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     编:宋林生
  • 副 主 编:张国琛  李智军
  •               刘   鹰  郝拉娣
  • 主办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地      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
  •                区黑石礁街52号
  • 邮     编:116023
  • 电     话:0411-84762672
  • 电     邮:xuebao@dlou.edu.cn
全年目录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6 Vol.31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口虾蛄染色体核型分析及DNA含量
刘海映, 杨硕, 闫红伟, 周贺, 刘奇, 林原, 李成久, 郭良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1): 1-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1.001
摘要4399)   HTML75)    PDF(pc) (2003KB)(3407)    收藏
为了解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核型组成及DNA含量,以野生口虾蛄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内注射法,取其肝胰腺组织经低渗和固定后,获得染色体标本,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以鸡血细胞DNA为标准,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口虾蛄不同组织的DNA含量。结果表明:口虾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88,即2n=88,核型组成公式为2n=62m+12sm+14t,染色体总臂数 (NF)为162;口虾蛄不同组织的DNA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P<0.05),各组织DNA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肌肉>精巢>卵巢>肝胰腺>血液,肌肉组织含量最高,为10.43 pg/2c,血液含量最低,为8.70 pg/2c,各组织DNA含量平均为9.61 pg/2c;以1 pg=978 Mbp计算,首次成功估算了口虾蛄基因组大小约为9398.58 Mbp。本研究结果可为口虾蛄种质资源保护及未来人工养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鳞头犬牙南极鱼atp6 v0 c基因在HeLa细胞中抗寒功能的研究
刘明丽, 王金凤, 张东, 陈良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1): 7-12.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1.002
摘要4380)   HTML0)    PDF(pc) (2484KB)(3394)    收藏
为探求南极鱼ATP酶类在低温适应下的作用,从鳞头犬牙南极鱼Dissostichus mawsoni的cDNA文库中克隆atp6v0c基因 (dmatp6v0c),并转染到HeLa细胞中,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在低温胁迫下 (10℃)的死亡率,获得了dmatp6v0c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其长度为462 bp,并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用于体外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低温胁迫下,过表达dmatp6v0c基因的HeLa细胞死亡率从 (19.23±1.87)%显著降低到(8.13±0.04)%(P<0.05)。研究表明,在低温胁迫下dmatp6v0c基因过表达能显著降低HeLa细胞的死亡率,试验结果可为dmatp6v0c基因作为鱼类耐寒育种的候选基因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花鲈瘦素基因的克隆及低盐度条件下调控表达分析
张沛, 温海深, 迟美丽, 钱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1): 13-18.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1.003
摘要4455)   HTML0)    PDF(pc) (2403KB)(3348)    收藏
瘦素 (Leptin,Lep)在动物摄食、生长、生殖、免疫、能量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 Lep功能,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 (RACE)克隆花鲈LepA cDNA全长序列。急性低盐度调控试验设置海水组 (盐度32)、半海水组 (盐度16)和淡水组 (盐度0),盐度调控24、48、96、144、192 h后测定花鲈肝脏中LepA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LepA cDNA全长序列为643 bp,其中开放阅读框483 bp,编码161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由信号肽和A、B、C、D 4个α螺旋区域组成;花鲈LepA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同源性较低,但三级结构较为保守;花鲈LepA主要在肝脏中表达,其次为脑;低盐调控48 h时,半海水组与淡水组Lep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均显著低于海水组(P<0.05),分别为海水组的33.38%和26.86%。研究表明,急性低盐度调控可降低花鲈LepA表达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3株芽孢杆菌对刺参池塘有机物的降解效果及鉴定
周国庆, 李华, 张东升, 杜艳萍, 李强, 叶仕根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1): 19-2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1.004
摘要4193)   HTML1)    PDF(pc) (632KB)(3386)    收藏
为修复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底质环境,根据菌株对底泥中有机质 (COD)、氨氮(NH + 4 -N)和亚硝酸盐 (NO - 2 -N)的去除率,从刺参养殖池塘底泥和商品益生菌中筛选高效降解刺参养殖池塘底质有机污染物的潜在益生芽孢杆菌,并对筛选出的优良菌株的产酶能力和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分离的11株细菌中经过筛选最终获得3株优良菌株 (N1、DL、R),它们能同时高效降解底泥中COD、NH + 4 -N和NO - 2 -N,5 d内对COD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5.71%、23.98%、24.97%,对NH + 4 -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0.54%、36.15%、36.74%,对NO - 2 -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2.10%、14.41%、28.82%;根据菌株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N1、DL、R菌株分别为白翎芽孢杆菌Bacillus baekryungensis、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高效的刺参养殖池塘底质有机污染物降解益生菌及复方制剂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舌鰕虎鱼的人工繁殖及其胚胎发育
严银龙, 施永海, 邓平平, 张忠华, 张海明, 赵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1): 24-29.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1.005
摘要4731)   HTML0)    PDF(pc) (4690KB)(3387)    收藏

为掌握舌鰕虎鱼Glossogobius giuris的人工繁殖技术及其胚胎发育特点,进行了舌鰕虎鱼人工繁殖试验和胚胎发育观察,研究了舌鰕虎鱼亲鱼强化培育、人工催产、产卵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并描述了胚胎各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性腺成熟的舌鰕虎鱼亲鱼经两次激素注射催熟催产,催产率为60%~80%,受精率为73.4%~81.2%,孵化率为63.8%~77.2%;舌鰕虎鱼受精卵为纺锤形,呈黏性且半透明;胚胎发育分为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期7个阶段,以及26个发育时期;在25~27℃条件下需要108 h完成孵化过程,初孵仔鱼体长为2.5~3.5 mm,全长为2.7~3.8 mm,肌节为26~28对,心跳为50~55次/min。本研究结果可为舌鰕虎鱼资源的保护和人工繁殖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舌鰕虎鱼;人工繁殖;催产;胚胎发育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翅碱蓬根系降油细菌的筛选及其生长特性研究
李作扬, 田锐, 于子超, 王斌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1): 30-3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1.006
摘要4295)   HTML0)    PDF(pc) (811KB)(3418)    收藏
为建立适用于沿海滩涂石油污染的翅碱蓬-细菌复合修复技术,对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 Kitag根系及其土壤进行常规细菌分离,并采用柴油为唯一碳源的平板,从中筛选具有降油性能的菌株并对筛选的菌株进行降油性能测定,研究其在不同作用时间 (3、5、7 d)时对柴油的原始降解率,选择在3个时间段中降油性能均较高的菌株作为目的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测定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试验中共分离纯化出28株细菌,其中具有降油性能的细菌有7株,编号分别为S1、G3、G4、G9、G10、G11、G12;7株细菌对柴油的原始降解率,作用3 d时分别为34.21%、3.68%、18.40%、18.95%、0.52%、9.47%、21.05%,作用5 d时分别为44.06%、3.19%、23.90%、24.70%、31.47%、25.90%、46.22%,作用 7 d时分别为 41.09%、1.49%、14.36%、28.22%、14.36%、29.70%、31.68%;S1、G11和G12菌株对柴油具有较高降解率;S1属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与Microbacterium saperdate的相似性为98.7%,G11和G12均属于刘志恒菌属Zhihengliuella,与Zhihengliuella halotolerans的相似性均为99.8%,3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均为15~30℃,最适生长盐度分别为0、20、20,最适生长pH分别为5、7和7。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壳寡糖对红鳍东方鲀血液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苏鹏, 潘金露, 韩雨哲, 刘海映, 霍圃宇, 孙航, 姜志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1): 37-4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1.007
摘要4396)   HTML0)    PDF(pc) (538KB)(3393)    收藏
为研究壳寡糖 (chitosan-oligosaccbarides,COS)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血清和血液生化指标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体质量为 (129.2±3.1)g的红鳍东方鲀600尾,随机分为C0、C1、C2、C3 4组,每组设3个平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0、1000、2000 mg/kg的壳寡糖,经56 d饲养后,测定其血液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及其攻毒耐受性。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壳寡糖能显著提高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溶菌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全血中血小板数量 (P<0.05),各项指标随壳寡糖添加量的增加整体呈升高趋势;饲料中添加壳寡糖能显著提高红鳍东方鲀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 (P<0.05),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壳寡糖能明显提高红鳍东方鲀对迟缓爱德华氏菌和哈维弧菌的抵抗力。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2000 mg/kg壳寡糖能够提高红鳍东方鲀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池塘养殖锦鲤体表溃疡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曲明志, 潘连德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1): 44-49.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1.008
摘要4340)   HTML0)    PDF(pc) (17780KB)(3370)    收藏
为临床诊断和防治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皮肤溃疡病,采用病理解剖方法对患病锦鲤进行临床观察和组织病理学分析,试验用患病锦鲤取自上海市朝阳锦鲤养殖场发病池塘,确定病鱼10尾 (编号1~10),取每条病鱼的组织进行病理解剖、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表明:患病锦鲤体表溃疡病处的病灶组织出现严重淤血、炎性细胞浸润并聚集、肌束溶解和坏死等典型病理表现;体表溃疡病是由致病菌局部感染所致,并未全身性感染,10尾病料的脾组织均表现出血管扩张、管壁增厚、血管周围的实质组织凝固变性,伴有红细胞坏死和凝固变性区域内部分组织坏死等较为一致的病理特征,可以诊断为血液中有毒物质引起的脾组织病变,导致脾功能低下;肝胰组织和肾组织较脾组织病变相对较轻;肠、心、鳃、头肾组织等基本正常。研究表明,本病例全部样品均有不同程度的脾凝固变性、肝组织淤血、肾组织间质充血及其组织中血管扩张、管壁增厚的病理变化,这与体表溃疡病变无直接关联。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罗非鱼饲料中花生粕和发酵花生粕替代鱼粉的效果研究
李百安, 冷向军, 李小勤, 姚文祥, 蔡国林, 陆健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1): 50-57.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1.009
摘要4347)   HTML0)    PDF(pc) (487KB)(3454)    收藏
为探究花生粕在罗非鱼饲料中的合理应用,分别以花生粕、发酵花生粕替代基础饲料 (6%鱼粉,对照组)中鱼粉用量的1/3、2/3和3/3,制成7组饲料,在网箱 (2.50 m×1.25 m×1.20 m)中饲养体质量为 (68.0±0.4)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 8周,考察其对鱼体生长性能、肌肉常规成分、氨基酸组成和消化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花生粕替代1/3鱼粉,发酵花生粕替代1/3、2/3鱼粉用量时,对鱼体增重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 (P>0.05);当花生粕替代2/3、3/3鱼粉,发酵花生粕替代3/3鱼粉用量时,鱼体增重率显著下降 (P<0.05),饲料系数显著上升 (P<0.05);各处理组罗非鱼的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肝体比、脏体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当花生粕替代2/3和3/3鱼粉用量时,鱼体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 (P<0.05),但以发酵花生粕替代不同比例鱼粉时对胃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P>0.05),各处理组罗非鱼的肠蛋白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 (P>0.05)。研究表明,在鱼粉含量为6%的奥尼罗非鱼饲料中,花生粕可替代鱼粉用量的1/3,发酵花生粕可替代鱼粉用量的2/3。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饲料中不同糖源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宋娇, 姜海波, 姜志强, 陈立侨, 王庆奎, 袁海文, 杨家和, 姚俊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1): 58-64.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1.010
摘要4427)   HTML1)    PDF(pc) (471KB)(3407)    收藏
为探讨不同糖源对鲟鱼生长、饲料利用、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共配制5种含有不同糖源 (葡萄糖、蔗糖、糊精、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的等氮、等脂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31.88±1.96)g的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 ×Acipenser schrenckii 幼鱼8周。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成活率和日摄食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葡萄糖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0.05),而饲料系数则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0.05);糊精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为最高,且显著高于葡萄糖组和蔗糖组 (P<0.05),但与玉米淀粉组和小麦淀粉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葡萄糖组的血糖、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均为最高,其中血糖和血清胆固醇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0.05),而血清甘油三酯指标则与蔗糖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 (P<0.05);糊精组肌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0.05),而其余各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 (P>0.05),糊精组肝糖原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葡萄糖组和小麦淀粉组 (P<0.05);葡萄糖组粗脂肪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0.05),小麦淀粉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但与玉米淀粉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淀粉和小麦淀粉更适宜作为杂交鲟幼鱼饲料糖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不同硒源对刺参呼吸代谢的影响
周玮, 彭安德, 鲁晓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1): 65-70.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1.011
摘要4488)   HTML1)    PDF(pc) (545KB)(3354)    收藏
为了研究不同硒源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特定生长率和呼吸代谢指标的影响,以刺参幼参和成参为研究对象,分别强化投喂硒添加量为0.6 mg/kg的硒代蛋氨酸、硒酸钠和亚硒酸钠饲料,试验周期为60 d。结果表明:硒添加组成参和幼参的特定生长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其中硒代蛋氨酸组最大,且显著大于硒酸钠组和亚硒酸钠组 (P<0.05),除硒代蛋氨酸组外,其他各试验组成参的特定生长率均大于幼参;硒添加组成参和幼参的耗氧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其中硒代蛋氨酸组最小,显著小于硒酸钠组和亚硒酸钠组 (P<0.05),对应组中,幼参耗氧率大于成参;硒添加组成参和幼参的排氨率均低于对照组,除硒代蛋氨酸组成参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外,其余硒添加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硒代蛋氨酸组的排氨率最小,对应组中,幼参排氨率大于成参;硒添加组成参和幼参的O/N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其中硒代蛋氨酸组最小,但硒添加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对应组中,成参的O/N值大于幼参。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硒能够提高刺参的代谢率,促进刺参生长,其中有机硒 (硒代蛋氨酸硒)的促生长效果好于无机硒 (硒酸钠和亚硒酸钠),且硒代蛋氨酸对幼参的促生长效果要好于成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4种国外引进品系凡纳滨对虾养殖效果的研究
李涛, 黄建华, 马振华, 杨其彬, 周发林, 杨丽诗, 江世贵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1): 71-74.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1.012
摘要4524)   HTML0)    PDF(pc) (364KB)(3406)    收藏
为了对从国外引进的KonaBay、OI、SIS和环球4种品系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1代虾苗的养殖效果进行评估,分别在150、300尾/m 2 两种养殖密度下进行56 d的养殖试验,对各品系的养殖参数,包括存活率、总增重、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体质量变异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养殖密度下,KonaBay品系综合养殖效果最好,低、高养殖密度养殖皆宜;环球品系与OI品系在高养殖密度条件下的存活率显著低于低养殖密度条件下 (P<0.05),且养殖密度增加对其总增重影响不明显 (P>0.05),OI品系甚至出现负增长,表明两者不适合高密度养殖;高养殖密度对SIS品系成活率、总增重、饵料系数影响均不显著 (P>0.05),但高养殖密度有利于其养殖后质量变异系数的降低,SIS品系比较适合高密度养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翅碱蓬栽培对原油污染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何洁, 吉志新, 王庆芝, 刘长发, 周一兵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1): 75-79.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1.013
摘要4370)   HTML0)    PDF(pc) (377KB)(3392)    收藏
为研究植物对原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作用,以中国北方滩涂优势种植物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为试验对象,将其在含不同原油浓度 (0、4000、8000、12 000、16 000、20 000 mg/kg)的土壤中进行盆栽试验,测定翅碱蓬栽培前后土壤的pH、总有机碳 (TOC)、全氮、全磷含量和脱氢酶活性,分析翅碱蓬对原油污染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翅碱蓬能够降低偏碱土壤的pH值,使之趋近中性,能使土壤TOC值略升高,使脱氢酶活性明显提高,全氮含量明显升高,而低浓度原油试验组土壤全磷含量基本正常。研究表明,翅碱蓬对轻度原油污染土壤有较好的修复功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基于栖息地适宜度指数模型的刺参环境适宜性初步研究
李林晗, 陈勇, 田涛, 刘永虎, 于亚群, 张皓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1): 80-84.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1.014
摘要4146)   HTML0)    PDF(pc) (607KB)(3429)    收藏
为了评价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存环境的适宜度,基于动物栖息地适宜度指数 (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对刺参的环境适宜性进行了研究。选取温度、盐度、溶解氧、底质环境类型和底质砂砾含量作为影响刺参适应性的环境因子,根据经验赋值法和数理统计方法,绘制了大长山海域刺参各影响因子的适宜性指数 (Suitability index,SI)曲线图,并利用几何平均法综合估算HSI值。结果表明:2013—2014年7个航次调查的HSI平均值分别为0.66、0.59、0.67、0.46、0.66、0.65、0.65,冬季的适宜度 (HSI=0.46)明显低于其他季节,而春季 (HSI=0.66)及秋季 (HSI=0.67,HSI=0.65)的适宜度相对较高;同一航次中 (以2014年11月为例),7个站位的 HSI值分别为0.66、0.67、0.65、0.62、0.63、0.62、0.67,其中DCS01、DCS02和DCS07站位的适宜度较高。研究表明,春季及秋季在DCS01、DCS02和DCS07站位进行刺参苗种底播,刺参的成活率和生长情况可能更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基于Ecopath模型的獐子岛人工鱼礁海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
许祯行, 陈勇, 田涛, 刘永虎, 尹增强, 刘汉超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1): 85-94.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1.015
摘要4479)      PDF(pc) (1154KB)(3428)    收藏
为了研究獐子岛海洋牧场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基于Ecopath with Ecosim 6.4软件,构建了獐子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2010—2012年夏季的Ecopath模型,分析了3个时期海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结构和功能变化,模型由23个功能组构成,基本覆盖了该海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全过程。结果表明:2010—2012年夏季獐子岛海域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中,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和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等生物营养级升高;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的猎物重叠度指数平均值从0.123升至0.139,捕食重叠度指数平均值从0.112升至0.165,许氏平鲉的捕食重叠度指数平均值从0.063升至0.185,大泷六线鱼的捕食重叠度平均值从0.062升至0.132;该生态系统能量转化效率由2010年夏季的11.1%升至2012年夏季的14.4%;3个时期獐子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循环指数(FCI)值均大于0.1,再循环率较高,系统净生产力(NSP)值较高,杂食指数(SOI)从0.136升至0.172,联结指数(CI)从0.203升至0.224,平均能流路径(MPL)从2.555升至3.486。研究表明,獐子岛人工鱼礁区海域生态系统处于尚未稳定的成熟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海州湾海洋牧场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通量的研究
高春梅, 郑伊汝, 张硕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1): 95-102.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1.016
摘要4245)   HTML2)    PDF(pc) (528KB)(3402)    收藏
为研究海洋沉积物-水界面间营养盐的交换状况,进一步了解营养物质的循环动力学和水体富营养化的内在机理,采用实验室培养法,对海州湾海洋牧场2014年春季 (5月)5个站位、夏季 (8月)6个站位和秋季 (10月)6个站位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的交换速率和交换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州湾沉积物-水界面上硅酸盐 (SiO 2 3 - -Si)、磷酸盐 (PO 3 4 - -P)在春季表现为由水体向沉积物进行迁移,其交换速率平均值分别为-3.27、-0.32 mmol/(m 2 ·d),夏季和秋季均表现为由沉积物向水体进行释放,夏季二者的交换速率平均值分别为8.53、0.41 mmol/(m 2 ·d),秋季分别为4.92、0.32 mmol/(m 2 ·d);溶解态无机氮 (DIN)在春、夏、秋季均表现为由沉积物向水体进行释放,交换速率平均值分别为2.86、3.39、13.04 mmol/(m 2 ·d);海州湾沉积物-水界面SiO 2 3 - -Si、PO 3 4 - -P、DIN的交换通量在3个季节的平均值分别为4.56×10 8 、1.82×10 7 、8.65×10 8 mmol/d,沉积物可为海州湾初级生产力提供66%的SiO 2 3 - -Si、42%的PO 3 4 - -P、124%的DIN营养供给。研究表明,海州湾海洋牧场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的交换速率与国内外近岸海区相比处于中等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滩涂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研究
陈强, 郭行磐, 周轩, 黄道芬, 徐跃峰, 李家乐, 沈和定, 杨金龙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1): 103-108.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1.017
摘要4289)   HTML1)    PDF(pc) (2215KB)(3377)    收藏
为了解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滩涂的环境状况,于2012年9—12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滩涂底栖动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进行了调查,并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s种类均匀度、种类丰度和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等4个指标参数分析了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所采获的底栖动物种类共有5门37种,主要由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多毛类动物等组成;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滩涂9—12月4个月的平均生物量为13.33 g/m 2 ,平均丰度为50.06 ind./m 2 ;4个月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H′)为1.35~1.89,种类均匀度 (J)为0.40~0.54,种类丰度 (d)为4.64~5.16;4个月各类群生物组成中,生物量及丰度均以软体动物居首位,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滩涂底栖动物主要种类有微小螺Elachisina sp.、无齿相手蟹Sesarma dehaani、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和卷曲裸嬴蜚Corophium yolutatator;应用等级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分析发现,9月、10月为一组,11月、12月为一组;ABC曲线结果显示,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滩涂底栖动物11月、12月受到严重干扰,9月和10月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扰动。研究表明,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滩涂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有必要加强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底栖动物生态系统的修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大泷六线鱼鱼笼网具网目选择性的研究
刘永虎, 于汉, 陈勇, 邢彬彬, 田涛, 王月, 杨军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1): 109-112.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1.018
摘要4527)   HTML0)    PDF(pc) (465KB)(3383)    收藏
为了对不同网目尺寸的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鱼笼的选择性进行研究,依据套网法原理在室内水槽中进行试验,采用Logistic模型曲线拟合得到鱼笼网具不同网目尺寸对大泷六线鱼的体长选择曲线,并采用极大似然法估算选择性参数。结果表明:鱼笼网具网目尺寸分别为5、6、7 cm时,大泷六线鱼的50%选择体长 (L 50 )分别为15.42、18.07、21.68 cm,选择范围 (SR)分别为0.78、3.22、5.47 cm,选择因素 (SF)分别为6.71、6.02、5.42;随着鱼笼网具网目尺寸的不断增大,大泷六线鱼的L 50 、SR逐渐增大,SF逐渐减小;大泷六线鱼的L 50 与鱼笼网目尺寸 (m)的线性回归方程为L 50 =3.127m-0.372,R 2 =0.992。研究表明,使用网目规格为6 cm的鱼笼网具,较适合保护大泷六线鱼资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降解海水中柴油污染的研究
尚晓琳, 于晓彩, 季秋忆, 张健, 吴云英, 杨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1): 113-11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1.019
摘要4222)   HTML0)    PDF(pc) (448KB)(3435)    收藏
为深入探索酶催化技术在海洋石油污染处理中的应用,以游离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催化降解海水中柴油污染,研究了酶用量、溶液pH值、柴油初始浓度和催化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酶催化降解海水中柴油污染的影响,确定了HRP催化降解海水中柴油污染的优化工艺条件,同时考察了反应助剂对海水中柴油污染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RP能有效催化降解海水的柴油污染,当海水中柴油的质量浓度为1.2 g/L时,在温度为25℃、HRP加入量为1.6 U/mL、H 2 O 2 为250 mg/L、溶液pH为5的条件下,催化降解3 h,柴油去除率可达90.77%;聚乙二醇 (PEG)对HRP催化降解海水中的柴油污染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太平洋鳕神经坏死病毒衣壳蛋白(CP)的原核表达及条件优化
毛明光, 温施慧, 姜志强, 蒋洁兰, 孙航, 吕绘倩, 李幸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2): 117-12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01
摘要4469)   HTML0)    PDF(pc) (3880KB)(3363)    收藏
为深入研究太平洋鳕Gadusmacrocephalus神经坏死病毒 (Pacific cod nervous necrosis virus,PCNNV)衣壳蛋白 (capsid protein,CP)的功能,将PCNNV cp基因连接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载体pEVCP,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表达系统中进行融合表达,对诱导剂 IPTG浓度、诱导时间和温度等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采用SDS-PAGE及质谱技术鉴定表达产物。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成功构建了重组载体pEVCP,表达的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 000;目的蛋白经质谱鉴定,有6个肽段的氨基酸序列与预期一致;对重组菌株pEVCP/BL21的最佳诱导条件为IPTG浓度0.1 mmol/L、最佳诱导时间3 h、温度30℃。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冷水鱼类病毒疫苗的研制及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独角雪冰鱼和伯氏肩孔南极鱼TRPV1基因的克隆及低温适应功能检测
王桂志, 张永, 张弛, 许强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2): 124-130.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02
摘要4480)   HTML1)    PDF(pc) (3468KB)(3400)    收藏
为从细胞水平上研究独角雪冰鱼Chionodraco hamatus和伯氏肩孔南极鱼Trematomus bernacchii的低温适应能力,采用RT-PCR方法,获得独角雪冰鱼和伯氏肩孔南极鱼的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s V1,TRPV1)基因序列,其开放阅读框全长均为2310 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两种南极鱼TRPV1基因均编码769氨基酸残基,预测其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8 210和88 160,理论等电点分别为7.63和8.26;两种南极鱼TRPV1蛋白均无信号肽;亚细胞定位显示,TRPV1蛋白主要在细胞膜和内质网中发挥生物学功能;理化性质分析表明,两种南极鱼的TRPV1为不溶性跨膜蛋白,分别有34、35个磷酸化位点和6、5个糖基化位点,二者均含有6个跨膜结构域、5个锚蛋白结构域,二级结构以随机卷曲为主;同源性分析显示,独角雪冰鱼TRPV1氨基酸序列与伯氏肩孔南极鱼的一致性最高,为93.4%,与其他物种的一致性为44.3%~69.8%;低温适应试验结果显示,两种南极鱼的TRPV1基因不能被温度所激活。研究表明,独角雪冰鱼和伯氏肩孔南极鱼TRPV1基因可能与低温适应无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口虾蛄卵黄蛋白原(Vg)基因的初步研究
刘海映, 张娜, 闫红伟, 刘奇, 邢坤, 陈雷, 隋宥珍, 林原, 李成久, 郭良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2): 131-139.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03
摘要4832)   HTML0)    PDF(pc) (1770KB)(3303)    收藏
为研究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卵黄蛋白原 (vitellogenin,Vg)基因,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口虾蛄Vg基因cDNA全长序列 (GenBank登陆号:KR422400),并应用相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雌雄口虾蛄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卵巢Vg 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口虾蛄Vg基因全长7727 bp,其中5′端非编码区为36 bp,开放阅读框 (ORF)为7521 bp,3′端非编码区为170 bp,共编码2506个氨基酸;预测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1个长度为2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1个类似于枯草蛋白酶的内切蛋白酶识别位点 (RSKR),3个潜在的N-连接糖基化位点,1个在无脊椎和脊椎动物卵黄蛋白原中都比较保守的KALGNVG基序;对其结构域分析表明,口虾蛄Vg蛋白含有4种保守结构域,分别为卵黄蛋白原N端结构域 (Vitellogenin_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D)和两种未知功能结构域 (domain of unknown function)DUF1943与DUF1081;经NCBIBLASTP同源性比较,口虾蛄Vg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甲壳类的相似性为46%~52%;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口虾蛄Vg单独聚为一支;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口虾蛄Vg基因在性腺和肝胰腺中均有表达,在肌肉中均不表达,卵巢中Vg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 (P<0.05),且口虾蛄Vg mRNA的相对表达量随着卵巢的发育不断增加 (P<0.05),在成熟期时达到最高值,随后显著下降,Vg mRNA表达量在卵巢中的变化规律可以作为了解口虾蛄性腺发育的有效指标。本研究结果为口虾蛄Vg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红鳍东方鲀gsdf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闫红伟, 田雨顺, 姜丽楠, 王连顺, 刘洋, 刘奇, 刘圣聪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2): 140-14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04
摘要4742)   HTML0)    PDF(pc) (1901KB)(3361)    收藏
为研究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的性别决定因子 (gonadal soma derived factor,GSDF),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 (RACE)首次克隆了红鳍东方鲀gsdf基因 (Trgsdf)的cDNA全长序列 (GenBank登陆号:KR914667)。结果表明:Trgsdf cDNA序列全长为1734 bp,其中5′端非编码区144 bp,开放阅读框648 bp,3′端非编码区942 bp,共编码215个氨基酸;预测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1个长度为19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相同长度的跨膜区,1个N-糖基化位点NST,1个TGF-β家族成员特有的保守结构域;BLAST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红鳍东方鲀GSDF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类的相似性为26%~58%;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鱼类GSDF单独聚为一支,与TGF-β超家族内的其他成员分开,红鳍东方鲀与青鳉Oryzias latipes GSDF的亲缘关系最近,先聚为一支,后与三斑海猪鱼Halichoeres trimaculatus聚在一起,与矛尾鱼Latimeria menadoensis的GSDF亲缘关系最远;应用RT-PCR技术检测Trgsdf mRNA在雌性和雄性红鳍东方鲀成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Trgsdf mRNA在卵巢和精巢中高表达,在皮肤和肌肉组织中微量表达,在其他组织中无表达;采用相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了成鱼卵巢和精巢中Trgsdf 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Trgsdf mRNA在精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巢 (P<0.05),约为卵巢表达量的6倍。研究表明,gsdf基因可能在红鳍东方鲀的性腺尤其是精巢的分化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口虾蛄脑部褐脂质分布、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研究
范青松, 邢坤, 刘海映, 孙静娴, 陈雷, 刘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2): 147-150.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05
摘要4575)   HTML0)    PDF(pc) (4083KB)(3383)    收藏
为了解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脑部形态特征,揭示口虾蛄生理年龄与褐脂质 (lipofuscin)含量的关系,采用组织切片、荧光成像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口虾蛄脑中褐脂质的形态、分布和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口虾蛄脑位于眼节之后、头脑甲最前方,体积较小;H.E组织切片下脑部细胞核颗粒呈圆形且均匀分布,直径为10~30μm,并在脑前桥细胞团 (protocerebral bridge cellmass)区域分布较多;荧光显微镜下褐脂质颗粒呈黄褐色,直径为1~3μm,均匀分布于脑部;透射电镜下可见褐脂质颗粒多聚集分布于近细胞核区域,外被单层细胞器膜,染色密度较其他区域高且均匀。研究表明,整体上口虾蛄脑部褐脂质分布均匀,其形态与其他甲壳动物脑部褐脂质相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玛丽鱼染色体核型及Ag-NORs研究
王琳超, 鲍海港, 李俊英, 吴常信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2): 151-155.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06
摘要4470)   HTML0)    PDF(pc) (2867KB)(3429)    收藏
为获得玛丽鱼Poecilia latipinna细胞遗传学数据,以玛丽鱼的鳃丝和鳍条为试验材料,采用秋水仙素浸泡、低渗处理和热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分析其染色体的核型和银染 (Ag-NORs)。结果表明:玛丽鱼具有23对染色体,核型2n=46t,NF=46;Ag-NORs出现在t2和t9的染色体末端,其数目具有多态性,未发现性染色体。本研究结果可为研究玛丽鱼的遗传方式提供基础资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Cd(Ⅱ)、 Cu(Ⅱ)胁迫对双齿围沙蚕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赵欢, 李婉娟, 万良, 杨大佐, 周一兵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2): 156-161.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07
摘要4631)   HTML0)    PDF(pc) (620KB)(3462)    收藏
为研究重金属浓度的变化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aibuhitensis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 70,HSP70)基因的表达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重金属Cu(Ⅱ)、Cd(Ⅱ)单一诱导及联合作用下双齿围沙蚕HSP70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Cu(Ⅱ)单独作用时,沙蚕HSP70 mRNA表达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诱导的第3天时不同浓度组沙蚕HSP70 mRNA表达量依次为22.86μg/L浓度组>44.50μg/L浓度组>4.45μg/L浓度组,而在诱导的第7天和第14天时HSP70 mRNA表达量与Cu(Ⅱ)浓度呈正相关;Cd(Ⅱ)单独作用时,沙蚕HSP70 mRNA表达量则随Cd(Ⅱ)浓度和诱导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较Cu(Ⅱ)单独作用下变化趋势平缓;Cu(Ⅱ)和Cd(Ⅱ)联合作用下,沙蚕HSP70 mRNA表达量亦与暴露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在诱导的第3天和第7天时45.70μg/L Cu(Ⅱ)+10μg/L Cd(Ⅱ)浓度组HSP70 mRNA表达量高于Cu(Ⅱ)和Cd(Ⅱ)单一作用,表明Cu(Ⅱ)和Cd(Ⅱ)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从珍珠龙趸体内分离的1株创伤弧菌的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辜良斌, 徐力文, 王雨, 苏友禄, 刘广锋, 郭志勋, 冯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2): 162-167.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08
摘要4142)   HTML0)    PDF(pc) (1164KB)(3534)    收藏
为研究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对药物的敏感性,减少珍珠龙趸养殖业中的病害影响,从患病珍珠龙趸 (pearl gentian)(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肝肾中分离出一株病原菌,编号为X11XC26,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经攻毒试验证明,该菌对斜带石斑鱼E.coioides有较强的致病性,半数致死浓度 (LD 50 )为1.70×10 5 CFU/g,呈急性感染型;对该菌株进行常规生理生化试验、API(32E)系统鉴定和16S rDNA、rctB、topA、mreB、rpoD等5种管家基因序列分析,可将该菌株鉴定为创伤弧菌;通过纸片扩散K-B法测试了该菌株对16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该菌株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阿莫西林5种药物敏感,对多粘菌素B等11种药物不敏感。本研究中从患病珍珠龙趸体内分离出创伤弧菌在国内属首次报道,而该菌株较强的耐药性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大蒜素对鲫非特异免疫指标影响的研究
康淑媛, 王荻, 卢彤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2): 168-17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09
摘要4212)   HTML0)    PDF(pc) (603KB)(3452)    收藏
为评价大蒜素对鲫Carassius auratus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在鲫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50、500 mg/kg的大蒜素,并对鲫进行42 d的养殖试验,其中试验的第1~28天饲喂含大蒜素的试验饲料,第29~42天饲喂不含大蒜素的基础饲料。结果表明:与投喂基础饲料的对照组相比,添加250 mg/kg剂量的大蒜素能显著提高鲫血清补体C3活力 (P<0.05),而添加500 mg/kg剂量的大蒜素则能显著抑制鲫血清补体C3、C4活力 (P<0.05),改投不含大蒜素的基础饲料后,该剂量组C4活性仍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添加250、500mg/kg剂量的大蒜素能显著提高鲫血清、肝胰脏、肾脏和脾脏中溶菌酶 (LZM)活力 (P<0.05),改投不含大蒜素的基础饲料的14 d内,250、500 mg/kg剂量组血清LZM活性及500 mg/kg剂量组肾脏和脾脏LZM活性仍有显著升高 (P<0.05);添加250 mg/kg剂量的大蒜素能显著提高肝胰脏和脾脏中一氧化氮 (NO)含量 (P<0.05),添加500mg/kg大蒜素能显著提高血清和脾脏中NO含量(P<0.05),但该剂量显著抑制肝胰脏NO含量(P<0.05),250、500 mg/kg剂量组肾脏中NO含量在第42天时均显著高于对照水平(P<0.05)。研究表明,鲫基础饲料中大蒜素的适宜添加剂量为250 mg/kg。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斑石鲷含肉率与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尤宏争, 李文雯, 夏苏东, 姜巨峰, 冯守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2): 174-179.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10
摘要4328)   HTML1)    PDF(pc) (444KB)(3468)    收藏
为研究斑石鲷 Oplegnathus punctatus的营养价值与鲜美程度,采用营养测试方法对体质量为(272.11±33.89)g的斑石鲷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斑石鲷的含肉率为66.06%± 0.93%;肌肉 (鲜样)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0.50%、20.20%、7.80%、1.30%;肌肉蛋白质中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占干样品总量的65.17%,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 (8种)总量为27.15% (干样,下同),占氨基酸总量的41.65%,必需氨基酸组成与FAO/WHO要求一致;斑石鲷的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2.98,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胱氨酸,4种鲜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38.49%;肌肉中脂肪酸含量丰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28.41%,其中EPA、DHA含量分别为5.59%和13.60%,常量及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研究表明,斑石鲷肌肉中含有丰富的EPA、DHA和矿物元素,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辽宁省6座水源水库富营养化状况的分析与评价
焉鸿启, 赵文, 郭凯, 李文宽, 徐锋, 蔡志龙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2): 180-184.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11
摘要4427)   HTML0)    PDF(pc) (1119KB)(3484)    收藏
为了解辽宁省主要水源水库的富营养化状况,利用相关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等方法,研究了辽宁省大伙房水库、汤河水库、碧流河水库、柴河水库、观音阁水库和桓仁水库6座水源水库在2008—2009年期间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除碧流河水库外,其他5座水库均达到富营养化状态;按聚类分析,6座水库共分为3类,碧流河水库单独为一类,水质最好,柴河水库单独为一类,富营养化水平较高,水质较差,其余水库为一类,水质状况相对较好;主成分分析显示,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较大的水化学因子是氨态氮、硝酸氮、总磷。根据对辽宁省水源水库水质状况的调研结果,作者提出了对辽宁省水源水库水环境有效保护和治理的建议: (1)成立水源地保护组织,对水源水库进行综合治理;(2)禁止网箱养鱼,大力发展保水渔业;(3)规范水利工程,投入人力和物力对水源水库加强生物和化学监测,对潜在的生态风险及时预警或预报;(4)对已发生严重富营养化的水库应考虑采取生态学手段进行生态修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南海鸢乌贼肌原纤维蛋白加热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
马海霞, 马静蓉, 杨贤庆, 李来好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2): 185-189.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12
摘要4344)   HTML0)    PDF(pc) (1062KB)(3473)    收藏
为研究南海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肌原纤维蛋白在加热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以南海鸢乌贼胴体肌肉为原料,对其肌原纤维蛋白在加热过程中浊度、溶解度、Ca 2+ -ATPase活性和总巯基(-SH)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该蛋白质在整个加热过程中SDS-PAGE电泳图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5~35℃时,鸢乌贼肌原纤维蛋白的浊度、溶解度、Ca 2+ -ATPase活性、总巯基含量的变化均比较缓慢;在35℃后继续升温,浊度、Ca 2+ -ATPase活性、总巯基含量均发生明显变化;总巯基含量在40~50℃时出现短暂升高现象后又急剧降低,溶解度在50℃时开始明显降低;在25~35℃时,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鸢乌贼肌原纤维蛋白的肌球蛋白重链 (MHC)略有减少,副肌球蛋白 (PM)和肌动球蛋白 (Actin)基本上未发生变化,但在35℃后,鸢乌贼肌原纤维蛋白开始产生大分子物质,逐渐发生变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用3种方法提取中华绒螯蟹卵巢总蛋白效果的比较
梁箫, 张显, 闫应朋, 刘志强, 邱高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2): 190-19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13
摘要4493)   HTML0)    PDF(pc) (1277KB)(3379)    收藏
为了探寻适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卵巢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总蛋白最佳提取方法,采用RC DC Protein Assay检测蛋白浓度、SDS-PAGE分析蛋白组成等,比较分析了用裂解液法Ⅰ、裂解液法Ⅱ和TCA/丙酮沉淀法提取中华绒螯蟹卵巢蛋白的效果。结果表明:应用3种方法提取的卵巢总蛋白浓度分别为15.59、13.05、0.65 mg/mL,用裂解液法提取的效果最佳,而TCA/丙酮沉淀法不适合用于中华绒螯蟹卵巢总蛋白的提取;SDS-PAGE电泳图谱进一步显示,用裂解液法Ⅱ提取的蛋白样品组成较为丰富,且重复性好,比较适合后续蛋白质组学研究。该研究结果可为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多棘海盘车柠檬酸脱毒工艺的优化研究
李莎, 张国琛, 张倩, 李秀辰, 牟春发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2): 194-198.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14
摘要4378)   HTML0)    PDF(pc) (625KB)(3518)    收藏
为研究多棘海盘车Asteriasamurensis柠檬酸脱毒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有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增大柠檬酸浓度、提高脱毒温度、延长脱毒时间均可提高多棘海盘车的皂苷脱除率,但也会造成多棘海盘车蛋白质保留率显著降低 (P<0.05),增大料液比会降低多棘海盘车蛋白质保留率,当料液比为1∶10左右时,多棘海盘车的皂苷脱除率最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多棘海盘车脱毒工艺进行了优化,多棘海盘车脱毒试验中4个因素对综合评分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脱毒温度>脱毒时间>料液比>柠檬酸浓度。研究表明,当柠檬酸浓度为0.10mol/L,脱毒温度为50℃,料液比为1∶8,脱毒时间为3 h时,多棘海盘车具有较好的脱毒效果和蛋白质保留率,其皂苷脱除率和蛋白质保留率分别为70.96%和91.29%,综合评分为1.98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南海马鲛流刺网网目对康氏马鲛的选择性研究
杨炳忠, 杨吝, 谭永光, 张鹏, 晏磊, 陈森, 李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2): 199-204.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15
摘要4259)   HTML1)    PDF(pc) (565KB)(3407)    收藏
为研究南海马鲛流刺网网目对康氏马鲛Scomberomorus commersoni的选择性,于2015年3月在南海北部用网目尺寸分别为80、100、120、138、142、160 mm的刺网进行了共同捕捞试验,基于 SELECT (Share Each LEngth's Catch Total)模型的基本架构下,用Normal和Bi-normal选择性概率模型拟合试验数据,并就刺网对康氏马鲛的渔获方式、选择性曲线形状和SELECT模型应用展开了探讨。结果表明:试验共捕获康氏马鲛172尾,康氏马鲛的渔获方式以刺挂为主;Normal和Bi-normal的估计分隔模型均比等分隔模型拟合效果好,其中Bi-normal的估计分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两个选择性峰值点对应的相对叉长分别为R a =4.4399和R b =6.7278;6组网目尺寸的刺网对康氏马鲛的相对作业强度(pi)大小依次为138 mm>142 mm>160 mm>100 mm>80 mm>120 mm。本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南海马鲛流刺网最小网目尺寸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獐子岛深水人工鱼礁区大泷六线鱼生长特性研究
于亚群, 田涛, 陈勇, 刘永虎, 尹增强, 陈雷, 王刚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2): 205-210.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16
摘要4624)   HTML0)    PDF(pc) (758KB)(3357)    收藏
为评估獐子岛深水人工鱼礁区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生长特性及其资源变动情况,利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析了该海域大泷六线鱼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生长方程、各项生长参数和生长特征变化情况,运用FISATⅡ软件评估了鱼礁区大泷六线鱼的可捕资源量,分析了投放人工鱼礁对大泷六线鱼生长特性及资源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大泷六线鱼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管理措施及资源合理利用的建议。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区大泷六线鱼的平均体长和体质量随年份的增加基本呈上升趋势,优势体长组和优势体质量组随年份的增加均呈递增趋势,优势体长组为161~200mm,优势体质量组为81~120 g;体质量生长的拐点年龄为3.75 a,种群生物量增长的临界年龄为3.73 a,总瞬时死亡率为0.483/a;根据体长股分析法,计算出鱼礁区 (800 hm2)大泷六线鱼可捕资源量为1571.6 t(约196.4 g/m2)。研究表明,合理的捕捞限制应为3.73 a,最小不低于3 a,对体长小于281.6mm、体质量小于273.7 g的大泷六线鱼应予以保护。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西非沿海欧洲沙丁鱼渔场与环境因素关系模型的构建
崔雪森, 伍玉梅, 周爱忠, 张禹, 樊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2): 211-218.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17
摘要4191)   HTML1)    PDF(pc) (6656KB)(3454)    收藏
为研究西非沿海不同季节海洋环境因素对欧洲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渔场形成的影响,基于Logistic模型,利用2007—2011年中国渔船在西非沿海捕捞欧洲沙丁鱼的渔业数据和网络获取的海洋环境遥感数据 [包括海表温度 (SST)、叶绿素a浓度 (Chl)和海面高度异常 (SSHA)],构建了春、夏、秋、冬4个季节欧洲沙丁鱼渔场与环境因素关系的模型,利用逐步回归法对自变量进行筛选,并对最优回归模型进行评价,最后利用该模型对4个季节影响欧洲沙丁鱼出现的各个环境要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个季节欧洲沙丁鱼的出现与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4个季节中环境因素对欧洲沙丁鱼出现有着不同的作用,即春季影响欧洲沙丁鱼出现的显著因子为SST和SSHA,夏季为Chl和SSHA,秋季为SST,冬季则为SSHA。该研究结果对欧洲沙丁鱼渔场形成机制分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模拟海底水流和光照条件下光棘球海胆行为特征及其聚礁效果的初步研究
杨军, 刘永虎, 田涛, 张国胜, 陈勇, 尹增强, 王月, 陈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2): 219-224.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18
摘要4528)   HTML0)    PDF(pc) (569KB)(3333)    收藏
为观察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nudus在饱食、饥饿和饥饿再投喂状态下的行为特征,及其对水泥、PVC两种材质模型礁的聚集特性,在实验室中模拟光棘球海胆栖息海域底层的昼夜水流速度和光照强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光照强度达到560 lx、水流速度达到20 cm/s(9:00)时,均匀分布的光棘球海胆有90%向模型礁附近区域移动;当光照强度和水流速度下降时,光棘球海胆向模型礁附近区域外移动;运动趋势明显的光棘球海胆在饱食、饥饿和饥饿再投喂3种状态下的平均移动速度分别为0.039、0.041、0.052 cm/s,3种状态下光棘球海胆顺、逆水流运动次数的比值依次为饥饿状态 (1.63)>饱食状态 (1.18)>饥饿再投喂状态 (0.73),饥饿再投喂状态下光棘球海胆的活跃程度高于饱食和饥饿状态;鱼礁材质也影响光棘球海胆的聚集行为,光棘球海胆在饱食、饥饿和饥饿再投喂状态下对水泥模型礁的平均聚集率分别为25%、17%、24%,对PVC模型礁的平均聚集率分别为16%、7%、12%,光棘球海胆对两种模型礁的聚集效果均为饱食状态>饥饿再投喂状态>饥饿状态。研究表明,光棘球海胆在饱食和饥饿再投喂状态下对两种模型礁的聚集效果较好,而水泥材质的模型礁比PVC材质的模型礁聚集效果更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基于WEB的水产养殖病害诊断专家系统
阎笑彤, 徐翔, 郭显久, 孙凯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2): 225-230.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2.019
摘要4282)      PDF(pc) (3868KB)(3460)    收藏
为解决水产养殖中的病害问题,采用TFIDF加权算法和动态规划的设计理念,结合余弦相似度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的水产养殖病害诊断专家系统。该系统包括专家诊断模块、查询模块、浏览模块和专家在线更新模块,能自动对用户输入症状进行关键词提取并通过TFIDF算法加权,然后采用余弦相似度模型公式计算,得出输入文本与知识库中每篇文档的相似度,最后把相似度高的前3个疾病及其治疗方案作为诊断结果反馈给用户。经实验验证,该系统可以快速地对用户输入的病害症状进行正确诊断,可用于水产养殖生产实践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萱藻配子孤雌生殖丝状体的采苗及育苗研究
李晓丽, 申元, 曹淑青, 张泽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3): 231-23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3.001
摘要4273)   HTML0)    PDF(pc) (5156KB)(3652)    收藏
为研究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a的丝状体育苗,以大连沿海萱藻为材料,采用配子孤雌生殖方法,进行了丝状体的诱导及采苗、育苗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种藻获得的配子经孤雌生殖形成的盘状体在20℃时生长最快,15℃时次之,10℃时最慢;盘状体直径达到100 μm以上时开始形成丝状体,丝状体在20℃时形成的时间最短、数量最多、生长速度最快,15℃时次之,10℃时最差;将丝状体剥下经增殖后切碎采苗,在10℃时幼苗形成最快、形成率最高,15℃时次之,20℃时无幼苗形成;在10℃时,采苗后培养30 d幼苗长度达到 (11.0±0.3)mm,移至海区栽培4个月后获得藻体长度为60 cm左右的萱藻成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大连市皮口海域口虾蛄群体繁殖生物学特征初步研究
薛梅, 闫红伟, 刘海映, 刘奇, 邢坤, 陈雷, 吕海波, 卢羽洁, 张涛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3): 237-245.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3.002
摘要4702)   HTML1)    PDF(pc) (7887KB)(3554)    收藏
为了解大连市皮口海域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征,于2014年5月—2015年4月,每月中旬对皮口海域口虾蛄群体进行随机取样,采用组织学和电镜技术对其性腺发育规律和生殖细胞发生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除7月份以外,其他月份的雌、雄口虾蛄比例与期望值1∶1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χ 2 =0.500,P>0.05);口虾蛄雌、雄性比为0.79~1.34,全年雌、雄性比平均为1.04± 0.05,雌、雄性腺周年发育变化趋势类似,雄性发育略快,性成熟高峰期均有2个,雌性在5月和11月达性成熟高峰期,而雄性在4月和11月达性成熟高峰期;口虾蛄卵子发生过程分为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黄形成前期细胞、卵黄形成期细胞、早期成熟期卵细胞和成熟期卵细胞,卵巢发育分为未发育时期、卵母细胞期、生长前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成熟前期、成熟期和恢复期;精子的发生过程分为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子,精巢发育分为精原细胞期、精母细胞期、早期精子期和精子期。本研究结果可为口虾蛄繁殖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并为早日实现口虾蛄栖息地养护及人工增养殖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