析结果趋同,反映了各生境氮污染的基本情况;环境因子与Alpha多样性、属水平优势属的相关性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CCA)显示,高锰酸盐指数(COD Mn )、总磷(TP)、浊度(TUR)、pH、透明度(SD)和氨态氮 是影响各位点微生物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根据水体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差异,中下游水体可初步划分为4个不同的生境类型,水体微生物可以作为反映淮河中下游水质情况的指标之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灭多威在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食物链中的传递特征
陈锋, 孟顺龙, 陈家长, 裘丽萍, 范立民, 宋超, 郑尧, 李丹丹, 胡庚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5): 784-792.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202
摘要5830)   HTML6)    PDF(pc) (21705KB)(3166)    收藏
为研究灭多威(methomyl)在水生生物中的富集传递效应,开展了普通小球藻 Chlorella   vulgaris 对不同浓度(0、2、10、50 μg/L)灭多威的富集效应,并从水体暴露传递和食物传递两种途径开展了灭多威在普通小球藻、大型溞 Daphnia   magna 和斑马鱼 Danio   rerio 体内的传递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小球藻暴露于低浓度灭多威(2 μg/L)中72 h后,其生物富集系数(BCF)最高(17 549.99),富集量为33.28 μg/g;以高浓度灭多威(50 μg/L)暴露处理96 h的普通小球藻作为大型溞饵料,投喂9 d后,大型溞体内灭多威的最大富集量为6.02 μg/g,其生物放大系数(BMF)为0.177 0,未存在生物放大效应;50 μg/L灭多威直接暴露组斑马鱼在暴露4 d后,体内灭多威富集量最高(0.72 μg/g),且显著高于含灭多威的大型溞投喂组(0.12 μg/g)( P <0.05)。研究表明,普通小球藻对灭多威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并能通过藻-溞-鱼食物链将灭多威传递给大型溞和斑马鱼,经传递的灭多威能够抑制水生生物的摄食、代谢等生命活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温度响应型淀粉醚/海藻酸钠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
庞子健, 徐源, 姜硕, 孙萌, 姜谦, 孙薇, 查晓晗, 尚悦, 代明允, 刘鹰, 田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3): 505-512.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176
摘要5813)   HTML4)    PDF(pc) (3937KB)(3314)    收藏
为制备具有良好温度响应性能的多糖基复合凝胶材料,以2-羟基-3-异丙氧基丙基淀粉醚(HIPS)和海藻酸钠(SA)为原料,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DGE)和CaCl 2 为混合交联剂,通过交联反应制备温度响应型HIPS/SA复合凝胶,利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表征凝胶的结构及微观形貌,并分析凝胶的温度响应性能。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均极显著影响HIPS/SA复合凝胶的溶胀率( P <0.01);制备HIPS/SA复合凝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质量分数6.5%的HIPS 2 g、质量分数4.5%的SA 2 g、NaOH用量300 μL、EDGE用量300 μL、反应温度55 ℃和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凝胶的溶胀率为44.20;HIPS/SA复合凝胶具有温度响应性能,当温度升高至体积相转变温度(VPTT)34.9 ℃时,复合凝胶的溶胀率急剧下降。本研究中制备的具有优异温度响应性能的淀粉醚/海藻酸钠复合凝胶功能材料,可为功能材料在药物缓释、分离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盐度对橄榄蛏蚌幼蚌存活、呼吸与摄食代谢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吕国华, 张婷, 姚静婷, 丁图强, 徐东坡, 占明飞, 顾若波, 徐跑, 马学艳, 金武, 东新旭, 闻海波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5): 802-808.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220
摘要5806)   HTML6)    PDF(pc) (1194KB)(3104)    收藏
为了探究在滨海NaCl型盐碱地或滩涂养殖橄榄蛏蚌 Solenaia   oleivira 幼蚌的可能性,采用等对数间距法进行了幼蚌(湿体质量为2.63 g±0.47 g)在淡水(0.20) 和高盐度(2.00、3.31、3.70、4.24、4.92、5.82、7.00)急性胁迫下的存活试验,选择96 h半致死盐度(LC 50 )的50%作为可驯化盐度,采用室内静水法测定了该盐度下幼蚌的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和排粪率等,并建立能量收支方程。结果表明:盐度为2.00时,幼蚌在72 h时开始出现死亡,盐度为7.00时,幼蚌在48 h内全部死亡,96 h LC 50 为4.47;选择可驯化盐度为2.23,与淡水组相比,在高盐度(2.23)应激下,幼蚌的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滤水率和排粪率显著升高( P <0.05),而吸收效率略有降低( P >0.05);在高盐度(2.23)应激下,幼蚌用于呼吸代谢和摄食代谢的能量明显增加,呼吸能( R )、排泄能( U )和排粪能( F )占摄食能( C )比例增大,而生长能( P )占摄食能比例明显下降,淡水状态和高盐度(2.23)应激下的能量收支方程分别为100 C =57 . 22 R +9 . 49 U +9 . 05 F +24 . 23 P 和100 C =62 . 55 R +13 . 99 U +12 . 05 F +11 . 41 P 。研究表明,橄榄蛏蚌幼蚌对钠盐耐受性较差,高盐度对橄榄蛏蚌呼吸代谢和摄食代谢均有显著影响,养殖幼蚌的滨海NaCl型盐碱地或滩涂水域盐度应小于2.23。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钱塘江中下游三角鲂亲本群体和自然捕捞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
张敏莹, 方弟安, 周彦锋, 任泷, 郑宇辰, 徐东坡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5): 775-78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2-007
摘要5792)   HTML4)    PDF(pc) (2243KB)(3204)    收藏
为掌握三角鲂 Megalobrama   terminalis 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以钱塘江中下游4个良种场亲本群体(湖州的景山JS和明兴MX群体,杭州的瓜沥镇GLZ和萧乡XX群体)和1个钱塘江自然捕捞群体(BL)为研究对象,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基因分型技术,基于8对荧光标记SSR引物对来自5个群体的768尾样本进行了扩增和基因分型测序。结果表明:各群体单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 N a )平均值为(10±1)~(39±7),有效等位基因数( N e )平均值为(6.60±0.98)~(14.22±3.08),5个群体Shannon’s信息指数( I )平均值为(2.02±0.14)~(2.85±0.21),其中,明兴亲本群体的 N a N e I 值最小,BL群体的这3项指标明显高于其他群体;5个群体的观测杂合度( H o )平均值为(0.96±0.02)~(0.98±0.01),在绝大多数位点上 H o 均大于期望杂合度( H e );分子方差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的个体间(占94.47%),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5.53%;4个亲本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小(0< F ST <0.05),BL群体与部分亲本群体(如JS和XX群体)间存在中等遗传分化(0.05< F ST <0.15);主坐标分析(PCoA)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所有个体被分成2个理论类群,其中,绝大部分BL群体的个体自成一个类群,少数BL群体的个体与其他4个亲本群体的个体聚集成另一个类群。研究表明,钱塘江中下游三角鲂群体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亲本群体普遍出现杂合子过剩和部分等位基因丢失现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西北太平洋春、冬季浮游动物优势种水平分布与影响因子的关系
付菲雨 , 韩霈武 , 方舟, 刘必林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3): 489-49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130
摘要5766)   HTML5)    PDF(pc) (3415KB)(3372)    收藏
为探究西北太平洋浮游动物优势种的水平分布特征,分别于2019年春季(3月)和2020年冬季(12月)对西北太平洋海域(146°~156°E、28°~35°N)58个站位开展2个季节的调查采样,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对浮游动物优势种与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航次共鉴定出浮游动物602种(含未定种),其中,春季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种类数(456种)大于冬季(386种);共检出优势种11种,其中,瘦乳点水蚤 Pleuromamma   gracilis 、小哲水蚤 Nannocalanus   minor 、痩新哲水蚤 Neocalanus   gracilis 和六鳍箭虫 Sagitta   hexsaptera 为两个季节共有的优势种;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春季调查海域优势种受纬度影响较大,如邦海樽 Doliolum   nationalis 、细角间哲水蚤 Mesocalanus   tenuicornis 和螺旋尖角水母 Eudoxoides   spiralis 与纬度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P <0.01或 P <0.05),捷氏哲水蚤 Calanus   jashnovi 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 P <0.05),冬季调查海域黄角光水蚤 Lucicutia   flavicornis 和六鳍箭虫与海表面盐度呈显著正相关( P <0.05);RDA分析与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相一致,春季影响优势种丰度的主要因子为纬度( P <0.01),而冬季则为盐度( P <0.05)。研究表明,西北太平洋春、冬季浮游动物优势种水平分布受控的影响因子不同,为多种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优势种分布春季受纬度影响较深,而冬季则受盐度影响较深。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贝类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
王玲玲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3): 363-375.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2-140
摘要5730)   HTML81)    PDF(pc) (4020KB)(3466)    收藏
神经内分泌系统在生物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及免疫等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构成的互惠性调节关系已成为近年来神经学、内分泌学、生理学、免疫学乃至医学等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年来,无脊椎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免疫调节机制引起了广泛关注。贝类是真体腔原口动物,其适应性强、分布广且进化地位特殊,尚未分化出完整的神经和内分泌器官,但具备了合成和释放儿茶酚胺、乙酰胆碱、脑啡肽、一氧化氮、谷氨酸和皮质醇等的分子基础,是研究无脊椎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起源与进化的关键类群。本文系统综述了贝类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分子组成、激活机制及其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其结构特征、功能作用、调节机制及进化意义等方面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深入了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进化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在贝类环境适应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一株大菱鲆源杀鲑气单胞菌非典型株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型
王鹤, 王文豪, 黄华, 刘晓丹, 张丽文, 杨涛, 胡乐彬, 李战军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4): 558-567.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254
摘要5700)   HTML76)    PDF(pc) (3823KB)(3482)    收藏
为研究大菱鲆 Scophthalmus   maximus 杀鲑气单胞菌非典型株的特性,利用常规病原菌分离方法,从某养殖场患病个体脾脏分离纯化获得一株优势菌BHAS-1,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序列比对、回归感染、毒力基因检测和药敏试验等对其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株BHAS-1为无运动能力、β溶血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与杀鲑气单胞菌非典型株具有相似的生理生化特性,但该分离株不产生吲哚,不能利用甘露糖;对菌株开展16S rRNA、 gyrB vapA 基因扩增和序列比对,基于 vapA 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关系中,分离株BHAS-1与 Aeromonas   salmonicida  subsp. masoucida  RZ6S-1及ATCC 27013T单独聚为一支,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判定分离株为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 A.salmonicida  subsp. masoucida ;菌株BHAS-1对大菱鲆的半致死浓度(LD 50 )为1.62×10 8  CFU/mL,毒力基因型为 aer + - zot + - dna + - ser + - lip + - sp + - alt + - act + - ast + - epa + - fla + - ahyB + ;菌株BHAS-1对恩诺沙星、四环素等7类13种抗生素敏感,对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等6类7种抗生素耐药,耐药率为31.82%。研究表明,应用 vapA 基因可以有效鉴别杀鲑气单胞菌不同亚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异育银鲫IgM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郭宝琴, 魏畅, 王轶南, 李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3): 450-45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136
摘要5686)   HTML0)    PDF(pc) (3046KB)(3373)    收藏
为制备抗异育银鲫C 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IgM单克隆抗体,以单克隆抗体为工具构建鲫血清中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2)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检测技术,运用硫酸铵盐析结合Protein A亲和层析法,从异育银鲫血清中分离、纯化免疫球蛋白IgM。结果表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显示,纯化的血清IgM主要有两条蛋白带,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2 000和25 000,分别为异育银鲫IgM的重链和轻链;以纯化的IgM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5株抗异育银鲫IgM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8G1、7C6、8C2、8C5和5C2;抗体分型结果显示,8G1、8C2、8C5和5C2均为IgG1亚型,7C6为IgG2b亚型;免疫印迹分析显示,5株单抗均可特异性识别相对分子质量为25 000的IgM轻链分子;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显示,5株单抗均可与异育银鲫脾脏中部分白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阳性细胞表面呈现绿色点状荧光信号;用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2)病毒粒子包被酶标板,以抗异育银鲫IgM单抗作为检测一抗,碱性磷酸酶标记羊抗鼠Ig作为检测二抗,构建了鲫血清中CyHV-2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检测技术,进一步优化显示,该技术中最佳单抗为8C5,最佳二抗稀释度为1∶2 000,鲫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研究表明,本研究中成功制备了抗异育银鲫IgM单克隆抗体,并以此为工具构建了检测鲫血清中CyHV-2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开展异育银鲫特异性免疫应答研究及CyHV-2疫苗效果评价提供科学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波纹龙虾对亚硝酸盐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学分析
梁妃爽, 梁华芳, 卓宏标, 孙榕泽, 王潘妹, 温崇庆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5): 809-81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262
摘要5686)   HTML4)    PDF(pc) (8218KB)(3148)    收藏
为了探究波纹龙虾 Panulirus   homarus 对亚硝酸盐的胁迫响应机理,采用转录组学测序分析方法,进行了正常养殖条件下波纹龙虾(体质量为39.00 g±5.31 g)肝胰腺和质量浓度为80 mg/L亚硝酸盐胁迫7 d的肝胰腺转录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转录组共筛选得到264 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86 个基因上调表达, 178 个基因下调表达;GO功能注释显示,被注释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结合、催化和代谢等功能有关;KEGG 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在黏着斑、白细胞跨内皮层迁移、胰岛素抵抗、紧密连接、淀粉与蔗糖代谢等通路中显著富集;随机挑选9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发现荧光定量结果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在亚硝酸盐胁迫下,通过GO和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能量代谢、生长和免疫等通路中,挖掘出的数据可为后续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宽口裂腹鱼的人工催产、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发育观察
夏子惠, 赵贺, 邱梦, 聂竹兰, 陈克迅, 李学涛, 秦晓芳, 魏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3): 471-481.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132
摘要5681)   HTML140)    PDF(pc) (6524KB)(3302)    收藏
为实现宽口裂腹鱼 Schizothorax   eurystomus 的人工养殖和资源增殖,2019年在新疆克孜勒河进行了该鱼(亲鱼体质量93.26~317.22 g)的人工繁殖试验,研究了宽口裂腹鱼人工繁殖、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催产药物和水温条件对宽口裂腹鱼催产效果和孵化率有显著性影响,最适催产药物组合为鱼脑垂体(PG)10.27 mg/k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00.00 IU/k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A 2  (LHRH-A 2 )19.41 μg/kg,最适孵化水温为16.0~17.0 ℃;宽口裂腹鱼繁殖期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5月中旬,受精卵吸水后卵径为(3.43±0.11)mm,历经胚盘、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7个阶段;受精至仔鱼孵出共经过145 h 48 min,总积温为2 364.80 ℃·h;初孵仔鱼全长为(8.03±0.15)mm,出膜480 h后卵黄囊被完全吸收,此时全长为(20.17±0.96)mm。研究表明,通过人为控制温度和催产药物种类、剂量,可实现宽口裂腹鱼规模化人工繁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中间球海胆黑嘴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刘岩松, 张伟杰, 王中, 殷维骏, 欧凡江, 田文卓, 刘雷, 常亚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5): 793-801.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2-125
摘要5613)   HTML7)    PDF(pc) (19789KB)(3144)    收藏
为确定中间球海胆 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 黑嘴病的病原,从患黑嘴病中间球海胆体腔液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记为D1),通过人工回感试验确定致病性后,对该致病菌进行电镜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序列比对以鉴定其分类地位,并测定了D1菌株对3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中间球海胆经D1菌株回感后,发病症状与自然状态下患黑嘴病海胆症状相同,并在回感海胆体腔液中分离出相同菌株;D1菌株长×宽为(2.10±0.31)μm×(0.68±0.08)μm,为革兰氏阴性菌;16S rRN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D1菌株与棘皮动物弧菌 Vibrio   echinoideorum 的一致性高达99.04%;生化鉴定结果显示,D1菌株与蔗糖、6% NaCl胨水和氧化酶反应均呈阳性;根据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定该病原菌为棘皮动物弧菌;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氧氟沙星、多黏霉素B、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和羧苄西林等16种抗菌药物敏感,对麦迪霉素、庆大霉素等11种抗菌药物耐药。研究表明,中间球海胆黑嘴病的病原菌为棘皮动物弧菌,且该菌株对部分抗菌药物不敏感,具有一定的耐药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面向海洋渔业捕捞生产的深度学习方法应用研究进展
张胜茂, 孙永文, 樊伟, 唐峰华, 崔雪森, 伍玉梅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4): 683-695.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2-099
摘要5595)   HTML31)    PDF(pc) (3946KB)(3810)    收藏
随着全球渔业资源不断衰退,各国渔业机构和区域渔业管理组织采用渔业观察员方式促进渔业可持续捕捞,但人类观察员方式成本高、覆盖率低,难以满足管理需要。近年来,深度学习新模型不断涌现和完善,其检测速度、精度均在不断增强,为其应用于海洋渔业捕捞生产监控提供了条件。本文从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算法设计、模型训练和精度评价等方面,总结了渔业捕捞生产监测模型的构建过程,以渔船与渔船行为、渔获物、渔场预报、船员和渔具为对象,综述了深度学习技术在海洋渔业捕捞中的应用,并提出利用迁移学习或强化学习等方法来拓展识别目标种类及增强检测模型、利用高精度的特征提取网络提高目标分类准确率、通过边缘计算技术解决电子监控数据实时解析及制定统一标准以规范电子监控在渔业管理中的应用等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深度学习在海洋渔业捕捞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风味蛋白酶对冰温腌制鳜鱼肉品质的影响
徐鸣, 万金庆, 侯博玉, 王友君, 孙晓琳, 童年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3): 513-52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173
摘要5570)   HTML1)    PDF(pc) (1717KB)(3314)    收藏
为探究冰温(-2 ℃)条件下风味蛋白酶对腌制鳜 Siniperca   chuatsi 鱼肉理化性质、滋味及气味的影响,以不同添加量的风味蛋白酶(25、50、100 U/g)为试验组,不添加酶为对照组,研究腌制过程中鱼肉的质构、感官、氨基酸态氮、三氯乙酸(TCA)-可溶性肽、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及挥发性物质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冰温条件下风味蛋白酶的添加对腌制鳜鱼肉滋味及风味有显著性影响( P <0.05),且风味蛋白酶添加量越高影响越大,但风味蛋白酶添加量过高会引起鱼肉硬度及口感下降;风味蛋白酶添加量为50 U/g时,鱼肉品质指标最佳,腌制10 d时,TCA含量达347.22 mg/100 g,为对照组的1.5倍,鲜味氨基酸含量在第6天时达到最高值(60.78 mg/100 g),次黄嘌呤核苷酸(IMP)含量在第6天时为133.83 mg/100 g,为对照组的1.3倍,味精当量在第6天时达到最高值(7.06 g MSG/100 g),为对照组的2.8倍,该组鱼肉中挥发性物质种类更丰富,总量为2 625.11 μg/100 g,为对照组的2.7倍。研究表明,冰温下添加风味蛋白酶可显著改善腌制鳜鱼肉品质及风味,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50 U/g风味蛋白酶腌制6 d。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基于文献计量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鲁泉, 王超, 方舟, 张柏豪, 李楠, 陈新军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5): 873-88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125
摘要5550)   HTML163)    PDF(pc) (9004KB)(3273)    收藏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保证人类对渔业资源最大限度地持续利用,必须全面评价渔业资源的发展潜力。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国际和国内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地整理与分析,并结合关键词网络知识图谱、突变检测等探究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发文量整体上随年份的增加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美国、中国和加拿大在该领域研究较多;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与策略、气候变化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管理制度等方面。本文针对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评价方法的改进与统一及管理制度的监管与完善等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马氏珠母贝Kelch-like基因的序列及其SNP位点分析
杨创业, 张丞澍, 黄静, 郝瑞娟, 师尚丽, 黄荣莲, 周芮, 邱金玉, 颜翼龙, 邓岳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3): 386-39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146
摘要5548)   HTML0)    PDF(pc) (12455KB)(3242)    收藏
为了探究马氏珠母贝 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  Kelch样基因( Kelch - like )的功能,对 Kelch - like 基因序列及其SNP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 Kelch - like 序列全长为2 127 bp,其中,5′UTR为58 bp,3′UTR为44 bp,其开放式阅读框长度为2 025 bp,可编码674个氨基酸;预测其Kelch-like氨基酸序列含有1个BTB结构域、1个BACK结构域和2个Kelch结构域;马氏珠母贝Kelch-like与美洲牡蛎Kelch-like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最高(35%),其次为虾夷扇贝(32.05%);马氏珠母贝Kelch-like氨基酸序列的BTB、BACK保守性较高,且Kelch具有保守的GG位点; Kelch - like 基因在马氏珠母贝边缘膜组织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 P <0.05),且贝壳损伤后6、12、120 h时该组织中的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 P <0.05);马氏珠母贝 Kelch - like 基因共有56个SNP位点,其中,31个SNP位点为中度多态,其余位点为低度多态;10个SNP位点形成了1个单倍块,为4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AATCTGTCGG为优异单倍型,其壳质量性状显著大于单倍型AGCCTACCGA和单倍型AGCCTACTTA( P <0.05)。研究表明,马氏珠母贝 Kelch - like 可能参与贝壳棱柱层的形成,其单倍型AATCTGTCGG具有作为以壳质量为目标的育种标记的潜力,该结果对于选育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马氏珠母贝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虹鳟ep300/crebbp基因家族不同拷贝的功能分化
王宪宗, 刘青, 李澍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3): 376-385.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169
摘要5523)   HTML1)    PDF(pc) (24227KB)(3371)    收藏
为研究虹鳟 Oncorhynchus   mykiss   ep 300/ crebbp 基因家族的拷贝数变异、功能分化及与低氧应答的关联,通过TBLASTN和BLASTP搜索及重构进化树,确定该家族的拷贝数及与其直系同源的斑马鱼 Danio   rerio 基因,基于对原始转录组测序数据的统计获得这些拷贝的组织表达谱及共表达基因,并对共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最后通过CDD搜索、多重序列比对及三维结构建模比较这些拷贝所编码蛋白质的变异程度。结果表明:虹鳟的 ep 300 /crebbp 家族有8个成员( ep 300 aa ep 300 bb , crebbpaa crebbpbb ),其均由全基因组重复事件所形成,对应于斑马鱼的4个成员,可分为4对ohnologs;不同的ohnolog对之间在组织表达谱、编码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而同一对ohnologs内部的2个拷贝在这些方面差异较小;这8 个成员拥有数量不等的独有共表达基因,这些共表达基因所富集的与结合、修饰、应对压力/刺激和耐低氧相关的GO条目的数量均存在较大差异; ep 300 ba ep 300 bb 属于一对ohnologs,但它们编码的蛋白质保守结构域中存在35处变异,数量远大于其他ohnolog对,且只有 ep 300 bb 的共表达基因能富集到与应对压力/刺激和耐低氧相关的GO条目。研究表明,相较于其他 ep 300 /crebbp 家族成员,虹鳟 ep 300 bb 的进化速度较快,且与耐低氧性能相关性更大,可作为虹鳟遗传改良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基于ConvGRU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的海表面温度预测
张雪薇, 韩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3): 531-.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137
摘要5521)   HTML6)    PDF(pc) (6790KB)(3321)    收藏
为解决传统时间序列网络模型的时间性与空间性结合不足和批量处理海洋环境要素大数据能力不足的问题,采用循环神经网络(RNN)扩展算法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相结合的ConvGRU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以有效体现时空特征,利用样本生成器处理数据以有效处理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的批量性问题,并使用1999—2019年海表面温度网格数据(OISST产品),对2020年西北太平洋部分海域进行了海表面温度预测分析。结果表明:ConvGRU模型训练集的均方根误差和准确率分别为0.044 9 ℃和99.69%,验证集的均方根误差和准确率分别为0.045 2 ℃和99.64%;使用建立的ConvGRU模型对2020年海表面温度数据进行了预测,测试集的均方根误差和准确率分别为0.047 8 ℃和99.60%,海表面温度预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和预测精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379 3、97.31%。研究表明,本文中建立的ConvGRU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海表面温度的变化趋势,这为海表面温度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藻酸盐对海假交替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及厚壳贻贝附着变态的影响
陈慧娥, 贺康, 贺楚晗, 竹攸汀, 杨金龙, 梁箫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4): 620-62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260
摘要5495)   HTML35)    PDF(pc) (4828KB)(3485)    收藏
为探究藻酸盐对海假交替单胞菌 Pseudoalteromonas   marina 生物被膜形成及厚壳贻贝 Mytilus   coruscus 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以海假交替单胞菌生物被膜为对照组,将终质量浓度为0.1、0.5、1.0、1.5、2.0 mg/L的藻酸盐标准品溶液,分别添加到海假交替单胞菌菌液中共同形成生物被膜,检测生物被膜对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并分析了藻酸盐对生物被膜的膜厚及胞外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被膜的细菌密度随添加藻酸盐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添加藻酸盐质量浓度为0.5 mg/L时,共同形成的生物被膜的膜厚和胞外多糖均显著增加( P <0.05),诱导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的能力增强。研究表明,添加藻酸盐能够促进 P.marina 生物被膜的形成,且可拉酸等其他胞外多糖含量的增加促进了生物被膜对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的诱导能力,藻酸盐的适宜添加量为0.5 mg/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不同生长阶段花羔红点鲑和细鳞鲑肠道菌群结构差异分析
柳鹏, 李玲雪, 郑伟, 杜晓燕, 闫春梅, 刘慧吉, 高春山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4): 568-57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193
摘要5482)   HTML7)    PDF(pc) (3868KB)(3368)    收藏
为探究花羔红点鲑 Salvelinus   malma 和细鳞鲑 Brachymystax   lenok 的肠道菌群结构差异,采用MiSeq 16S rRNA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相同养殖环境下,健康花羔红点鲑和细鳞鲑肠道内容物进行微生物测序及信息分析。结果表明:花羔红点鲑和细鳞鲑肠道内容物OTU总数分别为3 896和1 675,二者的肠道内容物中优势菌群比较丰富;花羔红点鲑1 + 龄组(H1)Alpha多样性高于2 + 龄组(H2),表明肠道菌群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定植于宿主肠道,4 + 龄组细鳞鲑(X4)肠道Alpha多样性介于1 + 龄和2 + 龄花羔红点鲑之间;花羔红点鲑肠道优势菌门为柔膜菌门Tenericutes,优势菌属为支原体属 Mycoplasma ,细鳞鲑肠道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 Bacillus ;PCA分析显示,1 + 龄、2 + 龄花羔红点鲑肠道菌群群落结构比较相近,但与4 + 龄细鳞鲑肠道菌群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研究表明,相同养殖环境下,同种类不同年龄的花羔红点鲑肠道菌群组成相似,同科不同属的两种鲑鱼肠道菌群组成差异较大,但微生物多样性相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