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凤, 吴益春, 宋晓阳, 王凡, 吕景才, 刘长发, 赵冲, 郑伟
研究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内脏、肌肉、鳃组织对海水中Cu的吸收、积累和排放规律,以及海水中总有机碳(TOC)浓度和不同种类配体对Cu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Cu浓度为0.5 mg/L时,各组织内Cu蓄积量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第13 d均达到吸收平衡,各组织Cu蓄积量为内脏(971.89 mg/kg干重)>肌肉(204.99 mg/kg干重)>鳃(90.04 mg/kg干重).试验进行13 d后,将牙鲆移入清洁海水中排放,结果表明,随着排放时间的增加,各组织Cu蓄积量下降,第8 d接近排放平衡,各组织Cu排出率为肌肉(89%)>鳃(86.5%)>内脏(83.7%).海水中TOC浓度及不同种类的配体对牙鲆吸收、蓄积Cu有明显影响,当TOC浓度相同时,孔石莼Ulva pertusa分泌物比牙鲆分泌物更能降低Cu的生物有效性;当配体相同时,随着TOC浓度的升高,各组织Cu蓄积量均明显下降,表明海水中TOC能降低Cu的生物有效性;海水中Cu2+的表观络合容量(ACu)随着TOC浓度的增加有明显上升趋势,并与TOC浓度呈线性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