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第3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7-02-21
  

  • 全选
    |
  • 曹善茂, 汪健, 王谦, 梁伟锋, 印明昊, 刘钢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1): 1-6.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7.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丰富中国扇贝养殖品种,利用从加拿大引进的岩扇贝Crassadoma gigantea种贝,采用人工控温的方法于2016年进行室内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种贝室内培育28 d后自然排卵一次,培育至37 d后用联合刺激法催产,获得约4亿个卵,通过人工授精,卵受精率为90%,孵化率为80%,选育出D形幼虫约3.2亿个;幼虫浮游期持续30 d,成活率为31.4%,采苗后附着变态率为13.2%,变态期持续5~10 d;采苗后培养25 d出池进行海上中间育成,存活率为24.2%。研究表明,岩扇贝在大连人工控温室内育苗和海上中间育成具有可行性。
  • 孙丕海, 钱坤, 李晓丽, 杨志平, 丁鉴锋, 孙雪莹, 马悦欣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1): 7-12.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7.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大连登沙河湾和正明寺海带养殖区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表面及其周围海域海水的细菌群落结构,分别于2015年1月、2月和4月,采用Illumina Miseq PE3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样本基因组DNA 的16S rRNA基因V3~V4区PCR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从两个海区健康海带和海水中获得优化序列分别为130 158条和124 658条,海带序列可归为8个门和99个属,海水序列可归为14个门和135个属;在门水平,海带首要优势门为厚壁菌门 (>69%),其次为变形菌门、蓝细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 (>1%),海水首要优势门为变形菌门 (>46%),其次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蓝细菌门和放线菌门 (>1%);在属水平,海带主要优势属为乳球菌属 (>40%)和芽孢杆菌属 (>10%),其次为 Solibacillus、假单胞菌属和节杆菌属 (>3%),海水首要优势属为弧菌属 (21.58%)和乳球菌属 (28.29%),其次为科尔韦尔氏菌属、弓形杆菌属和亚硫酸杆菌属 (>2%)。研究表明,两个海区海带细菌群落组成相似,海带和海水细菌群落组成则明显不同。
  • 栾学斌, 王荻, 刘红柏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1): 13-19.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7.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复方中草药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建立恩诺沙星肝损伤模型,在水温 (15.5±1)℃下对3组自组中草药复方的保肝作用进行了筛选比较研究,试验设5组,对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1+龄施氏鲟以每天2%体质量投喂基础饲料,对3组复方中草药组施氏鲟投喂相应中草药药饵,试验进行至第11天时,复方中草药组及模型对照组分别口灌160 mg/kg(体质量)恩诺沙星,连续10 d,空白对照组以等量双蒸水代替,口灌期间各组仍按原方式继续投喂 (基础饲料或药饵),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血清中与肝损伤相关的活性物质含量及酶活性,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供试鲟血清中T-AOC能力显著下降 (P<0.05),T-SOD活力极显著下降 (P<0.01),ALT、AST活力和MDA含量极显著上升 (P<0.01),肝组织切片显示,器质性病变明显,肝损伤建模成功;3组复方中草药均可升高供试鲟血清中T-SOD活力、T-AOC能力,降低MDA含量和AST、ALT活力;供试鲟血清生化指标同其肝组织病理变化趋势相吻合。研究表明,3组复方中草药均能有效减轻恩诺沙星致施氏鲟肝细胞损伤,并对肝细胞恢复起到积极作用,尤其复方三中草药效果明显。
  • 王常安, 李晋南, 王连生, 赵志刚, 罗亮, 都雪, 尹家胜, 徐奇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1): 20-25.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7.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掌握哲罗鱼Hucho taimen仔稚鱼嗅囊的发育过程及其与摄食强度的关系,对哲罗鱼仔稚鱼嗅囊发育进行了组织形态学观察,研究了嗅囊发育与摄食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初孵哲罗鱼仔鱼嗅囊上皮未分化,消化道未有食物充塞度;25~26日龄仔鱼仅有少数个体 (11.1%)消化道有一定的食物充塞度 (1级);27日龄仔鱼多数个体 (占66.7%)开始少量摄食,此时嗅囊上皮仍未分化;29日龄仔鱼均摄食,消化道食物充塞度达到2级和3级的个体分别占44.4%和33.3%;30日龄仔鱼嗅囊上皮从嗅囊基部开始分化;42日龄稚鱼上皮分化更加明显,细胞分化加剧,此时嗅囊上皮分化;45日龄稚鱼均强烈摄食,消化道食物充塞度等级均达到5级,此时嗅囊上皮分化完成;55日龄稚鱼嗅囊形成第一个初级嗅板;85日龄稚鱼嗅囊分化完成,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嗅上皮细胞可分为6类,即基细胞、支持细胞、纤毛非感觉细胞、纤毛感觉细胞、柱状细胞和黏液细胞。本研究结果可为哲罗鱼资源的保护和苗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 王伟伟, 王娜, 张壮志, 曹增梅, 曲艳艳, 王青岩, 李晓捷, 曲善村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1): 26-32.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7.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褐藻酸降解菌对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夏季育苗的影响及其与病害间的关系,全程跟踪监测育苗池水与苗帘上的可培养好氧异养细菌 (heterotrophic aerobic bacteria,H)和褐藻酸降解菌 (alginic acid decomposing bacteria,A)的数量变化,并对褐藻酸降解菌菌群组成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孢子采苗使苗帘上好氧异养细菌量和褐藻酸降解菌量比附苗前明显增加,其中褐藻酸降解菌菌群的高活性+中活性菌的A/H值是附苗前的2.05倍;育苗池水与苗帘好氧异养细菌量在育苗期间相对稳定,分别为103~104cfu/mL和106~107cfu/g;苗帘A/H值在育苗前期呈下降趋势,在第21~28天出现峰值 (36.98% ~38.82%),高活性菌的比例增加1倍以上,这些变化与幼苗发生变形烂病较重的时间段一致;而育苗池水A/H峰值滞后,出现在第28天 (53.33%),育苗池水与苗帘在育苗中后期 A/H值均较高 (分别为27.63%~43.67%和31.38%~40.56%),褐藻酸降解菌菌群组成在育苗前期以低活性菌为主,中后期高、中活性菌增长为优势菌,这可能是后期出现幼苗柄部病烂或脱苗的重要影响因素;16S rDNA测序比对结果表明,部分高活性褐藻酸降解菌与交替单胞菌属和假交替单胞菌属同源性高,但其降解能力与感染性存在菌株间差异。研究表明,褐藻酸降解菌数量、群落组成变化应是育苗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生物监测指标。
  • 马淑芳, 王庆奎, 戴伟, 孙学亮, 陈成勋, 邢克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1): 33-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ASP)对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 Toll样受体22(Toll-like receptor 22,TLR2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当归多糖体外孵育点带石斑鱼头肾白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了不同时间点 (3、6、12、24、48 h)TLR2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TLR22及与其接头的Toll样接头蛋白1(TIR-domaincontaining adaptor inducing interferon-β,TRIF)的表达量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分别于24、12 h达到峰值;TRIF下游的干扰素调节因子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在24 h表达量达到最大值,此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与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表达量也开始到达峰值;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表达量在48 h达到最高。研究表明:当归多糖可激活TLR22及其下游相关基因,并在免疫调节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孙诗萌, 王晔, 杨凤, 霍忠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1): 38-43.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7.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不同泥沙比例的底质对不同规格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潜沙的影响,在水温13~15℃的室内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4种规格 (壳长为13、17、23、25 mm)的蛤仔幼贝在5种泥沙比例的底质 (泥沙比为全沙、3∶7、1∶1、7∶3、全泥)中的潜沙情况。结果表明:4种规格蛤仔在5种底质中的48 h潜沙率以全沙组最高,其他含泥组均比全沙组明显降低 (P<0.05),且含泥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底质相同时,规格越小蛤仔的潜沙速度越快,平均48 h潜沙率越高;方差分析表明,蛤仔规格、底质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蛤仔的潜沙率有显著影响 (P<0.05);底质中总有机碳含量与48 h潜沙率呈极显著直线负相关 (P<0.01),说明底质的粒径和化学成分共同影响蛤仔的潜沙速度。研究表明,滩涂养殖时选择10~15 mm蛤仔苗种,投放在沙比例较大的海区将利于蛤仔快速潜沙。
  • 高欣, 景泓杰, 赵文, 孟凡明, 郭长江, 刘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1): 44-50.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7.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在中国北方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海水高位养殖池塘中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水质特征,采用高位池养殖的常规方法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高位池的平均水温为23.45℃、pH为8.16、盐度为23.1,叶绿素含量在养殖过程中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以硅藻、裸藻和绿藻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39.58%、20.83%和18.75%,甲藻、蓝藻和隐藻只占少数;浮游植物密度平均为111×106cells/L,生物量平均为22.39 mg/L,密度和生物量均以绿藻和硅藻占优势,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0.46,均匀度指数 (J)平均为0.13;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主,浮游动物密度平均为27.04 ind./L,生物量平均为0.629 mg/L,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 (H)平均为0.68,均匀度指数 (J)平均为0.52;典范对应分析 (CCA)显示,影响浮游植物优势种的主要驱动因子为盐度、PO3-4-P、总氮、总磷、NO-2-N、NO-3-N,影响浮游动物优势种的主要驱动因子为盐度、PO3-4-P、pH、总氮、NO-2-N和NH+4-N。研究表明,凡纳滨对虾高位养殖池中后期水质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浮游生物群落不稳定。
  • 王连生, 吴俊光, 徐奇友, 王常安, 李晋南, 赵志刚, 罗亮, 都雪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1): 51-55.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7.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精氨酸 (arginine,Arg)对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cipenser baeri♂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形态结构的影响,以0.3%为梯度,配制精氨酸水平为1.74%~3.54%(干物质)的7种等氮、等能饲料,实际精氨酸水平分别为1.76%、2.05%、2.36%、2.64%、2.93%、3.24%和3.53%。选取初始体质量为 (3.63±0.08)g的健康杂交鲟幼鱼630尾,随机分成7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缸30尾鱼,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与1.76%精氨酸对照组相比,2.64%和2.93%精氨酸组杂交鲟前肠蛋白酶活力显著提高 (P<0.05),2.36%、2.64%、2.93%和3.24%精氨酸组前肠淀粉酶活力显著提高 (P<0.05),2.36%、2.64%和2.93%精氨酸组中肠蛋白酶活力显著提高 (P<0.05),各肠段中脂肪酶活力随饲料中精氨酸水平的增加均表现出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 (P>0.05);与1.76%精氨酸组相比, 2.36%、2.64%和2.93%精氨酸组前肠皱襞高度和肌层厚度显著增加 (P<0.05),2.93%精氨酸组前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 (P<0.05),2.64%、2.93%和3.24%精氨酸组中肠皱襞高度显著增加 (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精氨酸,对提高杂交鲟幼鱼肠道内消化酶活性和促进肠道形态结构发育均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营养物质在杂交鲟幼鱼肠道内的消化和吸收,并促进其生长。
  • 刘淼, 徐黎明, 赵景壮, 曹永生, 刘红柏, 尹家胜, 卢彤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1): 56-61.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7.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 (IPNV)感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的病理特性,取云南省某养殖场大规模死亡的虹鳟稚鱼进行了病原的分离与鉴定,试验中利用鲑鳟鱼常见病毒敏感细胞大鳞大麻哈鱼胚胎细胞 (Chinook salmon embryo cells,CHSE-214)、鲤上皮瘤细胞 (Epitheliaoma papulosum cyprinid,EPC)和虹鳟性腺细胞 (Rainbow trout gonad cell line,RTG-2)对虹鳟稚鱼无菌组织悬液进行病毒培养,并对产生细胞病变的上清进行病毒RNA提取及鲑鳟鱼常见病毒的RT-PCR检测,利用敏感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株的噬斑培养及滴度测定,并对病毒形态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细胞培养显示,该组织悬液能使CHSE-214和RTG-2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RT-PCR结果显示,检测样本呈IPNV阳性,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呈阴性;该IPNV分离株(命名为ChRtm213)在CHSE-214、RTG-2和EPC细胞上的病毒滴度分别为105.2、103.2、102.3TCID50/mL,在CHSE-214细胞上培养4 d即可形成肉眼可见的病毒噬斑;在透射电镜下清晰可见大量病毒粒子呈晶格状排列于细胞质内;ChRtm213分离株与西班牙毒株2310 (AY489225)VP2相似度较高,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6.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ChRtm213分离株与参考毒株加拿大Jasper(ATCC:VR-1325)聚为一簇,属于Gengroup 5基因型。研究表明,ChRtm213分离株异于已报道的IPNV分离株,具有不同的血清型及病毒毒力,可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的检测及防控提供参考。
  • 高杉, 周遵春, 董颖, 曹琛, 王摆, 姜北, 张乾, 匡少华, 郝咏芳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1): 62-67.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7.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盐度、pH对大竹蛏Solen grandis稚贝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在不同盐度 (15、20、30、35) 和pH(7.0、7.5、8.5、9.0)突变下,分别在0、4、12、24、48、72、96 h测定了壳长为 (1.33±0.10) cm大竹蛏稚贝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氢酶 (CAT)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20组12、24 h及盐度30组24 h,大竹蛏稚贝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盐度25)(P<0.05),盐度20组4、12 h和盐度30组12、24 h时,大竹蛏稚贝CA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48~96 h时,盐度20、盐度30组的两种抗氧化酶活力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盐度15、35组48~96 h时,大竹蛏稚贝的SOD和CA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pH 7.5、pH 8.5组12~96 h时,大竹蛏稚贝的SOD和CA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pH 8.0)(P<0.05)(除pH 8.5组48 h外);pH 7.0、pH 9.0组12~96 h时,其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pH 7.0和pH 9.0组72 h和96 h时,CAT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表明:盐度和pH突变对大竹蛏稚贝SOD和CAT活力均有影响,大竹蛏稚贝对盐度20和盐度30突变有一定适应性;盐度15、盐度35和pH 7.5、pH 8.5突变后,大竹蛏稚贝长时间处于氧化应激状态;pH 7.0和pH 9.0突变可能会造成大竹蛏稚贝细胞氧化损伤;生产实践中,大竹蛏稚贝培育的盐度和pH范围分别控制在20~30和7.5~8.5较为合适。
  • 张丛尧, 任盟, 左然涛, 孙丕海, 杨志平, 乔雁冰, 马悦欣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1): 68-72.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7.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益生菌对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消化酶和免疫反应的影响,选择体质量为 (10.77±0.07)g的健康幼参,随机分配到6个盛有20 L沙滤海水的聚乙烯养殖箱中,每箱放30头幼参,试验设对照组和益生菌组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硝化菌),每组设3个平行,对照组每天投喂1次基础饵料 (约为幼参体质量的4%)并添加蔗糖 (基础饵料的70%),益生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3 d向水体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硝化菌制剂各1.8 g,养殖试验共进行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养殖30、60 d时,益生菌组幼参的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 (P<0.05);益生菌组幼参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均显著增强 (P<0.05),但胰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益生菌组幼参的体腔细胞吞噬活力、体腔液和体腔细胞裂解液溶菌酶活力均显著增强 (P<0.05)。研究表明,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添加益生菌可促进幼参生长,提高消化酶活力和增强免疫反应。
  • 姜龙, 宋悦凡, 罗宣, 武龙, 丛海花, 汪秋宽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1): 73-78.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7.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树皮藻Ecklonia maxima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单糖组成及其化学结构,以产自南非的树皮藻为原料测定其基本成分,采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层析柱对树皮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品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单糖组成和化学结构。结果表明:树皮藻干基中基本营养成分分别为灰分18.59%、蛋白质9.16%、脂肪0.74%;对树皮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品进行纯化得到4个组分,分别命名为SPF1、SPF2、SPF3、SPF4,收集冻干各组分,检测各组分得率分别为18.19%、24.02%、5.61%、4.23%,硫酸根含量分别为12.07%、5.44%、15.58%、19.30%; 4个组分主要由岩藻糖、半乳糖、鼠李糖、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还含有少量的葡萄糖和木糖,其中SPF3、SPF4主要由岩藻糖和半乳糖组成,岩藻糖含量分别为70.92%和86.20%,4个组分的红外光谱显示出典型的多糖吸收峰,SPF1、SPF2在13C核磁共振谱177×10-6附近均出现糖醛酸C6信号峰,SPF3、SPF4 在18×10-6附近均出现信号峰,为α-L-吡喃岩藻糖C6信号峰。
  • 杨雨燕, 应一平, 赵宪勇, 王新良, 张俊, 陈作志, 汤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1): 79-85.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7.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尾明角灯鱼Ceratoscopelus warmingii是南海北部陆坡水域中层鱼类的重要种类之一,本试验中根据2015年6月南海北部陆坡水域综合调查中的中层拖网数据,对尾明角灯鱼生物学特征及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南海北部陆坡水域尾明角灯鱼的体长范围为30~64 mm,体长由3个股群组成,其体长平均值分别为 (37.52±2.39)、 (44.62±2.84)、 (49.80±3.17)mm,其体长与体质量关系式为W= 8.418×10-6L3.0985;性腺成熟度以Ⅱ期、Ⅲ期居多,50%性腺发育为Ⅱ期及以上的尾明角灯鱼体长为42.54 mm,雌、雄比为1∶0.7,较大个体中雌性居多;夜间其平均摄食等级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20:00、22:00、4:00时尾明角灯鱼的平均摄食等级分别为0.82、1.58、2.53;本次调查白天在600 m以浅水层多未捕获尾明角灯鱼,傍晚开始捕获少量样品,夜间在上层捕获的量较大,该现象反映了南海北部陆坡水域尾明角灯鱼昼夜垂直移动的习性,同时佐证了该鱼白天多分布于700 m以深水域的相关研究结果。本研究结果可为南海北部陆坡水域尾明角灯鱼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参数及资料。
  • 杨清源, 王少琴, 朱国平, 宋旗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1): 86-92.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7.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拉氏南美南极鱼Patagonotothen ramsayi为南极鱼科中数量最多、生态地位非常重要的次南极鱼种,为了解拉氏南美南极鱼的营养动力学与生态功能,利用脂肪酸生物标记法探究了该鱼种的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结果表明:从西南大西洋拉氏南美南极鱼肌肉中共检测出16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脂肪酸包括C16∶0、C18∶1n9、C20∶5n3(EPA)和C22∶6n3(DHA),DHA平均含量显著高于EPA(P<0.05);多种特征脂肪酸含量与体长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7种脂肪酸含量与体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P<0.05),而指示摄食对象营养级高低的DHA/EPA值与体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P<0.05)。研究表明,拉氏南美南极鱼主要摄食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其肉食性特性随体长的增大而增强。
  • 符小明, 唐建业, 吴卫强, 张硕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1): 93-98.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7.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价海州湾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的效果,在分析2014年春、夏、秋3个季节本底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以 “资源—环境”作为准则层,共筛选16项具体的评价因子建立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德尔菲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通过效用函数估算海州湾生态修复治理目标的实现程度。结果表明:通过投放人工鱼礁,海州湾生态修复率达到30.14%,其中,生物资源平均修复率为17.96%,海洋环境平均修复率为33.15%,生态修复治理目标综合值为0.400 2,综合修复等级为中等。研究表明,海州湾生态修复工程对水质环境的改善效果较为明显,但对生物资源的恢复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崔雪森, 伍玉梅, 唐峰华, 吴祖立, 戴阳, 樊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1): 99-104.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7.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西北太平洋海域黑潮流量对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渔场的影响,本研究中结合1994—2010年西北太平洋海域黑潮流量和柔鱼渔场重心数据,采用阿尔蒙法建立了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通过分析黑潮流量异常与渔场重心偏移的互相关系数和模型的AIC值,确定了模型的最佳滞后期数,并添加了一阶滞后残差项以消除残差序列的自相关。结果表明:在经度方向上,黑潮流量异常在一年内对柔鱼渔场重心偏移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在纬度方向上,模型中黑潮流量异常变量的第12~15期系数均显著,分别为0.003 72(P<0.05)、0.004 93(P<0.01)、0.006 29(P<0.01)和0.007 81(P<0.05),说明黑潮流量异常会在6个月后的两个月内对渔场纬度重心产生正向的影响,模型调整后的相关系数为0.549。本研究中考虑了渔场对黑潮流量响应的时滞性,研究结果对延长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预报的有效期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邢旭峰, 王刚, 李明智, 陈勇, 田涛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1): 105-110.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7.0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实时掌握海洋牧场环境参数的动态变化和养殖生物的活动状态,采用海洋环境因子及水下影像采集和传输技术,以自制浮标平台为载体,在有效解决多路传感器数据并行采集及远程传输、水下摄像头承载装置的防水密封、水下影像数据远程传输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海水养殖环境信息综合监测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同时调用多个串口进行数据采集,能保证在一个时间节点上多参数水质数据的及时采集和准确性;采用丁腈橡胶材料构成的压紧螺母式电缆密封装置能有效防止海水的渗漏和腐蚀;解码板的分辨率设置为QCIF或者CIF模式,最大码率设置为120 kbps,帧率设置为8~15时,图像的流畅和清晰度较为适中。研究表明,该系统可用于海洋牧场水环境因子监测和水下养殖生物实时监测。
  • 闫浩, 梁利群, 常玉梅, 孙博, 苏宝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1): 111-118.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7.0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较为复杂,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更新,对鱼类性别决定及分化相关基因的鉴定和研究有了新的进展,环境因子如温度、光照、pH、低氧、水压等均能影响大多数鱼类的性别决定和分化过程。本研究中,阐述了鱼类遗传型性别决定(GSD)和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TSD)方式,并对TSD与遗传型性别加温度影响(GSD+TE)性别决定机制下,性别决定相关基因在雌雄异型中的表达及结合温度诱导性逆转进行概述,分析了温度对鱼类性别比例的影响,并提出今后应加强对性别决定基因的鉴定、解析和基因功能研究,为科学制定鱼类繁殖计划提供指导。
  • 蔡富才, 李艳楠, 赵欢, 杨大佐, 陈雪, 周一兵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1): 119-126. https://doi.org/10.16535/j.cnki.dlhyxb.2017.0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环芳烃可富集在水生生物体内,进而通过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危害人类,多毛类动物是已知能够蓄积大量多环芳烃的物种,有关多毛类动物解毒代谢酶与抗氧化酶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作为多环芳烃监测指标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有关多毛类动物如何代谢蓄积在体内多环芳烃的基础理论研究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本研究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多毛类动物对多环芳烃的毒性响应及代谢研究,多毛类动物对多环芳烃的代谢类似于脊椎动物,分为两个阶段,参与第一阶段代谢的酶主要是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和磺基转移酶被认为是第二阶段代谢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酶类,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加强多毛类动物对复合多环芳烃以及低剂量多环芳烃长期暴露的毒性响应研究,同时增强对不同多环芳烃的代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