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     编:宋林生
  • 副 主 编:张国琛  李智军
  •               刘   鹰  郝拉娣
  • 主办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地      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
  •                区黑石礁街52号
  • 邮     编:116023
  • 电     话:0411-84762672
  • 电     邮:xuebao@dlou.edu.cn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鰤鱼诺卡氏菌方法的建立
杨惠源, 陈国权, 温依铭, 夏洪丽, 夏立群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3, 38 (1): 104-111.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2-080
摘要4241)   HTML13)    PDF(pc) (7135KB)(2059)    收藏
为建立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的快速检测鰤鱼诺卡氏菌( Nocardia   seriolae )的方法,针对鰤鱼诺卡氏菌的特异性基因组片段,设计重组酶介导扩增引物,通过检测7株鰤鱼诺卡氏菌近缘菌和9种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原菌,筛选出特异性RAA检测引物,并通过将含有目的片段的重组质粒进行梯度稀释以分析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最后采用RAA方法检测患病鱼、健康鱼及11种不同来源的鰤鱼诺卡氏菌菌株,以评价该检测方法的应用性和覆盖度。结果表明:本研究中设计的引物仅针对鰤鱼诺卡氏菌可以扩增出目的条带,检测灵敏度为100 pg/μL,人工感染鰤鱼诺卡氏菌的杂交鳢( Channa   maculate ♀× C.argus ♂)肝脏、体肾和脾脏等组织基因组DNA能够扩增出阳性条带,不同来源的鰤鱼诺卡氏菌菌株可以扩增出阳性条带。研究表明,本研究中所建立的鰤鱼诺卡氏菌重组酶介导等温检测方法具有准确、简便的特点,可对鰤鱼诺卡氏菌进行快速检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AutoCAD和船体制图的非连续线及轨道线的研究
马莉莎, 董利锋, 郜颖, 姜忠爱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9, 24 (1): 71-75.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9.01.014
摘要4210)      PDF(pc) (921KB)(3945)    收藏
针对AutoCAD软件标准线型库中非连续线在船体制图中的局限性,给出了虚线、点划线和双点划线等非连续线在船体制图中的自定义方法,并提出了船体制图中轨道线的多线(五线)定义法。该方法对使用AutoCAD软件进行船体制图具有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渔业捕捞策略方法的理论、应用和未来挑战
朱江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4, 39 (1): 1-8.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4-037
摘要539)   HTML1)    PDF(pc) (551KB)(304)    收藏
传统的渔业资源管理决策方法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通过收集数据和评估种群资源状况,提出科学管理建议,并通过管理制度实施管理措施。传统方法在资源评估中常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管理建议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自20世纪80—9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捕捞策略(管理程序)方法在渔业管理中的应用不断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套较为成熟、完整的渔业资源量化管理方法体系,并在海洋哺乳动物保护、经济鱼类资源开发与养护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对而言,捕捞策略方法在中国的应用和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传统渔业资源管理决策的基本过程,以及捕捞策略方法的特点、优势和面临挑战,提出了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实施的前提下,运用捕捞策略有利于促进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和长期可持续利用。针对考虑运用管理策略评价建立捕捞策略的渔业,提出未来应加强渔业与种群生物学基础数据收集、加强种群模拟技术研究与能力建设,以及加快适用于严重衰退渔业资源捕捞策略新方法的开发与应用等建议,以期为中国应用捕捞策略方法进行渔业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不同填料生物膜对海水养殖尾水的脱氮效能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陈小红, 许贻斌, 林永青, 仇登高, 姜双城, 郑惠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4, 39 (1): 9-19.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3-153
摘要555)   HTML0)    PDF(pc) (9517KB)(283)    收藏
为探究不同填料生物膜对海水养殖尾水氮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分别以无填料(C)、牡蛎壳(M)、珊瑚石(S)、弹性填料(T)和悬浮球填料(F)构建5组生物滤池,比较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成膜情况及对不同氮污染物的24 h去除能力,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挂膜期间(20、40、60 d)填料生物膜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需要46~50 d,珊瑚石所需时间最短(46 d);扫描电镜显示,弹性填料和悬浮球填料附着生物量最多,以杆状细菌为主;对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24 h去除率最高的填料分别是悬浮球填料(68.66%±6.27%)、珊瑚石(99.99%±0.00%)和悬浮球填料(6.73%±3.41%);高通量测序显示,随着挂膜时间延长,弹性填料生物膜上的细菌丰度显著增加,牡蛎壳和珊瑚石生物膜上的细菌多样性显著下降( P <0.05);在门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不同填料生物膜的主要优势菌群,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硝化刺菌门(Nitrospinae)的相对丰度随挂膜时间延长不断升高;在属分类水平上,亚硝酸菌属( Nitrosomonas )、硝化螺菌属( Nitrospira )、硝化刺菌属( Nitrospina )和未分类_亚硝化单胞菌科(unclassified_Nitrosomonadaceae)是填料生物膜上具有硝化作用的优势菌属,这4种硝化菌属在挂膜60 d时的相对丰度总和从高到低依次为悬浮球填料(42.53%)>牡蛎壳(30.50%)、弹性填料(29.30%)>珊瑚石(11.74%),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青枯菌属( Ralstonia )、噬几丁质菌属( Chitinophaga )和草螺菌属( Herbaspirillum )等反硝化菌属在珊瑚石填料生物膜上的相对丰度高于其他填料。研究表明,珊瑚石、悬浮球填料能够实现脱氮菌属的高效富集,对海水养殖尾水具有良好的脱氮能力,是较为理想的生物填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水产动物弧菌病及其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邓益琴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3, 38 (4): 553-56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3-156
摘要1527)   HTML276)    PDF(pc) (1213KB)(847)    收藏
弧菌病是水产养殖动物主要细菌病之一,对鱼、虾、蟹和贝类等均会造成危害,研究病害防治技术对推动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弧菌病防治手段主要有以抗生素为代表的药物防治、以疫苗为代表的免疫防治及以益生菌为代表的生物防治。其中,生物防治是利用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或其衍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的方法,其可在养殖全过程进行疾病的广谱预防和控制,且对环境和食品安全影响小,是具有巨大潜力的防治技术。目前,水产养殖中弧菌病的生物防治手段主要有益生菌及其相关产品、药用植物和噬菌体。本文在总结水产动物弧菌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从防治技术的种类、机制和应用等方面综述了水产养殖动物弧菌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并提出在深入探究生物防治作用机制、作用模式的同时,确保环境友好并高质高效推动其商业化发展等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水产养殖动物弧菌病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鱼鳔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
李玉玲, 范志强, 刘雯恩, 王梅文, 周艳芳, 彭新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0, 35 (1): 31-38.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9-037
摘要6038)   HTML176)    PDF(pc) (555KB)(3756)    收藏
鱼鳔是鱼类加工产生的重要副产物,来源丰富,利用酸法、酶法、热水法、盐法、碱法和发酵法从鱼鳔中提取出的胶原蛋白具有免疫原性低、组织相容性高、细胞活化能力强、可降解性好等多种优良生物学性状,在骨科治疗、细胞培养、伤口愈合、药物制作、生物发电等医学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通过综述不同来源鱼鳔胶原蛋白的多种常用制备工艺和结构特征,阐述了其生物医学应用,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应用发展,以期利用副产品鱼鳔填补医用领域的空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舟山岛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其生物多样性
陆延, 牛威震, 程爱勇, 俞存根, 江新琴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6): 1022-1031.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2-006
摘要4789)   HTML225)    PDF(pc) (3350KB)(2068)    收藏
为研究舟山岛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特征,根据2020—2021年春、夏、秋、冬四季在舟山岛北部海域开展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获得的鱼类资料,研究了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生态类群和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并结合LUSTER等级聚类方法分析了不同季节各站位鱼类群落结构的相似性。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春、夏、秋、冬四季共捕获并鉴定出鱼类50种,隶属于12目26科45属,各季节的鱼类种类数依次为夏季>冬季>秋季>春季;该海域鱼类由暖水性种(占56.0%)和暖温性种(占44.0%)组成,且以洄游性种类的季节性分布为主;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以夏季最多(6种),春季次之(2种),秋季和冬季各为1种,龙头鱼 Harpodon   nehereus 是该海域最重要的优势种;生物多样性分析显示,多样性指数( H ′)以夏季最高,均匀度指数( J )以春季最高,丰富度指数( D )以冬季最高;群落相似性程度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四个季节鱼类群落主要以龙头鱼和银鲳 Pampus   argenteus 等为代表,但不同群落的代表性鱼类各不相同。研究表明,近10年来舟山岛北部海域鱼类群落在夏季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总体生物多样性水平略高于附近海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基于改进YOLOv5深度学习的海上船舶识别算法
张晓鹏, 许志远, 曲胜, 邱文轩, 翟泽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5): 866-872.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2-104
摘要5886)   HTML198)    PDF(pc) (7354KB)(3461)    收藏
为提高多目标和雾天环境下的海上船舶识别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深度学习的海上船舶识别模型(SE-NMS-YOLOv5),该模型结合暗通道去雾算法(Dark channel),并融合了SE(squeeze-and-excitation)注意力机制模块和改进非极大值抑制模型,对船舶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在船舶识别任务上,SE-NMS-YOLOv5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和 F 1值分别为90.6%、89.9%、90.5%,检测效果比YOLOv5模型分别提升了6.3%、4.8%、5.8%,比YOLOv4模型分别提升了19.1%、19.0%、19.3%;在雾天船舶识别任务上,SE-NMS-YOLOv5-Dark channel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和 F 1值分别为88.1%、87.2%、87.6%,比SE-NMS-YOLOv5模型的检测结果分别提升了13.8%、13.3%、13.5%。研究表明,SE-NMS-YOLOv5海上船舶识别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多目标和雾天条件下,海上船舶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升了船舶检测和识别的整体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CgLOX4基因在长牡蛎幼虫发育中的表达特征
胡悦, 冷金源, 孙洁洁, 王玲玲, 宋林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4, 39 (1): 38-47.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3-120
摘要540)   HTML0)    PDF(pc) (13117KB)(288)    收藏
为研究长牡蛎( Crassostrea   gigas LOX 4基因( CgLOX 4)在幼虫发育中的表达特征,采用PCR技术扩增 CgLOX 4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和整体免疫荧光技术检测 Cg LOX4在幼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 CgLOX 4的cDNA全长为1 862 bp,开放阅读框为834 bp,可编码277个氨基酸,等电点为8.36,预测其氨基酸序列只含有一个保守的HOX结构域; CgLOX 4在长牡蛎成体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闭壳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胰腺、鳃、血淋巴、性腺和唇瓣组织( P <0.05); CgLOX 4在所检测的早期胚胎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受精卵和4细胞期的表达量相对较高; Cg LOX4阳性信号主要分布在担轮幼虫壳形成区、D型幼虫内脏团和壳顶幼虫消化腺中。研究表明, Cg LOX4是长牡蛎早期发育过程中较早激活的转录因子之一,可能在调控幼虫壳形成和消化器官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柱状黄杆菌部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黄锦炉, 汪开毓, 姜婷婷, 黄小丽, 耿毅, 陈德芳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0, 25 (6): 506-510.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10.06.006
摘要4857)      PDF(pc) (2125KB)(3959)    收藏
采用革兰氏染色法、比色法和平板扩散法对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肉汤培养柱状黄杆菌24 h时,其形态多样,如半圆形、U型、V型或S型等;培养48 h时,柱状黄杆菌中开始出现颗粒状老龄培养物;培养72 h时,有部分菌体发生的"分节"现象,而老龄培养物也增多。用肉汤培养时,该菌的最佳生长条件分别是NaCl浓度为2.0 g/L,pH为7.4,温度为25~28℃。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该菌的胞外产物具有蛋白酶、脂酶和卵磷脂酶活性,然而却检测不到淀粉酶、明胶酶和脲酶活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人工鱼礁建礁材料研究应用进展
张年华, 田涛, 沈璐, 杨军, 吴忠鑫, 刘敏, 高东奎, 尹增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2): 352-.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201
摘要5267)   HTML82)    PDF(pc) (4879KB)(3695)    收藏
人工鱼礁是用于修复和优化海域生态环境、建设海洋水生生物生息场的人工设施,也是海洋牧场建设中的基础生态工程。在人工鱼礁建设过程中,建礁材料的选择及使用直接关系到人工鱼礁的建设效果。本文从建礁材料的6个主要类别及材料使用所考虑的耐久性、环境适应性、生物亲和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人工鱼礁建礁材料的发展现状,整理分析了各种建礁材料的特性及应用效果,并结合目前材料发展方向,在生态环保型材料、资源循环利用型新材料、双碳目标下的碳封存功能材料及基于智能材料的新型人工鱼礁材料等的研发与应用等方面提出未来发展建议,以期为人工鱼礁建礁材料的选择及新型材料的研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青海湖裸鲤仔稚鱼耳石结构特征与早期生长相关性分析
汪洋, 方弟安, 匡箴, 谈龙飞, 梁翼东, 罗慧, 祁洪芳, 徐东坡?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4, 39 (1): 20-28.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3-102
摘要516)   HTML0)    PDF(pc) (4727KB)(264)    收藏
为了解青海湖裸鲤( Gymnocypris   przewalskii )仔稚鱼耳石结构特征与其早期生长的相关性,通过采集典型洄游产卵河道的青海湖裸鲤野生仔稚鱼和同期人工培育的仔稚鱼,观察仔稚鱼耳石微结构特征,确认第一轮纹出现时间和耳石轮纹沉积规律,并拟合耳石轮纹数、轮纹间距与日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仔稚鱼耳石生长呈日周期性,日龄以轮纹数( N )+1进行推算;根据日龄和采样日期推算,2020年从青海湖支流沙柳河采集的野生仔稚鱼孵化期为6月5日—8月14日,主要集中于7月中旬和8月初,从泉吉河采集的野生仔稚鱼孵化期为6月27日—8月3日,孵化高峰期在7月中旬,与早期野外资源现场调查发现鱼卵的孵化期时间基本吻合;野生与人工培育仔稚鱼全长( L T )与日龄( t )均呈极显著线性相关( P <0.001),耳石长度与仔稚鱼全长呈显著线性相关( P <0.05),其中,15 ℃条件下人工培育的仔稚鱼相关系数最高,此条件下的人工培育仔稚鱼全长拟合方程为 L T =0.167 2 t +10.377( R 2 =0.689 0, P <0.001)。研究表明,青海湖裸鲤仔稚鱼耳石生长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且耳石的沉积变化与仔稚鱼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牡蛎营养特性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章超桦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5): 719-731.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2-243
摘要5758)   HTML134)    PDF(pc) (3351KB)(3078)    收藏
牡蛎是一种兼具高营养、功能保健及药用价值的海洋贝类,在营养食品及功能食品生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牡蛎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牛磺酸、糖原及锌元素,而且牡蛎肽、多糖亦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抗炎、抗高血压、抗疲劳、抗凝血、抗肿瘤和抗肝损伤等功能活性,但目前牡蛎在营养及功能食品方面的应用非常有限。本文综述了牡蛎的营养组成及其活性肽、活性多糖、锌等功能成分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牡蛎营养和功能活性开发应用现状,提出了分离纯化制备手段、功能活性改良、活性因子深度挖掘、稳态化技术、互作增效机制等研发方面的策略性展望,以期为牡蛎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基于二值化的数学形态学生物图像边缘检测算法
汪毅, 郭显久, 于晓静, 尹祥贵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8, 23 (6): 493-496.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8.06.017
摘要4456)      PDF(pc) (948KB)(3877)    收藏
针对边缘检测算子对噪声敏感且检测边界相对模糊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动态二值化的数学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动态二值化方法确定将灰度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的阈值,然后利用数学形态学的腐蚀和去空洞相结合的方法去除二值化图像的噪声,最后用细化方法检测单像素图像边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降低噪声及图像模糊对边缘检测的影响,实现边缘的准确定位,并保留足够的图像细节,具有更强的去除噪声能力,为显微生物单体图像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边缘细化检测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制冷剂的替代及相关问题分析
李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4, 19 (1): 53-57.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4.01.012
摘要3940)      PDF(pc) (148KB)(3727)    收藏
结合当今世界环保趋势对制冷剂使用的要求,阐述了关于某些制冷剂的最后禁用期限、替代、过渡和禁用制冷剂的回收利用,并提出了对中国有关制冷剂替代工作的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养殖鱼类粪便污染的危害、机理及治理方法研究进展
张晨, 张瑜, 曹宇, 陈丽红, 刘记, 余若祯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 (5): 631-63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7.05.020
摘要4819)      PDF(pc) (430KB)(3806)    收藏
随着集约化水产养殖迅猛发展,养殖活动对天然水体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养殖过程中,未经过妥善处理的鱼类排出的粪便成为破坏养殖水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本研究中阐述了鱼类粪便对养殖水体和养殖动物的危害,介绍了养殖条件下影响粪便生成量和颗粒大小的因素,归纳总结了国外几种常用的对于鱼类粪便危害的治理方法,同时,描述了中国在治理养殖水体污染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解决鱼类粪便污染的措施提出了新的研究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基于深度学习和典型相关分析的渔情预测方法
袁红春, 刘慧, 张硕, 陈冠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4): 670-678.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326
摘要5589)   HTML7)    PDF(pc) (3655KB)(3536)    收藏
为解决用传统方法进行渔场预测时存在的性能欠佳、特征转换困难、拟合程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典型相关分析的新型渔情预测方法——CNN-DNN-CCA(连接融合)-RBF模型,该方法首先在5°×5°渔业作业区域内将不同海洋环境因子按相对空间位置映射为三维矩阵,然后分别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深度神经网络(DNN)对海表温度(SST)、叶绿素a(Chl-a)浓度、海面高度(SSH)3种环境因子和渔场时空因子两种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模态特征提取,得到两种不同模态的特征向量,并将两种特征向量通过典型相关分析(CCA)进行特征级融合,最后将融合后的特征输入到径向基函数网络(RBF)中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通过试验验证,基于深度学习和典型相关分析的渔场预报模型CNN-DNN-CCA(连接融合)-RBF对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 Thunnus   alalonga 中心渔场的召回率达到了90.3%,相较于随机森林(RF)、CNN和DNN模型提高了6.8%~21.8%。研究表明,CNN-DNN-CCA(连接融合)-RBF新型渔情预测模型通过深度学习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别进行特征自动提取和特征融合,消除了冗余信息,简化了特征转换,提高了运算速度和预测精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海水养殖尾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碳减排思考
王纯, 袁子茜, 原艺杭, 李昕钰, 于本心, 刘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6): 1055-1065.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306
摘要4671)   HTML194)    PDF(pc) (1740KB)(2077)    收藏
中国的海水养殖产业规模居世界首位,产业的迅猛发展在繁荣社会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水污染物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海水养殖尾水具有盐度高、污染物成分复杂和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处理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其中,海水养殖尾水生物处理技术被认为是最具潜力、可有效助力碳减排的环境友好型处理技术。本文综述了贝类净化、微生物净化、生物共生修复和尾水综合处理等原位生物修复技术,以及生态浮岛、生态沟渠、人工湿地和生态净化塘等异位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结合中国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了以废水高效深度处理与资源化、能源化再生利用为核心的海水养殖尾水处理与碳减排策略,即未来应以海水养殖尾水水质分析与水征评价为基础,开发海水养殖尾水的高效一体化处理装备,通过推进绿色海水养殖耦合高效资源能源循环利用以减少养殖过程的碳排放,同时构建完善的海洋碳汇评估标准体系,筛选得到增大海洋碳汇最佳养殖产品种类,将尾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碳增汇与碳减排有机结合的发展提议,以期为推进海水养殖产业发展、助力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酶解鱼溶浆和植物精油对大菱鲆幼鱼生长、肠道消化酶活力及TOR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郝甜甜, 许聪, 王际英, 刘财礼, 沈玉博, 李宝山, 孙永智, 黄炳山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3): 441-449.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216
摘要5866)   HTML141)    PDF(pc) (1217KB)(3409)    收藏
为探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酶解鱼溶浆(stickwater hydrolysate,SWH)和植物精油对大菱鲆 Scophthalmus   maximus 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抗鳗弧菌感染能力和雷帕霉素靶蛋白(TOR)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450尾初始体质量为37.67 g的大菱鲆幼鱼为研究对象,试验设置5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设计正对照组(鱼粉含量50%,D1)、负对照组(鱼粉含量30%,D2),以及在负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加1%酶解鱼溶浆(D3)、0.02%植物精油(D4)和1%酶解鱼溶浆+0.02%植物精油(D5)(饲料成分含量中的%均指质量分数),养殖幼鱼8周。结果表明: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在D3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其他组( P <0.05);D3和D5组饵料系数则显著低于负对照组( P <0.05);溶菌酶活力在D5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负对照组( P <0.05);C3酶活力在D5组达到最低值,显著低于其他组( P <0.05);幼鱼肠道胰蛋白酶活力在D3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负对照组( P <0.05);肝脏 TOR  mRNA相对表达量在D3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 P <0.05),而4 EBP 1和4 EBP 2 mRNA相对表达量则呈相反趋势;经鳗弧菌注射感染48 h后,D4和D5组鱼的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负对照组( P <0.05)。研究表明,在鱼粉含量为30%的条件下,饲料中添加1%的酶解鱼溶浆,可显著促进大菱鲆幼鱼生长、肠道胰蛋白酶活性和 TOR  mRNA相对表达量,添加0.02%植物精油可提高幼鱼血清溶菌酶活性和抗鳗弧菌感染能力,但1%酶解鱼溶浆和0.02%的植物精油二者配伍对促进鱼体增重率的效果要低于单一添加1%酶解鱼溶浆,其相互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玉米芯释碳影响因素及其在低碳氮比污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国显勇, 吴英海, 陈锋, 刘海燕, 臧黎锋, 张翠雅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3, 38 (1): 168-175.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2-093
摘要4024)   HTML16)    PDF(pc) (1902KB)(1918)    收藏
低碳氮比(C/N)污废水中碳源不足,常会导致污水中生物反硝化不充分,继而引发硝酸盐大量积累的问题。农业废弃物玉米芯具有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及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等优势,其经过适当处理可提高释碳量,在水环境污染处理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玉米芯的释碳过程、影响因素和预处理技术,以及在低碳氮比污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并针对目前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精确计算玉米芯在生物反应器中的投放量、玉米芯耦合其他材料联用技术、其他杂质离子对玉米芯释碳的影响机理、环境友好型玉米芯预处理化学药剂的研发、玉米芯在不同盐度海水养殖废水中的应用及玉米芯作为载体形成生物膜的机理等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玉米芯的广泛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菌藻协同对大口黑鲈养殖水环境、生长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曾天宇, 陈 曦, 徐慧敏, 孟顺龙, 金渝钦, 胡庚东, 李丹丹, 裘丽萍, 宋超, 范立民, 徐跑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4, 39 (1): 29-37.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3-219
摘要510)   HTML0)    PDF(pc) (4911KB)(250)    收藏
为探索添加小球藻( Chlorella   vulgaris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和小球藻+枯草芽孢杆菌对大口黑鲈( Micropterus   salmoides )养殖水环境、生长性能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在1 000 L聚乙烯桶中进行试验,共设置空白组(饲喂基础饲料)、小球藻组、枯草芽孢杆菌组和菌藻混合组(水体中同时添加小球藻和枯草芽孢杆菌)4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50尾体质量为(11.71±0.90)g的大口黑鲈,进行6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过程中,与空白组相比,加藻/菌试验组水体中所测理化指标总体上均有所优化,各试验组总氮、总磷和溶解氧含量差异较小,而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相差较大,尤其是菌藻混合组水体中的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在多数时间点均达到了最低水平( P <0.05);试验结束时,各试验组大口黑鲈的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较空白组有所增加,但仅菌藻混合组显著高于空白组( P <0.05);试验过程中,与空白组相比,加藻/菌试验组鱼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和溶菌酶(LZM)活力总体上均显著提高( P <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 P <0.05),尤其是菌藻混合组的抗氧化效果更好。研究表明,在水环境中添加小球藻或枯草芽孢杆菌均可以改善水质环境,促进大口黑鲈生长,提高其抗氧化和免疫能力,藻菌协同效果更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水产品鲜活品质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赵前, 周进, 刘俊荣, 徐昙烨, 田元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4): 70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248
摘要4943)   HTML6)    PDF(pc) (651KB)(3641)    收藏
随着人们对高端水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相应的鲜活品质评价技术和指标也在不断发展,因此,急需建立科学高效的评价方法。本文针对鲜活产品,从指标与方法两方面分别对水产品品质评价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总结。首先,从感官评价和非感官评价方法两方面,系统回顾了鲜度评价的科学起源及传统水产品评价技术体系构建历程,并综述了近年来活品品质评价的研究进展;然后以现代分析技术为重点,对新兴技术及相应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通过色谱、质谱及光谱等现代分析技术,并结合各个组学技术,围绕可追溯性、品种及鲜活品质的评价体系开展分析总结;最后从原料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特有传统消费模式的缺陷及现有国内消费升级需求3个方面,阐述了以鲜活品质为研究突破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相应的品质指标和实时分析技术是研究关键,并展望了具有鲜活品质的终端产品对于渔业产业升级的促进意义及前景,以期为鲜活水产品评价指标与方法的应用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水生动物病原菌Ⅵ型分泌系统(T6SS)及其溶血素共调节蛋白研究进展
伍水龙, 黄瑜, 王蓓, 汤菊芬, 蔡佳, 简纪常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4, 39 (1): 162-171.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3-095
摘要542)   HTML0)    PDF(pc) (4517KB)(242)    收藏
Ⅵ型分泌系统(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T6SS)是多种革兰氏阴性菌编码的蛋白分泌装置,在毒力因子释放、生物被膜形成、铁离子摄取、囊泡运输、环境压力适应性及细菌胞内存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在副溶血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溶藻弧菌( Vibrio   alginolyticus )、哈维氏弧菌( Vibrio   harveyi )、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   hydrophila )和迟钝爱德华氏菌( Edwardsiella   tarda )等水生动物病原菌的致病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有关水生动物病原菌T6SS组分及其功能的报道还比较匮乏。本文对几种水生动物病原菌T6SS的生物学功能与调控机理,以及T6SS关键调控因子溶血素共调节蛋白Hcp的系统进化关系与功能等最新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在水生动物病原菌T6SS的生物学功能、T6SS活性调控与环境因素的关联性、T6SS与致病菌代谢之间的调控关系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水生动物致病机制研究及水产养殖细菌病的防控提供新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中国鱼类疫苗技术研发及应用研究进展
王启要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1): 1-9.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2-041
摘要5034)   HTML19)    PDF(pc) (537KB)(3413)    收藏
随着水产养殖业高密度、规模化、集约化高速发展,病害已成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鱼类接种疫苗既可以防控水产病害发生、减少产业的经济损失,又可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带来的健康危害、生态风险和水产品食品安全等问题,从而支撑水产养殖业健康、绿色发展。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鱼类疫苗开发中包括灭活疫苗、减毒/弱毒活疫苗、亚单位/合成肽疫苗和DNA疫苗在内的主要技术策略及相应的接种、递送方式,着重介绍了已经获得中国新兽药证书的9个鱼类疫苗及其应用,以及中国鱼类疫苗审批管理的情况。针对中国高效鱼类疫苗品种供给不足和开发进程漫长等问题,提出了未来应加强鱼类病原与病害相关的基础研究、利用多组学技术推进高效鱼类疫苗的分子设计及构建鱼类疫苗工程研究技术平台等鱼类疫苗工程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基于CFD数值模拟的单罐真空吸鱼泵研制
田昌凤, 刘兴国, 车轩, 吴凡, 张俊, 陈晓龙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6): 1046-1054.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287
摘要4421)   HTML191)    PDF(pc) (9198KB)(2013)    收藏
为满足池塘养殖对自动化捕捞装备的迫切需求,设计了一种适合池塘使用的小型真空吸鱼泵,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omputer fluid dynamic,CFD)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单罐真空吸鱼泵内部的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重点分析了3种不同流速(1.0、1.5、2.0 m/s)下吸鱼泵内部回流、旋涡和速度跳跃等流动特性的演化及发展规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显示,当进鱼管道抽吸速度为1.0 m/s时,鱼体损伤率相对较低,当进鱼管道抽吸速度为1.5、2.0 m/s时,鱼体损伤率相对较高,但吸鱼速度较快;基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研制了一种小型单罐真空吸鱼泵,同时选用草鱼、鲤、鲫、鲢和鳙5种鱼分别进行了单独抽吸试验验证,在最优吸取条件(抽吸速度为1.0 m/s)下,吸鱼量最大可达23 t/h,吸鱼泵可实现20 s吸鱼、10 s放鱼交替循环作业,鱼体损伤率最大为2%。研究表明,本试验中设计的小型单罐真空吸鱼泵能够实现对活鱼的高效自动吸捕与转运,可为设计开发池塘养殖用高效真空吸鱼泵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鱼类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周欣, 高风英, 卢迈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3): 510-52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156
摘要5667)   HTML161)    PDF(pc) (731KB)(3755)    收藏
随着水产养殖模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鱼类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培育优良的抗病品种可以有效解决和减少病害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鱼类抗病育种工作,包括家系与群体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全基因组选育及 MHC 基因多态性与抗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家系与群体选育作为选择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鱼类的抗病育种工作中,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和全基因组选育等手段的提出推动了水产领域抗病育种研究的进步,而与抗病表型相关联的鱼类 MHC 基因的高度多态性,使其在作为抗病育种分子标记候选基因方面备受关注。同时指出了抗病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未来鱼类抗病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鱼类的绿色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海水鱼类淀粉卵涡鞭虫病及其防控研究进展
李志成, 钟志鸿, 李诗钰, 郭奕轩, 郭庆凯, 江飚, 李安兴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4): 696-70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190
摘要5044)   HTML10)    PDF(pc) (5437KB)(3711)    收藏
淀粉卵涡鞭虫病俗称“海水鱼天鹅绒病”,是由一种原生鞭毛虫——眼点淀粉卵涡鞭虫 Amyloodinium   ocellatum  寄生于海水鱼类体表而引起的寄生虫病,该病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中国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和池塘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综述了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生活史、流行危害、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海水鱼类淀粉卵涡鞭虫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对养殖环境的病原检测、虫株低温保存策略、筛选绿色高效的杀虫药物和疫苗研发等未来研究及防控发展建议,以期为海水鱼类淀粉卵涡鞭虫病的科学防治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花斑裸鲤SSR、SNP和InDel位点特征分析
贺彩霞, 李长忠, 金文杰, 保长虹, 简生龙, 李昭楠, 王丽楠, 严青春, 王振吉, 王国杰, 陈艳霞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4, 39 (1): 48-5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3-164
摘要523)   HTML0)    PDF(pc) (661KB)(237)    收藏
为利用分子标记规模化开发与辅助花斑裸鲤( Gymnocypris   eckloni )良种选育,以花斑裸鲤(2 + 龄)的鳃、肾脏和肝脏组织为材料,经总RNA提取和cDNA文库构建后采用Illumina Novaseq 2000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并采用MISA和GATK3软件分析转录组的SSR、SNP和插入缺失标记(InDel)位点特征。结果表明:在486 221条Unigenes序列中共发现了128 727个SSR,出现频率为26.47%,平均每3.76 kb出现1个SSR;花斑裸鲤SSR包括6个重复类型,以单碱基和二碱基重复基元类型为主,分别占总SSR位点数的46.53%和42.45%,重复基元类型共77种,其中,A/T和AC/GT两种基元的出现频率最高,是花斑裸鲤SSR的优势重复基元;所有重复次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为5~15次,占所有SSR位点的87.52%;通过GATK3软件搜索得到399 080个SNP位点,转换类型多于颠换类型,分别占总SNP的56.29%和43.71%,转换类型中A/G发生频率略高于C/T,而颠换类型中A/T发生频率最高,C/G发生频率最低;InDel分析显示,从花斑裸鲤转录组Unigenes中共筛选出254 065个InDel位点,平均每1 903 bp出现1个InDel位点,且SNP位点和InDel位点均以含1个位点的Unigenes数最多。研究表明,花斑裸鲤转录组中SSR、SNP和InDel位点非常丰富,这些位点对花斑裸鲤种质资源鉴定、种群遗传学研究及保护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采用耳石研究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的年龄、生长和种群结构
刘必林, 陈新军, 钟俊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9, 24 (3): 206-212.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9.03.004
摘要4488)      PDF(pc) (1381KB)(3741)    收藏
利用2004—2005年中国鱿钓渔船资源探捕期间在印度洋西北部采集的104枚鸢乌贼Sthenoteuthisoualaniensis耳石样本,对其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鸢乌贼的生命周期约为1年,样本年龄为88-363 d,优势年龄组为180-270 d,占总体的81.3%。样本孵化日期为2004年1—11月,几乎为全年性,但存在两个峰值:3—5月和9—10月,分别占总体的57.8%和14.4%。根据孵化日期可将鸢乌贼分为春季和秋季两个产卵群体。两产卵群体胴长与年龄符合线性方程,而体重与年龄符合指数方程模式。各胴长组间的瞬时相对生长率和绝对生长率存在变化,不同群体之间的瞬时相对生长率和绝对生长率差异明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不同开口饵料对大鳞鲃仔鱼生长性能和鱼体成分的影响
单金峰, 吴春, 丁辰龙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 (6): 630-634.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6.008
摘要4533)   HTML0)    PDF(pc) (423KB)(4614)    收藏
为探讨大鳞鲃 Barbus capito 仔鱼的最佳开口饵料,采用豆浆、蛋黄、丰年虫和轮虫投喂仔鱼,并对仔鱼的生长性能和鱼体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4日龄后,各试验鱼体质量和体长迅速增加;轮虫组大鳞鲃仔鱼生长情况最佳,14、19、24日龄时,其体质量、全长和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蛋白质含量为16.45%,脂肪含量为8.79%;其次是丰年虫组,24日龄时仔鱼体质量、全长和成活率分别为1545.2 mg、22.509 mm和88.7%,显著高于蛋黄组和豆浆组( P <0.05);蛋黄组仔鱼14日龄之前全长和体质量增长较快,后期增长不明显;豆浆组仔鱼生长速率和成活率最低。研究表明,14日龄可能是大鳞鲃仔鱼开口的关键点,用小球藻培育的轮虫最适合作为大鳞鲃仔鱼的开口饵料,前期可配合使用蛋黄等人工饲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印度洋中南部长鳍金枪鱼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李攀, 许柳雄, 朱国平, 陈锦淘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0, 25 (3): 248-252.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10.03.012
摘要4248)      PDF(pc) (881KB)(3753)    收藏
根据2008年9月—2009年4月印度洋中南部金枪鱼延绳钓渔场所捕获的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数据,对该鱼种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叉长为74~120 cm,优势叉长为105~110cm,约占总数的47.8%,平均叉长为(107.2±4.99)cm。2)长鳍金枪鱼叉长(LF,cm)与加工后重(WD,kg)的关系可表达为WD=1.7146×10-5LF3.0197(总体),WDM=7×10-5L2F.M7229(雄性),WDF=2×10-6L3F.F5354(雌性)。3)调查期间,长鳍金枪鱼性腺成熟度以Ⅳ级为主,约占总数的43.1%。4)当长鳍金枪鱼叉长小于100 cm时,摄食等级以0级和2级为主;当叉长为100~120 cm时,空胃率达39%以上,且随叉长的增长而递增。当叉长为91~110 cm时,摄食饱满指数随叉长增长而上升;当叉长为111~120 cm时,饱满指数随叉长递增而降低。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仿鲨鱼皮表面微结构材料制备的研究
曲冰, 汪静, 潘超, 周笑辉, 潘澜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1, 26 (2): 173-175.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11.02.015
摘要4014)   HTML9)    PDF(pc) (1168KB)(3608)    收藏
以具有极佳减阻能力的鲨鱼皮为模板,采用模板技术对鲨鱼皮表面微观拓扑结构进行大面积的仿生复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鲨鱼皮以及其复制品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制的鲨鱼皮具有和模板结构一致的表面微观拓扑结构。该复制方法具有工艺简便、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复制等优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鱼类性别决定的遗传基础及性别控制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喻杰, 杨弘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0, 35 (2): 161-168.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9-090
摘要5916)   HTML228)    PDF(pc) (520KB)(3671)    收藏
控制鱼类的性别比例在养殖中常常至关重要。在一些物种中,因为雌雄二态性的存在,单性群体养殖可以显著提高养殖效益。对某些种类来说,性别转变甚至是其生命周期必经的一部分,比如某些雌雄同体的种类,在生命开始时是一种性别,在一段时间后转变为另一种性别,许多鱼类的性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性别决定遗传结构的研究有利于控制性别比例和育种方案的实施。哺乳动物和鸟类具有高度保守的性别决定主基因,控制着一个保守的遗传网络通路,该通路负责性别决定与性腺分化。不同于哺乳动物和鸟类,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存在着巨大的多样性。本文综述了鱼类性别决定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以水产养殖主养品种罗非鱼、大菱鲆为例介绍了性别控制在生产上的应用,以期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鲍营养品质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王腾, 赵新楠, 林怡辰, 宋冬茹, 霍善琴, 薛勇, 谭志军, 彭吉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4, 39 (1): 172-.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3-112
摘要487)   HTML0)    PDF(pc) (1788KB)(240)    收藏
鲍是一种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质海产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多糖、多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加,鲍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海水养殖业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除辽宁省和广东省有少量养殖外,福建省和山东省成为鲍的主产地。现阶段鲍营养品质和性状提升逐渐成为鲍育种养殖业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鲍营养品质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基本营养成分、呈味和功能活性物质,重点归纳了品种、产地、采样季节、养殖模式、饵料等因素及不同外源胁迫对鲍营养品质的影响。由于影响因素和差异指标繁多,且鲍营养品质的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未来亟需系统性开展鲍品质评价研究,以及饵料、环境因子、养殖模式等因素对鲍品质调控机制的研究,以期为鲍养殖、新品种培育、品质综合评价及特征指标挖掘等方面提供科学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中国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研究与建设
陈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0, 35 (2): 147-154.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9-260
摘要5548)   HTML6748)    PDF(pc) (1321KB)(3883)    收藏
现代化海洋牧场是适合现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模式,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可促进中国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海洋强国战略的稳步实施。本文中系统地梳理了与海洋牧场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海洋牧场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中国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概念发展、技术体系、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目前中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中国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从现代科学技术、用海协调、产业融合和深海推进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科学规范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中国洪湖不同倍性泥鳅的染色体组型及形态特征比较分析
李雅娟, 田萍萍, 李莹, 印杰, 荒井克俊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9, 24 (3): 236-241.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9.03.008
摘要4159)      PDF(pc) (2679KB)(3714)    收藏
以中国洪湖自然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研究对象,运用经典的形态测量观察方法、染色体制片技术对不同倍性泥鳅的染色体组型、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二倍体泥鳅2n=50,核型公式为10m+4sm+36t,NF=64;三倍体泥鳅3n=75,核型公式为15m+6sm+54t,NF=96;四倍体泥鳅4n=100,核型公式为20m+8sm+72t,NF=128;2)5个比例性状测量结果显示,二倍体与四倍体很接近,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两者与三倍体在眼后头长/体长(PL/SL)、后头部到鳃的距离/体长(LOOSR/SL)、背鳍前端到尾鳍的距离/体长(LODO-CB/SL)3个比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主成分分析表明,二倍体、三倍体及四倍体形态差异主要系躯体后半部差异所致;(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洪湖二倍体和四倍体相聚类,亲缘关系较近,与三倍体群体的聚类关系较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设计
赵越, 刘鹰, 李贤, 孙国祥, 徐建平, 周毅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8, 33 (5): 639-64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8.05.015
摘要4706)   HTML9)    PDF(pc) (1713KB)(3789)    收藏
为建立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的生物滤器设计方法,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在大西洋鲑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为例,首先应用物质平衡原理精准计算循环水养殖系统最大氨氮产生量、最大允许氨氮浓度、生物滤器满足不同要求的流量等关键参数;随后根据移动床生物反应器的特点结合理论目标负载和生产经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优化,并确定生物滤器的运行参数(流量286 m3/h、水池规格4 m×4 m×2.5 m、水力停留时间29 min、循环次数20次/d等);最后根据设计标准等确定池体、供水设备、Kaldnes K3填料(填充率40%)、曝气设备(JGR150型罗茨鼓风机)等参数。本设计可为工业循环水养殖模式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长兴岛周边海域夏季渔业资源现状初步调查
刘修泽, 李轶平, 付杰, 王爱勇, 于旭光, 孙明, 王彬, 李玉龙, 郭栋, 董婧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1, 26 (6): 565-568.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11.06.016
摘要4270)   HTML3)    PDF(pc) (810KB)(3686)    收藏
于2010年6月和8月采用底拖网对长兴岛周边海域的渔业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有游泳动物38种,其中鱼类21种,虾类7种,蟹类6种,头足类4种;6月优势种为焦氏舌鳎、口虾蛄、日本蝇、长蛸、许氏平鱼由和大泷六线鱼,8月优势种为矛尾嘏虎鱼、口虾蛄、黄鲅鲸、日本蜉、焦氏舌鳎、葛氏长臂虾、斑纹蛳子鱼和细纹鲫子鱼。生物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从1992年的2.53降到现在的1.83,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种类减少,种的均衡性变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金枪鱼鳃的形态结构与氧供给特征研究进展
符文雅, 韦露, 张鹏飞, 肖娟, 黄海, 马振华, 郭志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5): 884-89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258
摘要5305)   HTML6)    PDF(pc) (5506KB)(3308)    收藏
金枪鱼 Thunnus 是典型快速游泳的大型中上层硬骨鱼类,其游动时需要大量的氧供应,为金枪鱼的快速游泳提供能量。鳃作为金枪鱼气体交换的场所,是保证金枪鱼氧供应的重要器官,本文围绕金枪鱼适应快速游泳过程中鳃的结构与功能,梳理了鳃的形态、表面积、血流模式、水-血屏障厚度等结构及氧供给特征相关研究,综述了金枪鱼鳃应对快速水流冲击的结构适应(鳃的融合、钙化和鳃片层排列)及鳃的逆流交换特点,并针对金枪鱼鳃的形态结构与氧供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金枪鱼鳃的早期组织发育、细胞功能、适应性进化机制及鳃生理过程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发展建议,以期为金枪鱼鳃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北方须鳅人工繁殖与胚胎发育研究
骆小年, 段友健, 郭童, 严子微, 李文康, 吴晨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2): 187-194.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46
摘要5814)   HTML13)    PDF(pc) (3321KB)(3481)    收藏
为实现北方须鳅 Barbatula   barbatula   nuda 人工养殖和资源增殖,于2015—2019年采集野生北方须鳅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试验,探索了北方须鳅的繁殖季节、雌雄鉴别、人工催情、产卵、人工孵化等关键性技术。结果表明:通过催产北方须鳅雌亲鱼55 000组,获卵5 960万粒,平均催产率为45.0%,平均受精率为56.0%,平均孵化率为42.7%,水花鱼苗为1 840.3万尾;辽宁东部山区北方须鳅繁殖期主要集中在3月中旬—4月上旬,北方须鳅卵径为(2.15±0.07) mm,产卵最低水温为8.5 ℃,适宜水温为17~22 ℃,在此温度下,效应时间为23~26 h,人工授精适宜雌雄比为2∶1;受精卵吸水后卵径为(2.35±0.05)mm,历经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器官分化期和出膜期;从受精至仔鱼孵出积温为66.67 ℃·d,受精至仔鱼平游积温为126.5 ℃·d;初孵仔鱼全长为(4.9±0.8)mm,体质量为(0.6±0.1)mg。研究表明,通过生态调控(温度)和生理调控(复合催产药物)措施,可实现野生北方须鳅的规模化人工繁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