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2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7-12-21
  

  • 全选
    |
  • 任波, 任慕莲, 郭焱, 张人铭, 马燕武, 吐尔逊, 刘宇, 阿不都, 艾则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7, 22(6): 397-4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9957.2007.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5年4月底在人工繁殖条件下,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精、卵的形态,胚胎和仔鱼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扁吻鱼的成熟卵呈浅灰色,微黏性,成熟卵卵径为1.80-1.85 mm,受精后卵膜吸水膨胀,卵膜直径为3.30-3.45 mm。受精卵在水温21-22℃下,历经1 h40 min胚盘突起;2 h10 min出现第一次卵裂;历经7 h 15 min胚胎发育到多细胞期;12 h 4 min发育到囊胚期;16 h 36 min为原肠早期;30h 20 min发育到神经胚期;历经91 h 37 min器官形成,心脏搏动,胚体摆动;103 h后仔鱼孵出,全长为7.5 mm。孵出后的第6 d,全长为11.6 mm,卵黄囊基本吸收完毕,开口索食。孵出26 d后,全长为21.00mm,奇鳍、偶鳍发育完成,肌肉增生,但体尚未披鳞。观察发现:扁吻鱼受精卵不仅具有黏性,而且卵膜吸水膨胀,形成的膜径1.8倍于卵径,富有弹性;受精卵发育后期在微流水中能悬浮水中片刻,后逐渐沉水,因此加强水中氧量的供给有助于其发育;受精卵的胚盘隆起至第6次卵裂的时距大大快于青海湖裸鲤,且眼基和体节、嗅囊和尾芽同时发生;孵出前的胚体已超越卵膜内经,尾端超出头部的眼后。
  • 赵飞, 邹为民, 谭爱萍, 罗理, 姜兰, 陆小萏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7, 22(6): 403-4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9957.2007.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患病地图鱼Astronotus ocellatus肝脏组织中分离到菌株AO1,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为致病菌。通过ATB 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鉴定仪和常规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测定菌株AO1的16S rRNA基因序列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与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同源性最高,达99.9%。因此,可鉴定该菌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根据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毒力基因菌毛亚基(fim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383 bp序列,该序列与迟钝爱德华氏菌的fimA基因序列相似性达99.0%,进一步说明菌株AO1具有fimA基因,有一定的致病力。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菌株AO1对阿米卡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新生霉素、氨苄西林、氨曲南、卡那霉素、头孢咪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妥布霉素、氨苄青霉素13种抗生素较为敏感。
  • 许星鸿, 孟学平, 阎斌伦, 郑家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7, 22(6): 409-4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9957.2007.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解剖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西施舌Mactra antiquata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施舌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盲囊组成。消化道包括唇瓣、口、食道、胃、晶杆囊、肠、直肠和肛门,除唇瓣、晶杆囊外,消化管壁由内向外可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胃壁和肠壁的局部缺乏肌层;消化盲囊为复管泡状腺,以导管与胃腔相通;腺上皮由胚性细胞(E-细胞)、纤维细胞(F-细胞)、吸收细胞(R-细胞)和分泌细胞(B-细胞)组成;在口、胃、肠等部位的消化管腔及盲囊腺腔中存在着吞噬细胞;肠上皮有较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胃上皮、肠上皮和消化盲囊导管上皮有较强的酸性磷酸酶活性,胃壁、肠壁和消化盲囊中含有铁。
  • 王丹, 李文宽, 闫有利, 骆小年, 吴瑞兰, 夏大明, 张玉洁, 郭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7, 22(6): 415-4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9957.2007.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于2005、2006年,连续观察了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受精卵的胚胎及胚后发育全过程。结果表明:斑鳜受精卵在22.2-25.2℃水温条件下,孵化所需时间约为144 h,胚胎发育到111 h,口裂已经形成,张合自如;破膜后54 h即可捕食活体鱼苗。斑鳜胚胎期即形成口裂、心脏、胸鳍、鳃盖等器官,在破膜前具备了较其它鱼类先天功能更完善、更复杂的生理结构,这一生理特点为其胚后体质强壮,开口即可捕食,消化活体鱼苗奠定了基础。
  • 王华, 刘长发, 秦传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7, 22(6): 421-4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9957.2007.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一种新型的火山石生物膜载体和大型海藻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处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废水,探讨了火山石生物膜载体和角叉菜对去除废水中总氨氮、硝酸态氮和磷酸盐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牙鲆养殖废水中总氨氮浓度低于1.398 mg/L时,以火山石为生物膜载体的硝化滤器对废水中总氨氮的总去除效率维持在95%以上,对总氨氮去除率最高可以达到16.372 g/(m^3·d);角叉菜作为生物滤器的适宜用量为3 mg/L,对硝酸态氮和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0.625 g/(m^2·d)和0.046 g/(m^2·d),其对水中硝酸态氮和磷酸盐的去除效果与孔石莼Ulva pertusa相近。这说明火山石生物膜载体和大型海藻角叉菜在养殖循环水净化方面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 尹军霞, 沈文英, 杨环城, 娄金火, 孟丽丽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7, 22(6): 426-4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9957.2007.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分别喷有β-葡聚糖、益生菌制剂、β-葡聚糖与益生菌制剂联合以及不添加佐剂的一般饲料分别投喂鲫Carassius auratus,检测各试验组鲫肠道菌群、增重率、饲料系数和成活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用β-葡聚糖和益生菌制剂联合投喂,鲫肠道中好氧菌总数极显著减少(P〈0.01),厌氧菌总数、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Bifidobact数量显著增加(P〈0.05),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数量显著减少(P〈0.05);联合制剂中对鲫肠道菌群起调节作用的主要是益生菌,β-葡聚糖能协同益生菌减少鲫肠道的好氧菌,促进益生菌对鲫肠道产气荚膜梭菌的抑制作用;β-葡聚糖和益生菌制剂都能提高鲫对饲料的利用率,促进鲫生长和成活;β-葡聚糖和益生菌制剂联合对鲫的生长和成活的促进作用,比单独使用效果要显著得多。将β-葡聚糖和益生菌制剂配成复合型制剂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于冬梅, 匡友谊, 马海涛, 梁利群, 孙效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7, 22(6): 431-4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9957.2007.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生物素-磁珠富集法与放射性同位素杂交法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基因组的微卫星资源。结果表明:在得到的1 400多个细菌中,有300多个阳性克隆,将其中96个进行测序,在这些序列中共有115个微卫星核心序列,含99个重复次数大于10次的微卫星核心序列。其中完美型标记40个,占40.4%;非完美型标记52个,占52.5%;混合型标记共7个,占7.1%。随机选取侧翼序列较长的50个序列,依据引物设计原理设计引物50对,经3次PCR筛选,有28对引物可得到稳定的特异性扩增;同时利用史氏鲟的6个个体检验了这些位点的多态性,并统计了等位基因数,发现有22对等位基因具有良好的多态性。
  • 李正, 蒋霞敏, 王春琳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7, 22(6): 436-4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9957.2007.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胴长2.3 mm±0.1 mm)初孵幼体投喂不同开口饵料(丰年虫、桡足类、桡足类+糠虾),对幼体乌贼(胴长12.7±0.3 mm)投喂不同饵料(活脊尾白虾、冰鲜杂鱼、干湿配合饲料)进行喂养试验,以成活率、胴长、体重等为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桡足类组的初孵幼体成活率最高(83.3%),依次为桡足类+糠虾组、丰年虫组,成活率分别为63.9%、13.9%;桡足类+糠虾组的初孵幼体生长速度最快,平均旬生长为2.65 mm,依次为桡足类组、丰年虫组。活脊尾白虾组的幼体乌贼生长最快,平均旬生长为12 mm,依次为冰鲜杂鱼组、湿配合饲料组,平均旬生长分别为6、5mm;幼体乌贼的成活率依次为活脊尾白虾组(67.5%)〉湿配合饲料组(41.7%)〉冰鲜杂鱼组(33.3%);投喂不同饵料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粗蛋白、水分、粗脂肪、总灰分影响显著。
  • 张东升, 曹文伟, 毛连菊, 朱莹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7, 22(6): 442-4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9957.2007.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正交试验L9(43)设计方法,对用鱼粉生产中的废水培养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进行了可行性试验和初步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用鱼粉生产中的废水培养苏云金芽胞杆菌是可行的,在(28±1)℃条件下,在含有50%的鱼粉废水中添加10 g/L的水淀粉、1 g/L CaCO3、0.25 g/L MgSO4、0.25 g/LKH2PO4作为培养基培养苏云金芽胞杆菌,其数量可达2.72×10^9cell/mL,且芽胞脱落时间一致,脱落率为99%。
  • 水柏年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7, 22(6): 446-4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9957.2007.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不同温度、盐度、pH和光照条件下,研究了4种因素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快速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15-20℃时,菲律宾蛤仔吐出杂物的速率较大,净化4 h后其吐出杂物的重量百分比达89.59%;盐度为25-30时,蛤仔吐出杂物的速率较大,净化4 h后其吐出杂物的重量百分比达88.4%;pH为7-8时,菲律宾蛤仔吐出杂物的速率较大,4 h后其吐出杂物的重量百分比达87.99%;菲律宾蛤仔处于黑暗条件时,其吐出杂物的速率较自然光照下大,4 h后其吐出杂物的重量百分比达85.92%。因此,快速净化菲律宾蛤仔的适宜条件应为:水温15-20℃,盐度25-30,pH为7-8,且选择黑暗条件下进行。
  • 马莉莎, 罗福才, 姜忠爱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7, 22(6): 452-4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9957.2007.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木质养殖船无建造规范可进行稳性衡准,对大连市庄河、长海县、普兰店、开发区部分养殖船进行实船测绘,并对163艘养殖船资料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从中总结出适合大连地区木质养殖船的稳性衡准计算方法。
  • 赵典惠, 刘丽波, 孙际佳, 王海芳, 梁兰清, 赵会宏, 刘丽, 李桂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7, 22(6): 455-4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9957.2007.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美人鱼弧菌Vibrio damsela与创伤弧菌V.vulnificus人工感染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后,对病鱼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美人鱼弧菌与创伤弧菌均能引起鱼的鳃、肝、脾、肠、胃、肾等多种组织器官发生较为严重的病理变化,且这两种弧菌导致的病鱼组织病理变化存在较多的相似性。病鱼鳃严重病变,鳃小片上皮细胞增生,相互融合在一起呈棍棒状,鳃小片基部的泌氯细胞肥大,有的泌氯细胞与鳃小片上皮细胞层连在一起;肝严重出血或发生脂肪变性,肝组织结构疏松,肝细胞变性坏死;胃、肠黏膜变性坏死,脾、肾出血;肾小球、肾小管与肾间质变性坏死等。
  • 姬长虹, 孙效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7, 22(6): 460-4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9957.2007.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磁珠富集法和用γ-32P标记的放射性探针法相结合,快速制备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微卫星。用限制性内切酶MboI对银鲫完整基因组DNA酶切,用不同蔗糖浓度梯度离心收集400-900 bp大小的片段,连接Brown接头,构建银鲫全基因组文库。用生物素标记的(CA)16寡核苷酸探针进行筛选,磁珠富集含有微卫星的DNA单链序列;对DNA模板进行PCR扩增,连接pMD18-T载体,转入用CaCl2制备的感受态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中,得到微卫星序列文库;经用同位素γ-32P标记的探针(CA)16二次筛选,获得235个阳性克隆,对其测序,得224个含微卫星序列,完美型、非完美型、复合型序列分别占总数的52.8%、28.7%、18.5%。除探针中使用的(CA/GT)n重复单元外,还观察到(GA/CT)n、(ACTC)4的重复序列。设计163对引物,选择合成30对引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筛选,9对可以获得清晰条带,其中3对为单态,6对为多态。
  • 张磊, 樊启学, 赵志刚, 于淼, 熊冬梅, 董俊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7, 22(6): 465-4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9957.2007.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慢性拥挤胁迫对鲤Cyprinus carpio的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经养殖28 d后,高密度组(70 g/L)鲤的终体重、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中密度组(35g/L)和低密度组(对照组,密度6 g/L,P〈0.05),中密度组鲤的终体重、特定生长率也低于低密度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高密度组和中密度组鲤血清中尿素氮水平极显著高于低密度组(P〈0.01),高密度组与中密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高密度组鲤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低密度组(P〈0.05);高密度组鲤血清中游离脂肪酸、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均极显著高于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P〈0.01);而高密度组血清总蛋白却极显著低于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P〈0.01);血糖、乳酸、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肌酐水平,3个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 刘琳, 董仕, 张慧敏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7, 22(6): 470-4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9957.2007.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国二倍体和三倍体鲫Carassius(黑龙江流域鲫、九江彭泽鲫、宁河彭泽鲫、海河流域鲫、金鱼)以及日本二倍体、三倍体鲫为试验材料,应用水平式淀粉凝胶电泳法对其肌浆蛋白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二倍体鲫中共检测出4种类型(BB、BC、CC和BD),其中BB为主要类型,并且4种类型均不同于日本的二倍体鲫;在中国三倍体鲫中也检测出4种类型(BBB、BBC、BCC、ABB),方正银鲫中的两种类型(BBC、BCC)均不同于九江彭泽鲫、宁河彭泽鲫、于桥水库鲫和日本三倍体鲫,九江彭泽鲫、宁河彭泽鲫以及95.1%的于桥水库鲫为BBB类型,其电泳带组成与谷口顺彦报道的日本银鲫中的Ⅱ-1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