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约稿
中国是海洋大国,海洋渔业是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渔业快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水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18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达6457.66万t,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5 864.47亿元[1],中国渔业产量多年来一直位于世界首位。但是,长期处于粗放型的传统海洋渔业生产方式已经给中国近海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为创新生态健康、环境友好、资源养护型的现代海洋渔业生产模式,保障人海和谐发展,一种新的渔业生产方式——海洋牧场应运而生。作为生态渔业的主要发展方式之一,海洋牧场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海洋牧场理解的不断深入,中国学者提出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新理念。本文梳理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由来、概念、技术体系、特征等,阐述了当前中国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发展现状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科学、规范地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科学规范及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971年,“海洋牧场”一词首次出现在日本水产厅“海洋开发审议会”文件中,其定义为“海洋牧场是未来渔业的基本技术体系,是可以从海洋生物资源中持续生产食物的系统”[2]。海洋牧场概念出现以后,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完善,人们对其给予了美好的梦想和期望。1973年,日本水产学会在有关日本政府发展海洋牧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海洋牧场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在人为管理下,以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依据科学理论与技术,在海洋空间构建的场所”;1976年,在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JAMSTEC)的海洋牧场技术评定调查报告书中将海洋牧场概念定义为“将水产业作为食料产业和海洋环境保全产业,以系统的科学理论与技术实践为支撑,在制度化管理海洋的情况下形成的未来产业系统化模式(海洋牧场)”;1980年,日本农林水产省水产技术会议关于“海洋牧场化研究项目”的讨论资料里将海洋牧场技术具体化,指出“确立多种鱼贝类以及洄游性鱼类的多样化增殖技术,逐渐使我国沿岸海域或近海海域实现海洋牧场化”;1991年,市村武美指出,海洋牧场被广泛理解为是栽培渔业发展的高级阶段[2]。同年,在“水生生物生息场造成及沿岸开发的日美论坛”上,中村充认为:“海洋牧场是在广阔的海域中,在控制鱼贝类行为的同时,对其从出生到捕获进行管理的渔业系统”[3]。韩国根据本国国情,在2003年将海洋牧场(ocean ranching)的概念进一步具体化,在《韩国养殖渔业育成法》中其概念为“在一定的海域综合设置水产资源养护的设施,人工繁殖和采捕水产资源的场所” [4]。
2001年,挪威卑尔根大学Salvanes所著的海洋科学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Ocean Sciences》第4卷中将海洋牧场定义为:“海洋牧场常常被称为增殖放流,它包括大量放流幼鱼,使它们在海洋环境中以天然饵料为食和生长,随后又被重新捕获,从而增加渔业资源的数量”;2003年,Mustafa将海洋牧场(sea ranching)概念表达为“在可控条件下,放流自然或养殖的海洋生物,目的是使其生长和捕获,但不局限于商业上重要的物种,还包括海藻和海草”;2004年,FAO再次发布题为“marine ranching”的技术报告,其内容均与资源增殖放流相关[5]。2008年,Bell等国外学者提出海洋牧场(sea ranching)为放流养殖幼体到开阔海域和河口环境,以通过“放流-生长-捕获”等过程收获较大个体;2014年,Kim 等学者认为海洋牧场主要应用于增殖性养殖,是一种新型的渔场[6]。
中国关于海洋牧场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1947年,朱树屏首次提出“种鱼与开发水上牧场”即“水产农牧化”创想,明确提出中国应当注意发展此等牧场;1961年,朱树屏又进一步论述了海洋人工增殖和农牧化;1963年朱树屏明确指出,水产在本质上就是水里的农业,海洋、湖泊就是鱼虾等水生动物生活的牧场[7]。1978年以后,曾呈奎[8-9]多次提出发展中国海洋水产生产,必须要走“农牧化”道路的观点。1983年12月,冯顺楼[10]提出了建设人工鱼礁,开创我国海洋渔业新局面的建议;1989年,冯顺楼发表了“发展人工鱼礁开辟海洋牧场是振兴我国海洋渔业的必然趋势”的文章,提出要以人工鱼礁为基础,结合人工藻场、人工鱼苗放流,建设富饶美丽的海洋牧场[11]。但1990年以前,人们对海洋牧场的认识大多仍停留在人工鱼礁和增殖放流等单一生态工程的阶段,并没有从系统构建及全过程人为管理等角度对海洋牧场有更清晰的认识。进入90年代以来,有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海洋牧场的发展,海洋牧场的概念也在不断深化,黄宗国[12]、陈永茂等[13]、张国胜等[14]、杨金龙等[15]、杨红生[16]等都对海洋牧场的概念提出过自己的见解。
随着研究与认识的不断深入,什么是海洋牧场,如何建设海洋牧场,这个问题成为中国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渔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答的问题,2017年由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编著的《中国海洋牧场发展战略研究》一书中将海洋牧场定义如下: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原理,在特定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增殖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渔业模式[17]。
综上,中、日、韩等国家提出的海洋牧场多指近岸渔业系统工程,欧美国家提出的海洋牧场则多指增殖放流。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韩国、美国、挪威、俄罗斯、西班牙、法国、英国、德国、瑞典等发达国家均把发展海洋牧场作为振兴海洋渔业经济的战略对策[6]。
2009年,陈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在首届全国人工鱼礁与海洋牧场学术研讨会上首次提出“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理念。2012年,在由中国科协主办的“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海洋牧场的现在和未来”学术会议上,陈勇又对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理念进行了进一步地丰富与阐述,提出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概念与定义:所谓现代化海洋牧场,是一种基于生态系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和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管理,最终实现生态健康、资源丰富、产品安全的一种现代海洋渔业生产方式[18]。这是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构想(图1)。传统海洋牧场主要是通过增殖放流补充自然鱼贝类资源量,或是通过人工鱼礁等生态工程养护和增殖渔业资源,目的是增加渔获量。现代化海洋牧场则是在传统海洋牧场建设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对生物资源、生态环境、渔业生产以及相关文化休闲活动等进行系统管理,形成有人、鱼、陆、海等构成的大系统,并动态优化大系统的生态功能,从根本上消除粗放型捕捞及增养殖对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造成的压力,使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得以协调发展,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现代化海洋牧场能够实现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从水产资源消耗型向资源管理型海洋渔业生产方式转变的一次新跨越。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为现代化海洋牧场提供科技支撑,如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海洋探测、海洋生物、海洋生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海洋牧场规划建设和管理运营中不断应用,大幅提高海洋牧场的现代化水平。
图1 现代化海洋牧场概念图
Fig.1 Concept map of modern marine ranching
现代化海洋牧场区别于传统的捕捞、养殖和增殖,也区别于网箱、浮筏、养殖工船等海上养殖场,是一项集生态环境修复与优化、生物资源养护与增殖、环境友好型选择性采捕等技术要素为一体,以促进和保障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最终目标,对生态、生物、生产等全程进行科学管理的系统工程。
现代化海洋牧场技术体系包括8项技术要素,即生息场建造技术、苗种生产技术、增殖放流技术、鱼类行为驯化控制技术、环境监控技术、生态调控技术、选择性采捕技术和海洋牧场管理方法与技术等。其中,生息场建造技术包括人工鱼礁建设技术(如选址技术、礁型设计与设置技术、制作与投放管理技术等)、海藻场海草床营造技术(如海带裙带菜藻场营造技术、大叶藻海草床营造技术等);苗种生产技术,主要指增殖放流用鱼贝类苗种的健康繁育技术,以及提高其成活率的相关技术;增殖放流技术,主要指提高放流后成活率和回捕率的相关技术,包括中间育成技术、行为驯化技术、适地选择技术、放流规格与投放量的确定技术、追迹技术、效果评价技术等;鱼类行为驯化技术,包括驯化信号的确定技术、不同鱼贝类行为的控制技术等;环境监控技术主要包括海洋牧场海域的生态环境因子实时在线监测技术、生态环境评估预警技术、生态与生产综合监控技术等;生态调控技术包括敌害生物去除及生态补充技术、以生态平衡为目的的生物数量控制技术、水中营养盐类调控技术等;选择性采捕技术包括幼鱼幼贝保护型渔具渔法、环境友好型渔具渔法等;海洋牧场管理方法与技术,包括对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综合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涉及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也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这8项主要技术是现代化海洋牧场技术体系中的核心技术要素,针对不同类型的海洋牧场应根据海域环境和资源现状选择不同的核心技术进行组合构建,以达到海域生态修复与优化、资源养护与增殖的目标。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趋势,结合产业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技术体系得以不断拓展,涵盖了海洋牧场建设前、中、后的各个阶段,特别是随着后续产业链条的延伸,包括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休闲渔业、海洋牧场保险体系、产品物流与市场营销、产品可追溯质量控制及服务保障体系等,形成了贯穿一二三产全产业链条的技术体系和建设内容,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内涵得以丰富和延伸,成为产业融合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
现代化海洋牧场区别于传统海洋牧场,也不同于传统的养殖、捕捞和增殖,主要有5个特征。
(1)生态优先性。这是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根本特性之一,即所有现代化海洋牧场中的建设、生产、休闲娱乐等活动均以生态安全为核心目标,以保证生态环境优良、生物资源丰富及渔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所有活动特别是捕捞生产和养殖生产活动等均不得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完整性。
(2)系统管理性。现代化海洋牧场是由生息场建造、环境调控、种苗生产、种苗放流、育成管理、收获管理、灾害对策等多种技术要素有机组合的生态管理型渔业,人为的生态管理贯穿于海洋牧场建设与运营的全过程。
(3)生物多样性。海洋牧场的对象生物不仅仅包括沿岸鱼贝类,还包括近海鱼类及洄游性鱼类,同时现代化海洋牧场针对的是海洋生态系统水平的资源修复与增殖,关注的是生态系统稳定前提下在不同营养级上的多品种对象生物的持续产出,而非单一种类的产出,这也是现代化海洋牧场区别于传统单一品种养殖的重要特点之一。
(4)区间广域性。现代化海洋牧场是一个“场”和“空间”的概念,是在海洋中的某一个场所或者空间开展的渔业活动,既包括海域的海底也包括海水的底层、中层、表层及海面上从事的渔业活动,最终确立适宜海域特征的多个生物资源培育系统立体组合的复合型资源培养系统。
(5)功能多样性。传统的养殖和捕捞生产等只具有一种生产功能,而现代化海洋牧场则是集生态修复、资源养护、渔业生产、渔业碳汇、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休闲渔业、景观再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综合体,其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更加凸显。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中国开展了人工鱼礁和海洋生物增殖放流的传统海洋牧场的建设探索。1979年,在广西北部湾开始了中国人工鱼礁试验研究。之后,全国沿海广东(包括海南岛)、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广西等省(自治区)普遍开展了人工鱼礁试验研究,虽然效果显著,但这个阶段由于资金等多方面原因总体发展仍较缓慢。进入21世纪,随着对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与养护的日益重视,中国海洋牧场的建设和研究也不断深入。2002年,广东省以人大提案形式批复8亿元用于人工鱼礁建设,这也是当时最大规模的人工鱼礁建设投资。辽宁、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广西等沿海地区相继开展了人工鱼礁及海洋牧场建设,而增殖放流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持续进行了30多年,放流品种包括各种优质鱼虾贝藻及海参、鲍鱼等海珍品近百种,使之成为渔业一大产业,对修复日益衰退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19]。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投入海洋牧场建设资金49.8亿元,通过人工鱼礁建设、底播增殖和增殖放流等途径,建设海洋牧场233个、海域面积852.6 km2,建成人工鱼礁区面积619.8 km2,投放人工鱼礁6094万空m3。按照渔业资源增殖评估方法和海洋牧场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模型进行计算,中国沿海海洋牧场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包括休闲渔业收入、增养殖收入、旅游收入等)319.2亿元,每年产生生态系统服务效益(包括水质净化调节、生物调节与控制、气候调节、空气质量调节等)603.5亿元,每年固碳量19.4万t、消减氮16 844 t、消减磷1684 t。中国的海洋牧场建设,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2015年开始,农业部组织开展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创建活动,推进以海洋牧场建设为主要形式的区域性渔业资源养护、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综合开发,目前,已批复5批共110家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对全国海洋牧场建设起到了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主要分为3种类型:(1)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养护渔业资源或珍稀濒危物种为主要目的的养护型海洋牧场;(2)以增殖渔业资源和产出渔获物为主要目的的增殖型海洋牧场;(3)以休闲垂钓和渔业观光为主要目的的休闲型海洋牧场。以山东、辽宁、河北等为代表的北方海洋牧场主要以企业为投资建设主体,发展以刺参、鲍、海胆等海珍品增殖为主的增殖型海洋牧场,经济效益显著。而南方则多以政府为投资建设管理主体,开展养护型海洋牧场建设,因其自然条件适宜,休闲型海洋牧场发展前景广阔。
现代化海洋牧场研究与建设起始于2008年由大连海洋大学主持,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锦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参加的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牧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同时结合大连海洋大学承担的农业部948计划项目“海洋牧场关键技术引进与创新”及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辽宁近海鱼类资源养护型海洋牧场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在人工鱼礁生境优化技术、鱼类行为控制技术、海珍品增殖放流技术、牧场环境实时在线监测分析技术、环境友好型捕捞技术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发与集成,并创建了规模化的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区。这也是中国第一项系统研发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技术成果。项目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人工鱼礁新材料研发与技术集成示范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2010年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人工海洋牧场高效利用配套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2017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承担的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高效海洋生态牧场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多个国家及省部级研发课题的立项与实施,标志着中国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技术研发全面展开。
在海洋牧场科技研发以及学术交流平台等创建方面,大连海洋大学于2006年成立了以海洋牧场为研究内容的省级工程中心——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也是中国首个海洋牧场的工程技术研发平台;2014年4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依托南海水产研究所建立了海洋牧场技术重点实验室;2018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成立了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技联合协作方面,2016年5月,中国水产学会海洋牧场研究会(现更名为中国水产学会海洋牧场专业委员会)依托大连海洋大学成立;2017年7月,大连海洋大学发起并联合50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成立了国家现代海洋牧场科技创新联盟;2017年9月,农业农村部成立了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这些海洋牧场科技研发交流平台和研究咨询机构,对保障中国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科学、规范、有序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行业标准《人工鱼礁建设技术规范》(SC/T 9416—2014)、《人工鱼礁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技术规范》(SC/T 9417—2015)、《海洋牧场分类》(SC/T9111—2017)等标准的发布对于规范海洋牧场中的基础生态工程——人工鱼礁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各地开始陆续颁布海洋牧场的地方标准,丰富了海洋牧场建设标准体系,对于海洋牧场的规范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6年连云港市发布了中国首部海洋牧场地方性法律法规《连云港市海洋牧场管理条例》,标志着中国海洋牧场的现代化管理开始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良性发展的道路。
经过多年的研发,用于海洋牧场建设的一些新材料、新技术和装备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如人工鱼礁的新材料技术[20-24]、人工鱼礁声学勘测新技术[25-27]、浮鱼礁技术[28]、海藻(草)场的规模化修复与营造技术[29-31]、苗种繁育及种质改良技术[32-33]、增殖放流标志新技术[34-35]、海洋牧场中的渔业资源声学调查与评估技术[36-38]、鱼类行为驯化控制技术[40-42]、鱼类行为的声学标记跟踪技术[43]、生态采捕网具的设计及改进[44-45]、海洋牧场智能监测与分析系统[46-47]、海洋牧场可视化技术[48]等,此外,各种海洋牧场多功能平台等配套设施得到研发与应用,提升了整个海洋牧场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尽管一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在海洋牧场建设中得以应用,但在总体建设水平上,中国海洋牧场建设仍处于以人工鱼礁和增殖放流为主的传统海洋牧场建设阶段,海洋牧场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
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科学规划不足。现代化海洋牧场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需要前期详实的科学调研,在调研基础上做出科学的规划,但现实是部分地区由于科技意识淡薄、科技人员短缺、资金缺乏等原因,没有进行建设前期的调查评估或者调查评估不规范,没有制定出科学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导致建设未达到预期效果。不是任何海域都适合建设海洋牧场,尤其是人工鱼礁建设,如果选址不当,或者礁型、布局不合理,就不能充分发挥人工鱼礁的生态修复与优化作用,甚至出现鱼礁埋没、沉陷等问题,降低资源养护的功能。另外,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化、生态化等现代化建设与管理方法与技术体现不充分。
(2)一些核心技术尚未完全突破。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技术体系已初步成型。但尚有一些关键技术尚未突破,某些技术尚处于瓶颈期,如海藻(草)场、海中林大规模高效建设技术、特定环境下人工鱼礁的环境适配技术、大规模优质健康苗种繁育及高效增殖放流技术、基于食物网水平的承载力评估及有效提升技术、对象生物行为有效控制与追踪技术、牧场生物资源高效探测与精准评估技术、环境友好型选择性采捕的渔具渔法、环境多维信息化监控及智能化预警等尚需集中研发,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3)缺少海洋牧场建设后的监测评估。许多海洋牧场建设后,由于缺乏经费等原因,没有系统开展后续的监测评估工作,也没有统一的监测评估标准,难以对海洋牧场的建设效果进行科学量化评价,对海洋牧场的后续科学管理未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影响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可持续发展。
(4)管理没有完全到位。海洋牧场后期管理至关重要,事关建设成败。目前,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如有些地区的人工鱼礁区,由于缺少日常看护,出现过炸鱼、电鱼及用拖网、围网捕捞等现象,破坏了礁区生态环境,甚至破坏礁体,对刚刚修复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又形成二次毁坏,影响了海洋牧场建设效果。特别是一些公益性海洋牧场区域管理难度较大,相关的海洋牧场管理制度不健全,也缺少可依据的管理法规。
(5)建设和维护资金不足,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投入缺乏连续性。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部分地区没有地方财政支持,牧场建设难以形成规模,其效果难以充分、持续发挥;海洋牧场建设后的资源调查、环境评估、增殖放流、现代化平台管理等工作较多,缺少资金保障;建设资金的分配不尽合理,海洋牧场建设后期的管理、养护及效果评估资金的分配比例较少。
(6)产业链条相对较短,后续产业创新不足。现代化海洋牧场是集牧场生物生产、人工鱼礁及装备制造、休闲渔业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但由于海洋渔业生产的特性,目前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中,仍集中在一二产业,第三产业及后续产业链发展尚有较大空间,如产品优质高效开发利用、现代仓储物流、现代化互联网营销体系、文化科普教育体系建设等,同时缺乏有效地协调合作运行机制,无法达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目标,使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推进受到一定限制。
(1)强化建设前期的科学调查与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建设区域、建设内容、建设任务、建设步骤,以及后期效果评估及管理运营措施,为科学建设、科学管理和运营现代化海洋牧场提供规划保障。
(2)针对目前自主创新能力差的问题,建立国家级海洋牧场科技研发平台,建设高素质海洋牧场研发团队,促进海洋牧场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海洋牧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资源整合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一批急需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为现代化海洋牧场提供技术支撑。
(3)重视海洋牧场的后续监测与评估,尽快制定发布海洋牧场的建设效果评价标准,建立健全海洋牧场建设后的调查与监测评估体系,并在经费上予以保障,应委托专门的技术支撑单位进行长期的监测评估,在综合评价海洋牧场建设效果基础上为海洋牧场的后续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加强海洋牧场区域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要加快制定适应海洋牧场建设发展需求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养护的宣传教育,通过科普、培训等方式提高渔民和普通公众的海洋保护意识。
(5)加大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资金投入,扩大牧场区建设规模,合理地开展海藻场和海草床修复扩建工作,进一步完善生态功能。通过科学规划有目的的增加增殖放流品种和数量,特别是保证建设后期的效果跟踪监测及维护资金。另外,应多方面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适度引入社会资本及民间资金,理顺资金投入、使用、收益分配体制,确保资金有效使用。
(6)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开展后续产业链技术研发,研发产品高值化加工利用技术提高其附加值,构建互联网电商营销体系,建立现代仓储物流网络,建立健全产品可追溯及服务保障体系,丰富休闲渔业的内涵与发展方式,做大做强海洋牧场文化产业,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同步发展。
(7)加快推进中国近海海域的全域牧场化建设,特别是在疆界等敏感区域,在保护增殖渔业资源的同时,可充分发挥海洋牧场“屯渔戍边”的作用。海洋牧场的建设内容包括了水域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养护增殖等一系列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不仅可以为海洋生物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建家立园,还可为边境水域的资源保护、疆界的划分提供保证和标识。这对中国实施海洋战略和强化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也呈现出高技术、高标准、高效益等多种特征,在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创新的基础上,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未来发展也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
(1)系列高新技术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中将得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技术支撑作用越发显著。如在人工鱼礁投放、增殖放流、海洋牧场效果调查评估、生态采捕等各项技术环节中的高度机械化及自动化技术;信息化、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将会逐步实现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数字化管理,大幅提升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管理水平及灾害预警防控能力;声、光、电等技术手段应用于鱼类行为的高效控制,海洋牧场资源的有效监测与评估,将会大大提升现代化海洋牧场的人为管理效率,进而提高牧场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
(2)现代化海洋牧场与其他用海方式融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的海洋牧场属于农业生产范畴,均是在农渔业区域内开展相关建设,但随着近海海洋开发的不断推进,在各类用海方式挤占用海空间、用海矛盾日益突出及生态保护愈加严格的现状下,海洋牧场与其他用海方式融合协调的趋势越发明显。由于海洋牧场是在修复和优化海洋环境、养护与增殖渔业资源的基础上开展渔业生产,因此具备融合发展的潜力。例如海洋牧场建设可与渔港、游船码头、海上机场以及海上风电场等海洋工程结合,不仅仅可降低和消除这些海洋工程造成的海域生态损伤,还可以为鱼贝类等海洋生物提供更好的生息场,促进海洋渔业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3)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功能将会更加丰富,其在全球碳循环中将会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的海洋牧场只停留在渔业生产的基础功能,而现代化海洋牧场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除了渔业生产的基础功能之外,还将集海洋生态环境修复、资源养护与增殖、高质海洋水产蛋白供应、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科学研究、科学普及教育、休闲渔业等第三产业发展、海洋文化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特别是其中随着鱼、虾、贝、参、藻等对象生物资源的增加及不断产出,海洋牧场的渔业碳汇功能将会增强,其对整个大气气候的调节作用也将更加显现。
(4)在近岸建设的基础上向深海推进,以实现中国近海海域全域牧场化。随着近岸渔业空间发展的受限,现代化海洋牧场向深水区域拓展将成为趋势,发展高层大型鱼礁,设置鱼类洄游通道诱导型鱼礁,诱集养护洄游性鱼类,提升洄游性鱼类资源量及可持续开发能力,通过近岸浅水区与近海深水区域的协同开发、有效串联,将会有效拓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空间,全面提升其综合效益,最终实现中国近海全域海洋牧场化。
现代化海洋牧场是适合现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模式及渔业生产方式,也是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2017年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了加快培育新兴海洋产业,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再次提出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农业农村部积极推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建设;2019年,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等重点专项,将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列为重点项目,着力解决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
相信在政产学研的共同努力下,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中国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及海洋强国战略的加快实施提供强大动力。
[1]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编.2019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
[2] 市村武美.夢ふくらむ海洋牧場:200 カイリを飛び越える新しい漁業[M].東京:東京電機大学出版局,1991.
[3] 国際海洋科学技術協会.水産生物生息場ならびに沿岸開発に関する日米シンポジウム講演集[C].東京:第5回国際人工生息場技術国際会議,1991.
[4] 杨宝瑞,陈勇.韩国海洋牧场建设与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5] Steele J H,Thorpe S A,Turekian K K.Encyclopedia of ocean sciences[M].New York:Academic Press,2008.
[6] Taylor M D,Chick R C,Lorenzen K,et al.Fisheries enhancement and restoration in a changing world[J].Fisheries Research,2017,186:407-412.
[7] 朱树屏.朱树屏文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8] 曾呈奎.关于我国专属经济海区水产生产农牧化的一些问题[J].自然资源,1979(1):58-64.
[9] 曾呈奎.海洋农牧化大有可为[J].科技进步与对策,1985(2):9-10.
[10] 冯顺楼.开创海洋渔业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措施——从我国海洋渔业潜在危机看人工鱼礁建设的必要性[J].福建水产,1983(4):20-23.
[11] 冯顺楼.发展人工鱼礁开辟海洋牧场是我国海洋渔业的必然趋势[J].现代渔业信息,1989(5):3.
[12] 黄宗国.海洋生物学词典[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4.
[13] 陈永茂,李晓娟,傅恩波.中国未来的渔业模式——建设海洋牧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16(2):78-79.
[14] 张国胜,陈勇,张沛东,等.中国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及可行性[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3,18(2):141-144.
[15] 杨金龙,吴晓郁,石国锋,等.海洋牧场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渔业经济,2004,5:48-50.
[16] 杨红生.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回顾与展望[J].水产学报,2016,40(7):1133-1140.
[17]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编.中国海洋牧场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18]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编.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海洋牧场的现在和未来[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9] 崔鲸涛.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综述(概念、意义、历程、问题、理念、建议)[N].中国海洋报,2017-08-16.
[20] 宋蒙蒙,赵林.建筑废料应用于人工鱼礁的研究[J].建筑经济,2014,35(12):105-109.
[21] 李娇,公丕海,关长涛,等.人工鱼礁材料添加物碳封存能力及其对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固碳量的影响[J].渔业科学进展,2016,37(6):100-104.
[22] 姜昭阳,梁振林,刘扬.滩涂淤泥在人工藻礁制备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4):242-245.
[23] 高潮,乔永梅,蒋晓宁,等.粉煤灰人工鱼礁试验研究[J].粉煤灰,2014(2):4-6.
[24] 倪文,李颖,陈德平,等.冶金渣制备生态型人工鱼礁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3,35(3):145-150.
[25] 沈蔚,章守宇,李勇攀,等.C3D测深侧扫声呐系统在人工鱼礁建设中的应用[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3,22(3):404-409.
[26] 刘永虎,刘敏,田涛,等.侧扫声纳系统在石料人工鱼礁堆体积估算中的应用[J].水产学报,2017,41(7):1158-1167.
[27] 李东,唐诚,邹涛,等.基于多波束声呐的人工鱼礁区地形特征分析[J].海洋科学,2017,41(5):127-133.
[28] 张丽珍,王江涛,胡庆松,等.近海中上层柔性浮鱼礁设计与应用[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6(4):613-619.
[29] 周岩岩,李纯厚,陈丕茂,等.龙须菜海藻场构建及其对水环境因子的影响[J].生态科学,2011,30(6):590-595.
[30] 章守宇,孙宏超.海藻场生态系统及其工程学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7):1647-1653.
[31] 潘金华,江鑫,赛珊,等.海草场生态系统及其修复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2,32(19):6223-6232.
[32] 孟振,刘新富,雷霁霖.略论我国海水鱼类苗种繁育和种质改良的研究[J].渔业信息与战略,2012,27(3):224-231.
[33] 曹学彬,王福辰,刘佳亮,等.刺参速生耐高温品系生长性能及高温期摄食性能分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9,34(5):623-628.
[34] 徐开达,徐汉祥,王洋,等.金属线码标记技术在渔业生物增殖放流中的应用[J].渔业现代化,2018,45(1):75-80.
[35] 周珊珊,王伟定,丰美萍,等.贝类标志技术的研究进展[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6(2):172-179.
[36] 聂永康,陈丕茂,周艳波,等.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生态科学,2017,36(4):236-243.
[37] 王欢欢,毕福洋,曹敏,等.獐子岛海洋牧场秋季渔业资源声学调查与评估[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8,33(6):802-807.
[38] 李斌,汤勇,孙建富,等.基于声学方法的黄河三门峡水库渔业资源空间分布研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6,31(5):563-571.
[39] 侍炯,钱卫国,唐振朝,等.150 Hz矩形波断续音对褐菖鲉音响驯化的试验研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4,29(5):514-519.
[40] 陈帅,黄洪亮,张国胜,等.音响驯化对鱼类有效作用范围的研究[J].渔业现代化,2013,40(1):36-39.
[41] 田方,黄六一,刘群,等.许氏平鲉幼鱼优势音响驯化时段的初步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2,42(10):47-50,124.
[42] 马丁一,邢彬彬,齐雨琨,等.气泡幕对大泷六线鱼的阻拦效果[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6,31(3):311-314.
[43] 王志超,陈国宝,曾雷,等.防城港人工礁区内5种恋礁鱼类的声学标志跟踪[J].中国水产科学,2019,26(1):53-62.
[44] 张国胜,杨超杰,邢彬彬.声诱捕捞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2,27(4):383-386.
[45] 马文昭.扇贝捕捞网具的改良设计[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09,24(5):429-435.
[46] 石尧,李晖,杨永钦,等.海洋牧场多参数智能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7,36(9):70-72,76.
[47] 邢旭峰,王刚,李明智,等.海洋牧场环境信息综合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7,32(1):105-110.
[48] 刘永虎.海洋牧场可视化系统的构建[C]//全国人工鱼礁与海洋牧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腾冲:中国水产学会,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