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     编:宋林生
  • 副 主 编:张国琛  李智军
  •               刘   鹰  郝拉娣
  • 主办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地      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
  •                区黑石礁街52号
  • 邮     编:116023
  • 电     话:0411-84762672
  • 电     邮:xuebao@dlou.edu.cn
全年目录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1 Vol.36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主要经济鱼类鱼苗适时下塘研究进展
骆小年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1-9.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006
摘要4650)   HTML12)    PDF(pc) (567KB)(3573)    收藏
鱼苗适时下塘理论是在土池塘清塘后水质饵料生物发展变化规律、仔鱼器官发育内在规律和土池塘轮虫高峰期可控培养规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生理适时下塘和生态适时下塘组成。其中,生理适时下塘是指仔鱼器官发育的阶段正好在结构功能上逐步适应开口摄食,而生态适时下塘是指外界提供适宜的开口饵料、适宜的密度和良好的外界生态环境条件等。本文梳理了鱼苗适时下塘理论的发展历程,综述了鱼苗下塘的适宜生态因子和饵料,针对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的开口饵料研究现状,将适宜开口饵料分为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枝角类、水丝蚓、饵料鱼鱼苗、浮游植物、母体体表黏液、复合型开口饵料和微粒子饵料9种类型,并提出今后在鱼苗适时下塘精准性、枝角类等高峰期土池塘培养技术及鱼苗阶段系列配合饵料等方面还需系统研究的建议,以期确保鱼苗成活率和生产出高质量的苗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鳗鲡疱疹病毒ORF8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转录时相分析
陈曦, 李英英, 陈强, 宋铁英, 葛均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10-15.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64
摘要5212)   HTML10)    PDF(pc) (1792KB)(3352)    收藏
为研究鳗鲡疱疹病毒(Anguillid herpesvirus,AngHV) ORF 8基因的特性,根据GenBank中AngHV参考株(NC_013668)的 ORF 8序列设计引物,采取PCR方法从分离的AngHV福建病毒株(AngHV-FJ)基因组中扩增出特异性片段,克隆至pMD19-T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验证,获得了 ORF 8的基因序列。结果表明:经生物信息学分析, ORF 8编码的蛋白稳定性较好,存在跨膜结构且抗原表位多,符合病毒囊膜蛋白的特征;经转录时相分析, ORF 8是病毒的早期基因 (early gene, E),可能在病毒感染的早期阶段就发挥作用;将 ORF 8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转化入大肠杆菌 E . coli  BL21中,以IPTG诱导蛋白表达,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验,实现了 ORF 8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进一步通过割胶的方法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4 000的高纯度融合表达蛋白。本研究为下一步评价该表达蛋白的免疫效果和制备抗体,以及开发免疫诊断试剂和疫苗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选育群体世代间遗传差异的微卫星分析
刘志刚, 曹建萌, 高风英, 可小丽, 王淼, 衣萌萌, 卢迈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16-22.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208
摘要5283)   HTML8)    PDF(pc) (454KB)(3351)    收藏
为了揭示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尼罗罗非鱼 Oreochromis   niloticus 的遗传背景及其选育群体世代间的遗传变异,采用13对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分析了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3个不同选育世代(F2、F4和F6世代)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与高要(GY)、惠州(HZ)、茂名(MM)和无锡(WX)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F2、F4和F6 3个选育世代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Shannon指数和多态性信息含量等遗传多样性参数均呈现出随着选育世代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仍表现为高度多态性(PIC>0.5);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依次为GY群体> MM群体> HZ群体> WX群体,其中GY群体、MM群体和HZ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3个选育世代;随着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世代增加,世代间遗传距离( D a )逐渐增大(F2~F4的 D a =0.155 6,F4~F6的 D a =0.375 7),遗传分化系数( F ST )也逐渐升高(F2~F4的 F ST  =0.036 4,F4~F6的 F ST  = 0.111 1);在UPGMA系统进化树中,3个选育世代群体与HZ群体、GY群体聚为一支,说明它们的遗传背景相近;罗非鱼“粤闽1号”3个选育世代母本的与4个地理群体中的GY、HZ和MM群体之间遗传分化中等,与WX群体之间遗传分化较大。研究表明: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群体在选育过程中遗传多样性出现下降趋势,遗传分化不断加剧,F6与F2、F4遗传分化中等,但仍保持着较高遗传多样性,具有进一步选育潜力;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中GY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与选育群体F6的遗传距离适中( D <0.54),可作为潜在的引种群体与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群体进行杂交,从而提高其遗传多样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低聚木糖对三倍体虹鳟生长、抗氧化能力及肠道炎症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徐喆, 王常安, 刘红柏, 韩世成, 陆绍霞, 冯淇元,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23-29.  
摘要4182)   HTML9)    PDF(pc) (597KB)(3252)    收藏
为了评价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 XOS)对三倍体虹鳟 Oncorhynchus   mykiss 生长、抗氧化能力及炎症因子基因表达的作用,试验设5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幼鱼(初始体质量为20.85 g±0.48 g),分别投喂添加不同XOS水平(0、0.25%、0.50%、0.75%、1.00%,均为质量分数,下同)的试验饲料,饲养周期为56 d,试验结束后测定其生长、抗氧化及肠道炎症因子基因表达等指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XOS可显著提高虹鳟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 P <0.05);饲料中添加XOS可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活性( P <0.05),当饲料中添加1.00% XOS时,SOD和LZM活性增强,最高值分别为219.60、14.29 U/mL,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 P <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显著性变化( P >0.05);肠道SOD、CAT和LZM活性随XOS添加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SOD(176.93 U/mg prot)、CAT(9.75 U/mg prot)和LZM(37.82 U/mg prot)活性在0.75% XOS组达最高值,但肠道MDA含量无显著性变化( P >0.05);XOS对肠道炎症因子相关基因 IL -1 β IL -2、 IL -8、 TNF - α PepT 1的表达量均有影响,且随XOS添加水平升高其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IL -1 β TNF - α PepT 1达量在0.75% XOS组达最高值。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0.25%~1.00% XOS可促进三倍体虹鳟生长并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0.75%~1.00% XOS添加水平效果最为明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菲律宾蛤仔硒依赖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其对脂多糖和肽聚糖的刺激响应
王珺, 梁腾, 王化敏, 闫喜武, 丁鉴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30-37.  
摘要4293)   HTML11)    PDF(pc) (5214KB)(3219)    收藏
为探究菲律宾蛤仔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硒依赖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Px)基因的序列特征、组织表达模式及其在不同壳色蛤仔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利用RACE方法获得分析菲律宾蛤仔两个 Se - GPx 基因( Se - GPx -a和 Se - GPx -b)全长序列,采用RT-qRCR方法分析基因表达规律。结果表明: RpSe - GPx -a和 RpSe - GPx -b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度分别为582 bp和633 bp,分别编码193和210个氨基酸,在3′非翻译区(UTR)均含有保守硒代半胱氨酸插入序列(SECIS)元件;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 RpSe - GPx -a和 RpSe - GPx -b序列中含有与酶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的特征,包括终止密码子UGA编码的硒代半胱氨酸,GPx标签序列(GKVVLVENVASLUGTT)和活性位点序列(WNFEKF)均高度保守;系统进化分析发现, RpSe - GPx 与其他软体动物物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组织表达分析发现, RpSe - GPx 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 P <0.05),在外套膜、鳃组织中表达量次之,在闭壳肌中表达量最低( P <0.05);用脂多糖(LPS)和肽聚糖(PGN)分别注射3种壳色蛤仔(白蛤、白斑马、橙蛤),LPS刺激后,白蛤 Se - GPx -a和 Se - GPx -b基因表达量分别在12、6 h时达到最大值( P <0.05),白斑马蛤 Se - GPx -a和 Se - GPx -b基因表达量分别在48、6 h时达到最大值( P <0.05),橙蛤 Se - GPx -a和 Se - GPx -b基因表达量分别在3、24 h时达到最大值( P <0.05);PGN刺激后,白蛤、白斑马蛤和橙蛤 Se - GPx -a和 Se - GPx -b基因表达量分别在24、24、48 h时达到最大值( P <0.05)。研究表明,3种壳色蛤仔黑色素形成过程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其 GPx 基因对LPS和PGN刺激表现出不同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低温胁迫对耐低温和非耐低温品系大黄鱼MT、AQP1、TCP1基因表达的影响
李伟业, 罗海忠, 殷小龙, 张川, 柳敏海, 章霞, 邱豪军, 毛志增, 油九菊, 徐志进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38-4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42
摘要5276)   HTML12)    PDF(pc) (779KB)(3396)    收藏
为筛选大黄鱼 Larimichthys   crocea 耐寒基因,探寻低温胁迫对大黄鱼金属硫蛋白基因 MT 、水通道蛋白基因 AQP 1、HSP60蛋白基因 TCP 1表达的影响,以经过连续多代选育获得的F 5 代耐低温品系大黄鱼(体质量为55.35 g±3.52 g)和非耐低温品系大黄鱼(体质量为56.45 g±4.41 g)幼鱼为试验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低温胁迫对耐低温品系大黄鱼组(N组)和非耐低温品系大黄鱼组(F组)肝脏和肌肉中 MT AQP 1、 TCP 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对大黄鱼 MT AQP 1、 TCP 1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N、F组大黄鱼各基因表达量均有所差异;随着温度降低,N、F组大黄鱼肝脏和肌肉中的 MT TCP 1基因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在7 ℃时表达量均达到最高,且F组大黄鱼 MT 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N组( P <0.05),而N组大黄鱼 TCP 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F组( P <0.05);各试验组大黄鱼肝脏和肌肉中 AQP 1基因表达量均随温度降低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3 ℃时表达量均达到最高,在7 ℃时表达量均达到最低,且N组大黄鱼肝脏中的 AQP 1表达量显著低于F组( P <0.05),而各组肌肉中的 AQP 1表达量则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研究表明, MT AQP 1、 TCP 1 3个基因均在大黄鱼低温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潜在的研究大黄鱼耐寒机制的候选基因,耐低温品系和非耐低温品系大黄鱼上述3个基因在低温条件下的表达差异,也表明两个品系大黄鱼中抗寒能力存在区别。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一种海洋来源蜡样芽孢杆菌α-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鉴定
江超峰, 李悝悝, 李唐, 车佳, 尹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44-50.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33
摘要5119)   HTML9)    PDF(pc) (4218KB)(3426)    收藏
为获得高效的α-半乳糖苷酶并了解其功能,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从鹿角菜中筛选获得的蜡样芽孢杆菌 Bacillus   cereus 中克隆得到一个新的α-半乳糖苷酶基因( BcgalA ),并在 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成功进行了重组表达。结果表明: BcgalA 基因序列编码441个氨基酸,预测的 Bc GalA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 380,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酶属于GH4家族;酶活试验表明,在37 ℃、pH 8.0条件下该酶水解4-硝基苯基-α-D-吡喃半乳糖苷(pNP-α-Gal)、棉子糖的比活力分别为(1.498±0.034)、(0.261±0.012)U/mg,但对半乳甘露聚糖无水解活性。研究表明,本研究中克隆表达的 Bc GalA是一种属于GH4中仅对低分子量底物起作用的α-半乳糖苷酶,为探究GH4 α-半乳糖苷酶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提供了样本。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低温胁迫下鱼类鳃中RPL11/MDM2/P53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差异分析
刘明丽, 杨文意, 王金凤, 陈良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51-5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08
摘要5639)   HTML11)    PDF(pc) (1461KB)(3375)    收藏
为了研究RPL11/MDM2/P53信号通路在鱼类低温胁迫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利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定量技术,对罗非鱼 Oreochromis   niloticus 和斑马鱼 Danio   rerio 两种抗寒能力不同的鱼类鳃RPL11/MDM2/P5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低温胁迫下,罗非鱼鳃中RPL11和P53蛋白表现出随着低温胁迫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但斑马鱼鳃中P53蛋白开始增加的时间点晚于罗非鱼;罗非鱼鳃中 mdm 2转录表达量在8 ℃、6 h后显著升高( P <0.05),表明 mdm 2表达量升高可能活化P53;8 ℃、6 h后P53下游靶基因 bad p 21在罗非鱼鳃中出现表达量升高的情况,这与罗非鱼中6 h时P53蛋白表达量升高是一致的,但在斑马鱼中 p 21基因表达量变化不大。研究表明,低温能诱导罗非鱼中与凋亡相关的RPL11/MDM2/P53通路中相关蛋白的变化,并且这种表达变化模式与耐低温能力较强的斑马鱼不同,这种物种差异性的基因表达模式可能是不同鱼类低温耐受能力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刺参精子冷冻保存方法研究
赵谭军, 尹文露, 邹炀, 刘丽, 宋坚, 常亚青, 湛垚垚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57-65.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34
摘要5934)   HTML12)    PDF(pc) (591KB)(3445)    收藏
为获得适宜的刺参 Apostichopus   japonicus 精子冷冻保存技术,综合借鉴现有水产动物精子冷冻保存方法,对刺参精子降温方式、冷冻保存液、精子与冷冻保存液混合比例及复苏温度进行了筛选,在筛选出适宜的刺参精子降温方式基础上,分别以煮沸消毒海水和超纯水为溶剂,加入葡萄糖、NaCl、KCl、海藻糖、无水CaCl 2 和冷冻保存剂[二甲基亚砜(DMSO)、甘油(Gly)或1,2-丙二醇(1,2- G)]配制冷冻保存剂终体积分数为5%、10%和15%的冷冻保存液(Aj-1~Aj-27),以体积比为1∶1、1∶2和1∶3的比例混合精子与冷冻保存液进行冷冻保存,冷冻48 h后分别在37 ℃和30 ℃水浴条件下进行精子复苏,以精子活率、快速运动时间和精子寿命为指标,综合筛选冷冻保存刺参精子的适宜冷冻保存液、精子与冷冻保存液混合比例及复苏温度。结果表明:将刺参精子与以超纯水为溶剂配制的Aj-20精子冷冻保存液(12 g/L葡萄糖、7 g/L NaCl、0.7 g/L KCl、5 g/L海藻糖、0.1 g/L无水CaCl 2 和终体积分数为10%的DMSO)以体积比为1∶2的比例混合,以三步法降温方式冷冻保存,并在30 ℃水浴短时迅速复苏,该技术方法为本研究筛选到的最优刺参精子冷冻保存方法;与本研究中其他冷冻技术方法相比,应用该优选方法冷冻保存的刺参精子在复苏后精子活率最大(19.00±4.00)%、快速运动时间最长(1 178.67 s±14.57 s)、寿命最久(2 817.33 s±93.76 s);应用该优选方法冷冻保存72、120、408 h的精子复苏后受精率可达70%以上(精子与卵子数量比为1×10 6 ∶1),受精的卵囊孵化率可达到50%。研究表明,本研究中筛选获得的冷冻保存液配方及其冷冻保存方法比较适宜刺参精子的长期冷冻保存,具有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潜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养殖密度对2龄刀鲚生长的影响
刘永士, 王建军, 朱建明, 陆根海, 施永海, 刘建忠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66-7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37
摘要5867)   HTML7)    PDF(pc) (846KB)(3421)    收藏
为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2龄刀鲚 Coilia   nasus 生长的影响,选取体质量为(4.43±1.25)g的2龄刀鲚,分别按500 ind./667 m 2 (A组)、1 000 ind./667 m 2 (B组)和1 500 ind./667 m 2 (C组)3个养殖密度进行养殖,每个组设3个平行,试验周期为189 d。结果表明:A组末体质量、末体长、增重率、体长增长率和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均优于B组和C组( P <0.05);A组成活率显著高于C组( P <0.05),但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05);3个组单位面积产量(A组8.59 kg/667 m 2 ,B组7.28 kg/667 m 2 ,C组11.33 kg/667 m 2 )无显著性差异( P >0.05);不同养殖密度下,2龄刀鲚的肥满度、脏体比和比肠长无显著性差异( P >0.05),C组肝体比显著高于B 组( P <0.05),但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05);3个密度组,2龄刀鲚体质量与体长均呈幂函数相关,即 m = aL b ( a =0.000 8~0.002 8, b =3.076 8~3.534 3),体长、体质量生长均可用一次线性函数拟合( L = at + b a =0.029~0.048, b =11.625~12.510; m = at + b a =0.080~0.146, b =3.142~5.576);3个密度组,体长、体质量变异系数无显著性差异( P >0.05),A组体长为18.1~22.9 cm的个体占样本总数的90.0%,体质量为25.31~40.94 g的个体占样本总数的88.3%,均优于其余两组。研究表明,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2龄刀鲚的生长性能逐渐降低,参照本试验条件,2龄刀鲚养殖可采用500 ind./667 m 2 作为适宜养殖密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温度对驼背鲈幼鱼生长、耗氧和热耐受性的影响
张善发, 董宏标, 王茜, 张家松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74-79.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9-332
摘要5822)   HTML11)    PDF(pc) (511KB)(3351)    收藏
为研究温度对驼背鲈 Cromileptes   altivelis 幼鱼生长、耗氧和热耐受性的影响,试验设置低温组(24 ℃±1 ℃)、常温组(28 ℃±1 ℃)和高温组(32 ℃±1 ℃),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体质量为(21.38±1.27) g的驼背鲈幼鱼30尾,养殖试验共进行56 d,试验结束后分析其生长、耗氧和热耐受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驼背鲈幼鱼在水温为24~32 ℃时均能较好生长,水温28 ℃时其生长性能最佳,体质量增长率达(55.81±8.15)%,显著高于24、32 ℃组( P <0.05);驼背鲈幼鱼耗氧率和窒息点随水温的升高而升高,在24、28、32 ℃时耗氧率分别为(0.20±0.01)、(0.23±0.02)、(0.28±0.02)mg/(g·h),窒息点分别为(1.55±0.04)、(1.81±0.06)、(2.18±0.12) mg/L;温度系数( Q 10 )分析发现,试验鱼对高温区间(28~32 ℃)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高于低温区间(24~28 ℃);驼背鲈幼鱼的临界耐受温度随养殖温度升高而升高,24~32 ℃下的临界高温( θ C,h )和临界低温( θ C,l )分别为37.12~41.05 ℃和12.70~17.76 ℃,正常生长水温下驼背鲈对升温的敏感性弱于降温;32 ℃组幼鱼肝脏和鳃组织HSP70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 P <0.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背鲈幼鱼耗氧率、窒息点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高温32 ℃对其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在适宜水温28 ℃时其存活率和生长速度最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小鳞拟松鲷生长、形态特征及核型分析
宋红梅, 屈政委, 汪学杰, 牟希东, 刘超, 刘奕, 胡隐昌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80-8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02
摘要5730)   HTML7)    PDF(pc) (5195KB)(3366)    收藏
为了解小鳞拟松鲷 Datnioides   pulcher 生长、形态特性及细胞遗传背景,随机挑选10尾小鳞拟松鲷成鱼作为解剖样本,对其内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选取2尾雄性成鱼进行染色体核型研究,再选取50尾幼鱼进行生长特性试验,共养殖155 d。结果表明:小鳞拟松鲷体侧扁,侧面观近似橄榄形,体被细小鳞片,侧线完全;背鳍(D.)为Ⅺ~Ⅻ 15~17,胸鳍(P.)为16~18,腹鳍(V.)为Ⅱ 5~7,臀鳍(A.)为Ⅲ~Ⅳ 9~12,尾鳍(C.)为15~17;脊椎骨数量为22~24,左右两边各具4对鳃弓,第一条鳃弓外鳃耙16~19;小鳞拟松鲷在165日龄时,瞬时生长率最大,生长最快;在幼鱼阶段体质量( y )与体长( x )呈幂函数关系,即 y =0.025 3 x 3.025 1 ( R 2 =0.991 2),为异速生长;以小鳞拟松鲷肾细胞为试验材料,采用空气干燥法制片,对其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小鳞拟松鲷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8=2m+2sm+20st+24t,臂数(NF)为52,且未发现与性别相关的染色体,核型符合高位类鱼类形态特征。本研究中对小鳞拟松鲷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和染色体核型进行量化描述,可为其种质鉴定和系统进化等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中华草龟腐皮裂甲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研究
刘宇婷, 徐金铖, 潘连德,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87-94.  
摘要4490)   HTML14)    PDF(pc) (8451KB)(3198)    收藏
为诊断中华草龟 Chinemys   reevesiis 腹甲腐皮裂甲病,于江西省南昌市某养龟场采集种龟池患病和濒死的中华草龟种龟11只(编号为1 11号),采用病原菌分离纯化、生理生化试验、疑似病原菌人工回感试验、病原菌药敏试验、组织病理检验等方法进行了病因分析及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典型的临床症状为腹甲角质层干裂、骨质层发黑,病龟精神状态均表现呆滞、不爱爬动;病理解剖显示,患病龟肝脏发黑,肺发白,胃肠道无内容物、有腹水,内脏团伴有恶臭味;组织病理观察显示,多数病龟密质骨发生裂解坏死,骨髓腔浸润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同时内脏组织有炎症特征;进一步从病龟腹甲、肝脏、肺组织分离获得5株菌株,经细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等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   hydrophila ;人工回感染试验显示,感染龟与自然发病龟的临床症状一致,且在回感中华草龟脏器中再分离到相同的菌株;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头孢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类、四环素抗菌类药物有耐药性。研究表明,中华草龟腐皮裂甲病的病原菌是嗜水气单胞菌,头孢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可作为该病临床防治的首选药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温度和盐度对夜光藻种群密度增长的影响
曹新宇, 李远眉, 王伟, 刘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95-102.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9-275
摘要5683)   HTML13)    PDF(pc) (1084KB)(3385)    收藏
为了研究温度和盐度对夜光藻 Noctiluca   scintillans 种群密度增长的影响,采用盐生杜氏藻 Dunaliella   salina 为饵料(藻液密度为10.0×10 4  cells/L), 在室温条件下研究了5个温度水平(12、16、20、24、28 ℃)和7个盐度水平(18、22、26、30、34、38、42)对夜光藻种群密度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28 ℃时夜光藻的日增长率为负值,与其他4个温度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其种群密度一直降低,直至种群消失为零, 16、20、24 ℃温度下平均日增长率均为0.18,种群最高密度变化在10.0×10 3 ~10.6×10 ind./L,且无显著性差异( P >0.05),温度为12 ℃时种群密度持续增长,并达到最大值14.8×10 3  ind./L;夜光藻密度与温度间的回归方程为 y =-18.424 x 3 +1 055 x 2 -19 822 x +132 606 ( R 2 =0.999 4);夜光藻在盐度为18~42时均能存活, 盐度为18~26时种群密度较高,尤其在盐度为26时密度最高可达25.8×10 ind./L,盐度为30、34条件下次之,而在高盐度38、42时生长缓慢,最高密度值仅为3.8×10 3 、3.0×10 ind./L,二者间生长无显著性差异( P >0.05),但二者均与其他盐度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夜光藻密度与盐度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y =-0.086 3 x 5 +12.641 x 4 -717.19 x 3 +19 600 x 2 -257 671 x +10 5 ( R 2 =0.875 6)。研究表明,夜光藻在低温低盐度条件下生长较好,本研究结果可为预测夜光藻赤潮的发生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枯草芽孢杆菌BA015对无乳链球菌的拮抗作用及其物质分析
陆晓岑, 杜明洋, 周维佳, 马红丽, 黄璐熹, 玉洁莹, 刘建男, 郭思聪, 赵小然, 叶仕根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103-109.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9-317
摘要5042)   HTML14)    PDF(pc) (1372KB)(3437)    收藏
为了从微生态防控的角度寻找水生动物无乳链球菌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病的防治方法,以21株芽孢杆菌 Baciclus 作为来源菌株,采用双层平板点种法筛选出19株对无乳链球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经琼脂平板扩散抑菌试验获得一株对无乳链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菌株BA015,并对该菌株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经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BA015去菌体发酵液(CFS)的80%饱和硫酸铵沉淀物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达(22.8±1.9)mm;特性分析显示,其与茚三酮水溶液反应呈红色,且对高温、酸碱、蛋白酶、有机溶剂、紫外线均不敏感,符合脂肽类物质的特性;经凝胶柱层析后抑菌最强组分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3.2 μg/mL;MALDI-TOF-MS分析显示,其脂肽含有伊枯菌素(Iturin)、杆菌霉素(Bacillomycin)、表面活性素(Surfactin)、芬荠素(Fengycin)等。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A015及其去菌体发酵液对鱼类无乳链球菌病的防治存在潜在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鳜视觉转变期视网膜感光细胞层的发育
张瑞祺, 张炎, 赵金良,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110-117.  
摘要4359)   HTML11)    PDF(pc) (9503KB)(3243)    收藏
为研究鳜 Siniperca   chuatsi 视觉转变期视网膜感光细胞层结构变化,利用组织切片、免疫荧光技术与几何构型分析对鳜视觉转变期3个阶段(出膜后第28、42、63天,记为D 28 、D 42 和D 63 )视网膜中感光细胞数量增长方式和视锥细胞排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鳜视觉转变期视网膜各区域视杆细胞数量显著增加,D 63 时期已达4 500~6 000 cells/100 μm 2 ;单锥细胞(SC)数量上升缓慢,D 28 时期为20~40 cells/100 μm 2 ,而D 63 时为5~8 cells/100 μm 2 ,同时双锥细胞(DC)数量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单锥细胞,D 28 时期为70~100 cells/100 μm 2 ,而D 63 时期为100~150 cells/100 μm 2 ,视锥细胞中双锥细胞比例显著上升,D 63 时期DC/SC已接近50;视锥细胞在视网膜腹侧的增长均快于背侧,而增长的视杆细胞未影响视锥细胞排布的构建。研究表明,鳜视觉转变期视网膜感光细胞层在结构上发生了剧烈变化,视杆细胞在视网膜各区域均匀增长,视锥细胞腹侧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背侧,鳜感光细胞发育特点为其底栖暗光生活的视觉转变提供了结构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流水养殖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模式净化效能的研究
谢辉亮, 徐钢春, 王裕玉, 徐跑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118-12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9-336
摘要5167)   HTML12)    PDF(pc) (1523KB)(3636)    收藏
为研究鱼虾蟹养殖与循环水养殖相结合生态模式的有效性及可持续性,通过构建“流水养殖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系统(IPRS-shrimp-crab),对流水槽前端、集污区、人工湿地、虾蟹池出水口4个功能区域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采样监测,测定4个区域的水温(T)、pH、溶解氧(DO)、透明度(SD)、总氮(TN)、总磷(TP)、总氨氮 亚硝态氮 高锰酸盐指数(COD Mn )和叶绿素a(Chl-a),以及浮游动植物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而对养殖模式的净化效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水体营养盐水平依次为集污区>虾蟹池出水口>流水槽前端>人工湿地,流水槽前端的 集污区的TN、COD Mn ,人工湿地与虾蟹池出水口的 等指标在5月与7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而在7月与8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05),说明温度升高营养盐水平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增加,随着系统的运行各项营养盐指数趋于稳定;养殖水体经过净化区后,水体内的浮游动植物密度与生物量快速下降,这说明营养盐水平的降低限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而浮游动植物的Shannon-Weaver 多样性指数( H ′)、Pielou均匀度指数( J )、丰富度指数( D )则随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说明系统内部生物群落结构逐渐完善,水体环境越来越稳定,更有利于加强水质的自净能力;该养殖模式对循环系统中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2%、33.41%、18.44%、15.95%、20.98%、30.41%,其中养殖水体大部分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研究表明,“流水养殖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模式对营养盐具有一定程度的净化效果,且随时间推移整个系统的净化能力逐渐上升,各项数据趋于稳定,但总体去除效率有待进一步加强,整个循环过程达到了养殖尾水“零排放”的目标,其成功的应用可为水产生态集约化养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的中日朝菲律宾蛤仔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谭月, 邱明, 李金龙, 左陆雅, 吴婉婷, 霍忠明, 闫喜武,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127-134.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15
摘要5621)   HTML13)    PDF(pc) (1998KB)(3476)    收藏
为了解中国菲律宾蛤仔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野生苗种产区的群体和潜在可作修复用途的日本、朝鲜群体的种质遗传基础,以中国山东莱州(LZ)、广西北海(BH)、辽宁营口(YK)、天津(TJ)4个野生群体,以及日本北海道(JH)和朝鲜新义州(NKS)野生群体(各10个)为材料,通过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扩增测序,比较了各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16S rRNA序列扩增片段为535 bp,基因片段的T、C、A、G含量分别为33.3%、10.9%、33.8%和22.0%,A+T含量为67.1%,60个个体共确定了20个单倍型,不同个体间存在单倍型共享现象;6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 H d )为0.378~0.911,核苷酸多样性( P i )为0.000 75~0.010 60,核苷酸差异数( K )为0.400~5.578;菲律宾蛤仔中国天津、营口、莱州及北海4个群体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朝鲜新义州和日本北海道群体遗传多样性( H d <0.5, P i <0.005)较低。研究表明,中日朝菲律宾蛤仔野生群体可划分为南、北方谱系,即北海群体为南方谱系,其他5个群体为北方谱系,中国北方的3个群体(营口、天津和莱州)及日本、朝鲜群体间存在距离隔离模式基因流,中国人工异地移养菲律宾蛤仔活动对本地野生群体基因资源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菲律宾蛤仔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长江口盐沼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张诺, 刘其根, 陈丽平, 展源, 胡忠军,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135-14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22
摘要5207)   HTML15)    PDF(pc) (1665KB)(3463)    收藏
为了评估长江口藨草盐沼湿地有机污染现状及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了解重金属在较大空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和垂岸生境间的变化格局,本试验于2018年8—9月从芦潮港(LCG)、南汇东滩(NHDT)、炮台湾(PTW)、团结沙(TJS)和东旺沙(DWS)5个湿地的不同生境(光滩、藨草、互花米草或芦苇)采集沉积物,并对Cu、Cr、Zn、Mn、As、Pb、Cd 7种重金属和碳氮含量(质量分数,下同)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沉积物7种重金属、有机碳(TOC)、总氮(TN)含量及粒径(GS)在5个湿地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芦潮港和南汇东滩大多数重金属含量由海向陆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高程增加,炮台湾的Cu、Cr、Mn、Pb、Cd含量和团结沙的Cu、Cr和Cd含量有下降的趋势,炮台湾的Zn、As含量和团结沙的Zn、Mn和As含量有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团结沙的Pb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仅芦潮港的Zn( P <0.05)、TN( P <0.01),南汇东滩的Cu( P <0.05)、TN( P <0.01)和TOC( P <0.01),炮台湾的Cr、Mn( P <0.01)、As( P <0.05)和Cd( P <0.05),团结沙的Zn、Cd、TN和TOC( P <0.01)在生境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7种重金属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 P <0.01)且均与TOC呈显著正相关( P <0.01),Cu、Cr、Zn、Mn、Pb均与GS呈显著负相关( P <0.05);长江口湿地沉积物的Cd污染(1.11 mg/kg±0.04 mg/kg)最为严重,具高生态风险( E r =192.30),5个湿地均具有高到很高的生态风险(RI值为175.41~297.48),均存在较严重的有机污染(OI指数为0.17~0.43)和严重的有机氮污染(ON指数为0.16~0.26)。研究表明,水动力沉积分异作用的不同导致重金属在5个盐沼湿地间的差异及垂岸分布格局的复杂性,垂岸分布的复杂性可能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作用等因素有关,需要加强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中国近海捕捞机动渔船航次特征数据挖掘
高明远, 张胜茂, 汤先峰, 樊伟, 范秀梅, 伍玉梅, 朱文斌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147-154.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9-335
摘要4706)   HTML9)    PDF(pc) (3080KB)(3424)    收藏
为加强渔船进出港管理和捕捞渔获物监管,解决信息上报中主观性大,报告信息错误、虚假报告等问题,利用北斗船位数据记录渔船出海作业的时间、位置、航速、航向等信息,通过航次特征数据挖掘,分析了港口格网、岸线点与北斗船位终端记录轨迹的空间关系,提取到2.5万余艘渔船的39.98万个航次数据,并利用船位点球面距离累加计算航程,利用船位点到岸线点距离计算平均离岸距离,分析了中国近海渔船的航次特征。结果表明:渔船出港时间集中在每日8:00—17:59,进港时间集中在每日5:00—10:59和13:00—18:59;航次特征数据受大小潮、朔望日等影响较大,可划分为1~10 d、11~15 d、16~21 d和22~30 d等航次时长段;渔船的航次时长、航程和平均离岸距离均由江苏省向北、向南降低。研究表明,利用北斗船位数据提取航次具有速度快、实时性强的特点,是渔船管理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可为渔船进出港管理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脂类去除对赤道外海茎柔鱼软组织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刘娜, 刘必林,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155-160.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9-261
摘要4864)   HTML12)    PDF(pc) (1045KB)(3448)    收藏
为探究脂类去除对赤道海域茎柔鱼 Dosidicus   gigas 中碳氮稳定同位素(δ 13 C、δ 15 N)的影响及不同软组织间的稳定同位素差异,对茎柔鱼(胴长为195~324 mm)肌肉、性腺和消化腺等3种软组织进行去脂与不去脂处理,以测定组织中稳定同位素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软组织中δ 13 C、C/N在脂类去除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肌肉和性腺中δ 15 N在脂类去除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而消化腺中δ 15 N在脂类去除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P >0.05);脂类去除前或去除后δ 13 C、δ 15 N、C/N在3种不同的软组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不同组织稳定同位素含量比较显示,δ 13 C before 、δ 13 C after 依次均为肌肉>消化腺>性腺;δ 15 N before 、δ 15  N after 依次均为肌肉>消化腺>性腺,C/N before 依次为性腺>消化腺>肌肉,C/N after 依次为消化腺>性腺>肌肉。研究表明,脂类的存在对茎柔鱼软组织的稳定同位素含量测定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建议利用软组织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头足类进行摄食分析时应先进行脂类去除。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黏性鱼卵的黏性机制及人工孵化技术研究进展
高凤祥, 胡发文, 菅玉霞, 李莉, 王雪, 王晓龙, 潘雷, 郭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161-168.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63
摘要4889)   HTML10)    PDF(pc) (520KB)(3573)    收藏
鱼卵按黏性程度可分为黏性卵、弱黏性卵和非黏性卵3类,许多重要的经济鱼类产黏性卵,黏性鱼卵遇水后,卵膜表面黏性物质即被激活,继而产生黏性,对人工授精和孵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黏性鱼卵的黏性特征和黏性机制,对产黏性卵的经济鱼类人工繁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黏性卵的黏性特征和黏性机制研究进展,对比了各种脱黏方法在不同鱼类孵化过程中的效果,并对今后产黏性卵鱼类人工授精和孵化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产黏性卵鱼类的人工繁育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基因编辑CRISPR技术在海洋生物遗传育种的应用进展
于笛, 迟小妹, 滕炜鸣, 谢玺, 赵冲, 王庆志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1): 169-.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49
摘要5629)   HTML52)    PDF(pc) (484KB)(3888)    收藏
基因编辑(gene editing)是生命科学领域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以其对生物内源基因改变的精确性极大地推动着生命科学的研究进程,而CRISPR技术则是目前适应范围最广、可靠性最高的一类基因编辑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高效、简单等优点。CRISPR等基因编辑技术已在动植物遗传育种、生物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其中在海洋生物中的应用也日渐增多。本文以基因编辑技术为切入点,综述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史、原理、应用过程,以及CRISPR技术在海洋生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旨在为推动基因编辑技术在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遗传育种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南极鱼类适应低温的分子进化研究进展
许强华, 陈良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2): 177-18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1-064
摘要5650)   HTML8)    PDF(pc) (2960KB)(3540)    收藏
南大洋是地球上最冷的水域,水温常年在0 ℃以下,许多生物在南大洋降温过程中走向灭绝,而南极鱼亚目鱼类在南大洋逐渐变冷过程中快速进化,成为冰冻海域最繁盛的脊椎动物。随着越来越多的南极亚目鱼类基因组完成测序和分析,人们对这些鱼类在冰冻环境下生存和繁衍机制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和全面。本文从抗冻蛋白的起源、血液发生、抗过氧化机制、铁离子稳态调控、中性浮力的进化和基因组特征等方面综述了南极鱼类适应极端低温的分子进化及发育生物学机制,以期为鱼类抗冻与耐寒机制及适应性进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北方须鳅人工繁殖与胚胎发育研究
骆小年, 段友健, 郭童, 严子微, 李文康, 吴晨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2): 187-194.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46
摘要5784)   HTML13)    PDF(pc) (3321KB)(3463)    收藏
为实现北方须鳅 Barbatula   barbatula   nuda 人工养殖和资源增殖,于2015—2019年采集野生北方须鳅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试验,探索了北方须鳅的繁殖季节、雌雄鉴别、人工催情、产卵、人工孵化等关键性技术。结果表明:通过催产北方须鳅雌亲鱼55 000组,获卵5 960万粒,平均催产率为45.0%,平均受精率为56.0%,平均孵化率为42.7%,水花鱼苗为1 840.3万尾;辽宁东部山区北方须鳅繁殖期主要集中在3月中旬—4月上旬,北方须鳅卵径为(2.15±0.07) mm,产卵最低水温为8.5 ℃,适宜水温为17~22 ℃,在此温度下,效应时间为23~26 h,人工授精适宜雌雄比为2∶1;受精卵吸水后卵径为(2.35±0.05)mm,历经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器官分化期和出膜期;从受精至仔鱼孵出积温为66.67 ℃·d,受精至仔鱼平游积温为126.5 ℃·d;初孵仔鱼全长为(4.9±0.8)mm,体质量为(0.6±0.1)mg。研究表明,通过生态调控(温度)和生理调控(复合催产药物)措施,可实现野生北方须鳅的规模化人工繁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植物原料替代鱼粉鱼油对大菱鲆幼鱼生长、体组成成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马季, 李宝山, 王成强, 王晓艳, 乔洪金, 王际英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2): 195-20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85
摘要5856)   HTML7)    PDF(pc) (606KB)(3386)    收藏
为研究植物原料替代饲料中鱼粉及鱼油对大菱鲆 Scophthalmus   maximus  L.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体质量(35.95±0.05)g的大菱鲆幼鱼为研究对象,试验设置鱼粉鱼油组(鱼粉+鱼油)、鱼油组(植物蛋白+鱼油)、芥花油组(植物蛋白+芥花油)和豆油组(植物蛋白+豆油)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4种试验饲料,共养殖55 d,试验结束后测定大菱鲆生长、营养成分、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豆油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及蛋白质效率与鱼粉鱼油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二者均显著优于其他组( P <0.05),鱼粉鱼油组与豆油组脂肪效率和全鱼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 P <0.05);鱼粉鱼油组全鱼及肝脏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低于其他组( P <0.05),而豆油组则较高;芥花油组与豆油组全鱼及肝脏EPA、DHA含量总体上低于鱼粉鱼油组和鱼油组( P <0.05);芥花油组与豆油组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总体上显著高于鱼粉鱼油组( P <0.05),但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则较低( P <0.05),芥花油组及豆油组血清和肝脏溶菌酶活性总体上显著低于鱼粉鱼油组( P <0.05),各替代组肝脏抗氧化酶活力整体显著降低( P <0.05)。研究表明,用植物原料替代鱼粉鱼油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但在本试验条件下,混合植物蛋白配合豆油及藻粉替代鱼粉鱼油效果相对较好,有望成为替代鱼粉鱼油的理想饲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暗纹东方鲀leptin基因的克隆、SNP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余云登, 朱浩拥, 王盛南, 王耀辉, 马文超, 杨晓, 朱永祥, 钱晓明, 王秀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2): 207-21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287
摘要5719)   HTML7)    PDF(pc) (1407KB)(3258)    收藏
为明确暗纹东方鲀 Takifugu   obscurus 瘦素(Leptin)基因的基本性质,并探究 leptin 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暗纹东方鲀生长的相关性,随机选择6尾健康的3月龄暗纹东方鲀幼鱼作为基因克隆的试验样本,采用RT-PCR方法克隆 leptin 基因的cDNA序列,随机选择同期繁殖、同塘养殖的178 尾8月龄鱼,采用直接测序法筛选 leptin 基因中与生长相关的SNP位点。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 leptin  cDNA序列长为661 bp,包括459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152个氨基酸,Leptin氨基酸序列含19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推测该蛋白为亲水的稳定蛋白;暗纹东方鲀Leptin氨基酸序列与红鳍东方鲀Leptin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为96.7%,与不同种属的其他鱼类相似性较低,与草鱼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仅为25.25%,但不同物种的Leptin存在较高的三级结构相似性;在暗纹东方鲀 leptin 基因上筛选得到2个分型稳定的SNP位点(T24G、T193A),其中,T24G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体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 GG基因型个体体质量显著小于TG和TT基因型( P <0.05);将2个SNP位点的不同基因型进行组合,经关联分析获得优势双倍型D5,D5型个体的3个生长性状值最高,体质量显著高于D2、D4型个体( P <0.05),极显著高于D6型个体( P <0.01),体长和体全长显著高于D6型个体( P <0.05)。研究表明,T24G位点的TG和TT基因型及双倍型D5是暗纹东方鲀优势生长的基因型,可作为暗纹东方鲀辅助育种的候选分子标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母源因子boule在光棘球海胆性腺中的表达与定位
韩亚伦, 魏金亮, 崔洲平, 张健, 张伟杰, 温斌, 常亚青, 孙志惠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2): 214-221.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74
摘要5167)   HTML8)    PDF(pc) (9065KB)(3237)    收藏
为鉴定光棘球海胆 Mesocentrotus   nudus 生殖细胞标记基因,通过基因克隆、荧光定量PCR及切片原位杂交等技术分析了光棘球海胆(湿体质量为76.8 g±10.0 g)母源因子(boule)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动态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光棘球海胆 boule  cDNA序列全长为1 788 bp,其中,3′非编码区为601 bp,5′非编码区为146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1 041 bp,共编码346个氨基酸,包含一个保守的RRM结构域;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 boule 为母源因子,在整个胚胎发育时期均有表达; boule 基因在处于生长期(stage Ⅱ)光棘球海胆的肠、管足、体腔液和性腺中均有表达,其中, boule 基因在精巢表达量最高( P <0.05);在卵巢中表达量随卵母细胞的成熟而逐渐升高,在成熟期(stage Ⅳ)卵巢中达到最高,精巢中表达量仅在生长期(stage Ⅱ)及成熟前期(stage Ⅲ)有较高表达;切片原位杂交显示, boule 基因在光棘球海胆精巢的生殖细胞中特异表达,卵巢中未检测到阳性细胞信号。研究表明,光棘球海胆 boule 基因是雄性生殖细胞标记基因,本研究结果可为海胆雄性生殖细胞发育相关研究提供数据资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高温胁迫下尼罗罗非鱼肝脏组织的转录组分析
魏亚丽, 周艳, 黄思婕, 鲁纪刚, 陈良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2): 222-228.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99
摘要5770)   HTML12)    PDF(pc) (3847KB)(3364)    收藏
为探究罗非鱼高温胁迫响应的调控作用机理,选用孵化12 d后的尼罗罗非鱼 Oreochromis   niloticus 幼鱼,基于RNA-seq技术对尼罗罗非鱼高温处理组(36 ℃高温胁迫下养殖30、50、70 d)和常温对照组(28 ℃,30、50、70 d)肝脏组织样品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处理组与常温对照组共获得39.23 Gb clean data;28 ℃-30 d与36 ℃-30 d文库比较发现,存在4 342个差异基因,28 ℃-50 d与36 ℃-50 d文库比较发现,存在3 139个差异基因,28 ℃-70 d与36 ℃-70 d文库比较发现,存在3 042个差异基因;进一步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糖酵解/糖异生、细胞周期、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及胰岛素信号等通路上;通过RT-qPCR试验对mTOR信号通路及相关通路中的8个差异基因进行验证,证实了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表明,高温胁迫下尼罗罗非鱼肝脏组织中参与热应激相关的基因涉及生长、蛋白质折叠及能量代谢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罗非鱼高温胁迫响应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斑马鱼miR-30e对血细胞生成的作用机制研究
裴田瑛, 颜帅帅, 许强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2): 229-23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9-104
摘要5134)   HTML10)    PDF(pc) (1615KB)(3314)    收藏
microRNA(简写为miRNA)是一类内源基因编码的单链RNA分子,参与转录后基因的表达调控,在血液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研究miR-30e对鱼类血液生成的作用机制,以斑马鱼 Danio   rerio 作为模式生物,针对青藏高原裂腹鱼血液组织中高表达的miR-30e,利用生物信息软件预测斑马鱼miR-30e的靶基因,构建含斑马鱼 ALAS 2-3′UTR序列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与斑马鱼miR-30e进行共转染,检测细胞双荧光素酶活性的变化;同时构建含斑马鱼 ALAS 2-3′UTR序列的绿色荧光蛋白质粒,与miR-30e共同显微注射斑马鱼胚胎,观察GFP荧光强度与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斑马鱼胚胎在注射miR-30e模拟体48 h后,其血红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转染miR-30e的293T细胞双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 P <0.05);斑马鱼胚胎注射miR-30e模拟体24 h后,其GFP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且GFP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研究表明, ALAS 2基因是miR-30e的一个靶基因,miR-30e通过抑制 ALAS 2表达而抑制血红细胞的生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自然四倍体泥鳅雄核发育二倍体染色体组构成研究
陈琦 , 孙雨晴, 郑欣宜, 山谷, 李雅娟, 曹小娟, 朱新平, 周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2): 234-240.  
摘要4618)   HTML12)    PDF(pc) (5123KB)(3271)    收藏
为探究鱼类雄核发育新途径及自然四倍体泥鳅所产生的配子染色体组构成,采用自然四倍体泥鳅(4n=100)为父本、二倍体泥鳅(2n=50)为母本进行杂交,受精后5 min将受精卵放入3 ℃水中处理60 min诱导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并对其后代的血红细胞核体积、染色体核型、Ag-NORs带型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信号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杂交三倍体泥鳅血红细胞核体积为(38.29±3.14)μm 3 ,处理组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血红细胞核体积为(27.92±3.58)μm 3 ,二者血红细胞核体积之比为1.37∶1;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数目3n=75,核型公式为15m+6sm+54t,NF=96,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数目2n=50,核型公式为10m+4sm+36t,NF=64;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中,在3个染色体短臂的端部检测到3个FISH杂交信号,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中,在2个染色体短臂的端部检测到2个FISH杂交信号;杂交三倍体泥鳅染色体和间期核中,呈现出Ag-NORs数目为1~3个,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和间期核中,呈现出Ag-NORs数目为1~2个。研究表明,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的染色体组构成为2套染色体组,表明自然四倍体雄性泥鳅能产生二倍体(2n)配子,该结果为自然四倍体雄性泥鳅是具有4套染色体组的遗传四倍体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学证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黑嘴病病原菌人工感染对中间球海胆吞噬作用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
王中, 张伟杰, 刘雷, 冷晓飞, 高洪涛, 江会杰, 常亚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2): 241-247.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240
摘要5591)   HTML15)    PDF(pc) (2120KB)(3368)    收藏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lack mouth disease pathogen infection on phagocytosis of sea urchin  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 , the coelomocytes density, apoptosis rate, cell necrosis rate and phagocytosis related immune indices, including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ACP),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 and phagocytosis related immune gene expression were determined 0, 1, 6, 12, 24 and 48 h post pathogen stress in the sea urchin damaged by piercing the mouth membrane with a needle into the body cavity and then exposed to black mouth disease pathogen fluid (10 2  CFU/mL). The single phagocyte contribution value of several immune parameters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proportion of effective phagocyte. The density of phagocytes in coelomic fluid was shown to be decreased by 80%, and the apoptosis rate of phagocytes to be increased to 60.92% 1 h post stress. There were different relative trends of ACP activity, ROS level and TAC in coelomocytes after stress. However, the average contribution of single phagocyte showed a consistent trend of first increase and then decrease, with the maximal expression level of  C 3- pre  and  Clec 4 g  genes at 1 h post stress, increased by 3 times, 6 times, 7 times, 4 times and 7 times, respectively. The apoptosis rate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and the necrosis rate gradually was increased to 63.98%.  C 3- pre  and  Clec 4 g  genes, as well as the single phagocytemean relative expression of ACP, ROS and T-AOC was decreased to the level before stress from 6 h to 24 h post stress, although the density of phagocytes gradually recovered. The maximal expression level of  Caspase -8, as about 2 times as that at 0 h stress, was observed at 48 h post stress. It was found that the phagocytosis of the sea urchin was enhanced by the increase in ACP activity, ROS, T-AOC, and up regulation of phagocytic related immune genes at the beginning of infection. Meanwhile up-regulation of apoptosis rate of phagocytes and cell regeneration were also found to maintain the number of phagocytes. At the late stage of the invasion of pathogens, phagocytes failed to clear all the pathogen, the above phagocytosis related indices gradually were decreased, and the necrosis rate of phagocytes 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at the sea urchin became diseased.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裙带菜孢子体溃烂病原鉴定及病因分析
李赟, 张赛赛, 孙阳, 王宏飞, 陈文博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2): 248-253.  
摘要4448)   HTML10)    PDF(pc) (3614KB)(3259)    收藏
为探究大连市龙王塘和铁山增养殖海域养殖裙带菜 Undaria   pinnatifida 孢子体出现溃烂的原因,利用细菌分离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从海域养殖裙带菜溃烂的孢子体中分离纯化得到2株优势菌株(编号分别为LH43和LQ2),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分离菌株能够使裙带菜孢子体出现溃烂并分解藻体,且与自然发病相似,LH43较LQ2菌株致病性明显。结果表明:通过对两菌株16S rDNA基因序列扩增、测序及比对发现,LH43菌株与北极假交替单胞菌属  Pseudoalteromonas   arctica 细菌的一致性为99%,LQ2菌株与嗜冷杆菌属 Psychrobacter   aquimaris 细菌的一致性为100%;系统发育分析显示,LH43菌株与北极假交替单胞菌聚为一支,LQ2菌株与嗜冷杆菌聚为一支;利用生化试验对两菌株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经比对分别与北极假交替单胞菌和嗜冷杆菌吻合;菌株生长及产酶特性分析显示,LH43和LQ2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5~10 ℃,两菌株代谢产生的胞外产物褐藻酸裂解酶均在15 ℃时酶活力最高;药敏试验显示,LH43菌株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氟罗沙星及链霉素高度敏感,LQ2菌株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阿奇霉素高度敏感。研究表明,裙带菜溃烂病的发生是北极假交替单胞菌和嗜冷杆菌在不良环境与菌株产生的褐藻酸裂解酶共同导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三角帆蚌金色品系生长性状遗传参数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何志然, 胡宏辉, 冯上乐, 李家乐, 白志毅,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2): 254-259.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72
摘要6008)   HTML10)    PDF(pc) (404KB)(3383)    收藏
为培育出产金色珍珠的三角帆蚌 Hyriopsis   cumingii 良种,并为三角帆蚌金色品系生长性状及产珠性能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收集金色内壳色的三角帆蚌,经繁育共获得41个全同胞家系(F1~F41),分别在浙江武义和上海崇明两地养殖,在5月龄和17月龄时,分别测量两地各家系三角帆蚌壳长、壳高、壳宽和体质量4个生长性状,并进行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金色品系三角帆蚌壳长、壳高、壳宽和体质量的遗传力在5月龄时分别为0.18±0.07、0.19±0.03、0.22±0.09和0.18±0.09,在17月龄时分别为0.26±0.22、0.30±0.16、0.30±0.09和0.23±0.25,两月龄组均属中等遗传力;5月龄时各性状之间遗传相关范围为(0.84±0.02)~(0.96±0.07),表型相关范围为(0.56±0.02)~(0.92±0.04),17月龄时各性状之间遗传相关范围为(0.52±0.03)~(0.97±0.06),表型相关范围为(0.45±0.02)~(0.91±0.01),表明各生长性状可间接选择;5月龄时两地三角帆蚌各性状遗传相关系数为(0.53±0.14)~(0.57±0.12),17月龄时相关系数为(0.27±0.08)~(0.31±0.09),表明生长性状在两地存在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受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影响,各家系在两地表现不同,其中,F24、F25号家系在两地均表现优良。研究表明,金色品系三角帆蚌有较好的选育潜力,在该品系推广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3种宿主源盾纤毛虫的分离鉴定及体外培养研究
高延奇, 王森, 刘娟, 党慧凤, 黎睿君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2): 260-267.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67
摘要5410)   HTML9)    PDF(pc) (4094KB)(3357)    收藏
为进一步鉴定和体外培养引起养殖海水鱼类和棘皮动物体表溃烂的致病性盾纤毛虫,分别从辽宁地区养殖的患病刺参 Apostichopus   japonicus 、红鳍东方鲀 Takifugu   rubripes 和大菱鲆 Scophthalmus   maximus 的体表分离出3种盾纤毛虫,采用活体观察、甲醛固定观察、扫描电镜观察、醋酸洋红染色及甲基绿派洛宁染色的方法,对3种盾纤毛虫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采用PCR技术获得其18S rDNA基因序列,并与同源序列进行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树;选用L-15、MEM和RPMI1640培养基,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培养7 d,比较3种盾纤毛虫种群密度的大小;采用盾纤毛虫最适培养基,在不同的温度(10、15、20、30 ℃)、盐度(13、20、30、40)、pH(4.2、5.2、7.2、9.2)条件下培养7 d,比较3种盾纤毛虫种群密度的大小。结果表明:从刺参和红鳍东方鲀体表分离出的盾纤毛虫形态均与尾丝虫 Uronema  sp.相似,且18S rDNA序列与尾丝虫的一致性高达99%,在系统发育树上以100%的最高置信度值与尾丝虫聚为一支;从大菱鲆体表分离出的盾纤毛虫形态与伪康纤虫 Pseudocohnilembus  sp.相似,且18S rDNA序列与伪康纤虫的一致性高达99%,在系统发育树上以100%的最高置信度值与伪康纤虫聚为一支;体外最适培养基筛选结果显示,L-15培养基培养的盾纤毛虫种群密度高于MEM和RPMI1640培养基;体外培养条件试验结果显示,推荐体外培养条件为温度20 ℃、盐度30、pH 7.2。本研究结果可为海水养殖动物体表溃烂病原盾纤毛虫的分离鉴定及基于盾纤毛虫全虫疫苗研制的体外培养条件优化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壳纹船卵溞的盐度适应性研究
董成浩, 赵文, 魏杰, 董显坤, 左镓琪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2): 268-27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95
摘要5627)   HTML10)    PDF(pc) (1248KB)(3414)    收藏
为了阐明壳纹船卵溞 Scapholeberis   kingi  Sars的盐度适应性,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壳纹船卵溞的形态特征、分布、急性盐度耐受性,以及(25±1)℃恒温条件下盐度对其存活、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壳纹船卵溞在淡水河流、池沼和湖泊水库分布较广;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盐度对壳纹船卵溞的24、48 h的半致死盐度(LC 50 )分别为3.35和2.27,安全盐度为0.31;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壳纹船卵溞在0.5盐度组表现出最高存活率和最长寿命,其寿命显著高于1.5、2.0盐度组( P <0.05),体长增长率在1.5盐度组最高且1.0、1.5盐度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5盐度组( P <0.05),初次产幼数在1.0盐度组最大且显著高于2.0盐度组( P <0.05),总生殖量在1.0盐度组最大且对照组、0.5、1.0盐度组均显著高于1.5和2.0盐度组( P <0.05),溞净增殖量、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世代周期均在0.5和1.0盐度组较高,总体高于或接近对照组( P >0.05),而1.5和2.0盐度组各项种群增长参数均较低。研究表明,壳纹船卵溞对盐度的耐受性较低,盐度适当升高(0.5~1.0)可促进其生长和生殖,壳纹船卵溞对盐度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作为受试生物用以指示和监测海水侵蚀、淡水污染和盐碱化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鳙对加压处理前后蓝藻的消化分析
王媛, 刘鹏飞, 徐东坡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2): 274-279.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61
摘要5029)   HTML10)    PDF(pc) (3542KB)(3515)    收藏
为探究蓝藻加压对藻类结构及鳙 Aristichthys   nobilis 消化吸收所产生的影响,采用物理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蓝藻分别进行未加压和加压处理(0.7 MPa,1 min),利用不同规格的鳙(体质量分别为81.0 g±2.1 g、103.0 g±3.1 g、130.0 g±3.4 g)对两种处理状态的蓝藻进行摄食消化试验,用电镜观察不同处理状态的蓝藻在摄食前、摄食中和摄食后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电镜观察显示,摄食前未加压处理的群体蓝藻细胞间胶质连接明显、边缘模糊、细胞圆滑,而经过加压处理后,蓝藻群体结构被破坏,呈散状细胞且边缘清晰;经鳙摄食后,中肠内和粪便中加压处理藻细胞凹陷程度和破裂程度均明显高于未加压处理的蓝藻细胞;体质量为103.0 g的鳙对加压处理蓝藻的消化率显著高于未加压处理的蓝藻( P <0.05),鳙对加压处理蓝藻的消化率高达83.2%,对蓝藻原液的消化率约为65.7%。研究表明,加压处理促进了鳙对蓝藻的消化,本研究结果为探寻更加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淡水水体综合处理方法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4种鲑鳟鱼外周血细胞显微及超微结构比较
陆绍霞, 张春雷, 王常安, 刘洋, 韩世成, 刘红柏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2): 280-288.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93
摘要5599)   HTML8)    PDF(pc) (12590KB)(3389)    收藏
为研究鲑鳟鱼的血细胞形态学差异,采用光镜及电镜技术对白点鲑 Salvelinus   malma (体质量49.07 g±12.05 g)、红点鲑 Salvelinus   leucomaenis (体质量83.23 g±15.07 g)、虹鳟 Oncorhynchus   mykiss (体质量60.12 g±11.86 g)和金鳟 Oncorhynchus   mykiss (体质量42.04 g±10.26 g)4种鲑鳟鱼外周血细胞的组成、大小、显微及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鲑鳟鱼外周血细胞中可见红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血栓细胞及单核细胞,其中,红细胞占大多数,淋巴细胞数量仅次于红细胞,大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密度在4种鲑鳟鱼中无显著性差异( P >0.05);4种鲑鳟鱼的成熟红细胞形态结构相似,血栓细胞形态多样,其他种类白细胞形态结构相似,白细胞均以血栓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体;白点鲑血栓细胞最多,成群结队排列,红细胞数量也较多,红细胞长径和短径均最大,单核细胞中富含细胞器,嗜中性粒细胞分叶较多;红点鲑红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也较多;虹鳟红细胞密度最小,淋巴细胞最多,嗜中性粒细胞长径和短径最大;金鳟红细胞和白细胞密度最大,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长径和短径最大。研究表明,4种鲑鳟鱼外周血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特征与其他鱼类相似,但不同物种间血细胞数量和大小存在一定差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总氨态氮和pH对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品系幼贝潜沙的影响
马倩颖, 杨凤, 霍忠明, 赵雯, 闫喜武,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2): 289-294.  
摘要4538)   HTML12)    PDF(pc) (652KB)(3399)    收藏
为研究总氨态氮(TAN)和pH对菲律宾蛤仔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斑马蛤2号”(简称“Zebra 2”)品系幼贝潜沙的影响,在实验室内以天然海水为对照,研究了不同TAN质量浓度(0.12、0.51、1.03、1.64、2.93、5.93、12.30、28.00、54.90 mg/L)和pH(7.00、7.31、7.55、7.77、8.15、8.27、8.54、8.81、9.09)对“Zebra 2”蛤仔幼贝(壳长为4.78 mm±0.60 mm)潜沙的影响。结果表明:TAN胁迫试验显示,在水温20.7 ℃、盐度29和pH 8.12条件下, ρ (TAN)≤54.90 mg/L时对幼贝竖壳ET 5 无显著性影响( P >0.05),对竖壳ET 50 和潜沙ET 50 的最大毒物允许浓度(MATC)为28.00~54.90 mg/L,对潜沙ET 100 的MATC为0.51~1.03 mg/L,对24 h潜沙率的MATC为5.93~12.30 mg/L;pH胁迫试验显示,在水温27.1 ℃、盐度22.8及pH 7.00~9.09条件下,幼贝均能潜沙,但不同pH条件下潜沙速度有差异,pH为7.00~9.09时对幼贝竖壳ET 5 无显著性影响( P >0.05),pH为7.55~9.09时对竖壳ET 50 无影响,pH为7.31~9.09时对潜沙ET 50 无影响,pH为7.31~8.27时对潜沙ET 100 无影响,pH为7.00~9.09时对24 h潜沙率无显著性影响( P >0.05)。研究表明:适宜“Zebra 2”蛤仔幼贝潜沙ET 100 的TAN为0.12~0.51 mg/L或pH为7.31~8.27;pH为7.00~9.09时对蛤仔幼贝24 h潜沙率无影响,而TAN≥28.00 mg/L时导致其24 h潜沙率明显下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施氏鲟仔稚幼鱼骨骼系统发育观察
高丽楠, 胡红霞, 王巍, 董颖, 吴立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2): 295-302.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316
摘要5471)   HTML8)    PDF(pc) (24546KB)(3367)    收藏
为深入了解鲟形目鱼类骨骼生长发育过程,探究现存唯一的软骨硬鳞鱼骨骼适应性进化,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对施氏鲟 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 仔稚幼鱼的骨骼系统进行连续观察,总结出相应骨骼的生长发育规律及骨化时间。结果表明:施氏鲟初孵仔鱼观察不到明显的骨元件分化;仔鱼期的骨骼元件主要集中在头部,然后逐渐长出脊索和各鳍,本阶段未观察到任何骨化骨骼;稚鱼期进入快速生长阶段,10~15日龄时脑颅、咽颅及附肢骨骼迅速发育,身体各部分骨骼基本形成,20日龄时上颌骨、齿骨及牙齿开始骨化,24日龄时顶骨、后颞骨、下鳃盖骨、肩胛骨及背骨板外侧部分开始骨化,26日龄时翼耳骨、锁骨、匙骨开始骨化,28日龄时颊骨、额骨、胸鳍硬棘开始骨化,30日龄时围框骨、侧骨板开始骨化,背骨板基本完成骨化;进入幼鱼期,鱼体骨骼基础框架基本完成发育,吻部小骨片、腹骨板,以及腹鳍、臀鳍、背鳍、胸鳍最外侧幅状鳍条均已发生骨化。研究表明:施氏鲟骨骼发育起始于孵化后,且在发育过程中,与呼吸(颌弓)、摄食(鳃弓)和游泳能力(鳍)相关的骨骼优先发育,骨骼骨化顺序与发育顺序大概一致,20日龄时首次观察到骨化的骨骼,但骨化主要集中在24~30日龄;施氏鲟骨骼骨化时间与养殖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本研究中还观测到不同批次施氏鲟骨骼骨化起始时间相差10 d。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