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桥, 邓宏相, 王秀新, 刘海金
将体重为(5.04±2.14)g、体长为(8.15±2.84)cm的白化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饲养在容积38 L、底面直径17 cm的白色塑料桶中,放养密度为15尾/桶.试验共设7组,分别放入密度为0(对照组)、1、2、3 g/L的孔石莼Ulva pertusavar和3、5、7 g/L的角叉菜Pelvetua siliquosa,每组设3个重复,自然光照.30 d的生长试验表明,牙鲆与石莼混养能改善水质,促进牙鲆体色恢复.第二个阶段的试验,白化牙鲆仅与石莼混养,放养密度为10尾/桶.试验共设4组,每组放入石莼的密度(湿重)分别为4、3、2、0 g/L,记为H、I、J、K组,每组设3个重复.测定牙鲆的能量收支和体色恢复率(即试验结束和开始时白化鱼有眼侧正常体色的面积分别占试验结束和开始时有眼侧总面积的百分比之差).经60 d的饲养,各组鱼的能量平衡式如下:H组 100C=8.99F+5.66U+29.60R+46.33G(平衡率为90.58%);I组 100C=7.20F+6.28U+33.20R+41.52G(平衡率为88.20%);J组 100C=7.53F+7.13U+35.60R+36.62G(平衡率为86.88%);K组(对照组) 100C=8.40F+7.04U+44.90R+29.91G(平衡率为90.25%),其中H、I、J 3个试验组鱼的生长能占同化能的比例分别比对照组的增加了16.42%、11.61%和6.71%;体色恢复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依次为I组>J组>H组>K组(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