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集鱼装置禁渔期措施对中国大陆金枪鱼围网船队捕捞努力量特征的影响

何珊1, 王学昉1、2、3, 戴黎斌1, 戴小杰1、2、3, 许柳雄1、2、3

(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2.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3.农业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201306)

摘要:为探究人工集鱼装置 (Fishing Aggregation Devices,FADs)禁渔期措施对中国大陆金枪鱼Thunnus thynnus围网船队捕捞努力量特征的影响,通过收集2012—2015年中国大陆金枪鱼围网船队在中西太平洋的渔捞日志数据,分别对中国船队在禁渔期和非禁渔期的捕捞努力量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12和2013年禁渔期和非禁渔期的平均投网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而2014和2015年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P>0.05);禁渔期的作业时间利用率始终小于非禁渔期,但在研究期间两者差距逐渐减小;除2015年外,2012—2014年禁渔期的平均投网次数一直小于非禁渔期;禁渔期对自由鱼群的平均投网次数始终大于非禁渔期,且2015年差异最大。研究表明,中国船队可能正在通过主动调整捕捞努力量的投放策略以逐步适应FADs禁渔期措施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人工集鱼装置;养护管理措施;捕捞努力量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Thunnus thynnus围网渔业既捕捞自由鱼群,也围捕聚集在自然流木或人工集鱼装置 (Fishing Aggregation Devices,FADs)周围的随附鱼群[1-2]。由于FADs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围网的捕捞效率和产量,因此,该作业方式在围网渔业捕捞努力量与产量中的占比也越来越大[3]。但是,FADs在中西太平洋水域的广泛使用已严重威胁到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和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的幼鱼资源,并造成对生长型鱼的过度捕捞[4]。针对这一威胁,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Fisheries Commission,WCPFC)提出季节性FADs禁渔以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5]。该养护和管理措施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CMMs) 自2008年实行以来,FADs禁渔的时间逐渐由2个月延长至4个月[5-6]

中国金枪鱼围网渔业历史较短,渔船大都为二手船,船长的捕捞经验不足,特别是在捕捞自由鱼群时空网率较高,偏好捕捞FADs鱼群[7]。因此,WCPFC针对FADs的管理措施无疑会对中国金枪鱼围网船队的捕捞作业造成影响。

本研究中,统计了2012—2015年中国大陆金枪鱼围网船队在中西太平洋海域的渔捞日志数据,并对FADs禁渔期和非禁渔期的捕捞努力量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旨在研究中西太平洋海域的FADs禁渔期措施对中国金枪鱼围网船队捕捞努力量特征的影响,以期为中国围网船队合理调整捕捞努力量策略和适应禁渔期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数据均来自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2012—2015年中国大陆金枪鱼围网船队在中西太平洋海域作业的渔捞日志,渔捞日志包括渔船名、作业日期、投网类型、经纬度、鱼群类型、渔获种类和网次质量等信息。中国金枪鱼围网船队的规模在2012—2015年逐步扩大,分别为13、14、20、20艘。本研究中的数据缺少2012—2013年两艘渔船的渔捞日志,研究期内具体的渔船覆盖率如表1所示。中西太平洋管辖水域的FADs禁渔期在研究期内也逐渐延长,2012年为3个月,其后延长至4个月 (表1)。

表1 本研究使用的2012—2015年渔船覆盖率、禁渔期及实际作业渔船数量[8]
Tab.1 Fleet coverage,the period of closure and the actual number of fishing vessel collected from 2012 to 2015[8]

年份yearnumber of fishing vessels in the study total number of fishing vessel coverage rate FADs closure禁渔期/艘FADs closure非禁渔期/艘non-FADs closure 2012 11 13 85 7—9 9 11 2013 12 14 86 7—10 12 12 2014 20 20 100 7—10 17 20 2015 20 20 100 7—10 17 20

1.2 方法

本研究中以渔船的作业时间和投网次数来衡量围网渔业的捕捞努力量,两者均能够有效地反映渔船所投入的规模。其中,作业时间被划分为寻鱼时间和投网时间两种,对作业时间的统计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渔船的作业状态;投网次数则能够反映渔民的作业行为和作业方式。

捕捞努力量指标从如下3个方面定量:

(1)寻鱼时间和投网时间。本研究中,寻鱼时间指渔船仅进行探索鱼群而未投网的时间,投网时间指渔船有放网活动的时间。由于禁渔期和非禁渔期作业月数差异较大,作业的渔船数也不相同,因此,需要分别对总寻鱼时间和投网时间进行月数和船数的平均,从而得到平均寻鱼时间和平均投网时间进行比较。2012—2015年禁渔期和非禁渔期实际作业的渔船数量见表1。

(2)作业时间利用率。投网时间与寻鱼时间的比值定义为作业时间利用率,比值越高,说明实际作业时间的利用率越高。

(3)投网次数。指渔船分别对自由鱼群和随附鱼群放网的总次数。投网次数同样按月数和实际作业的渔船数进行平均处理,得到平均投网次数。

1.3 数据处理

计算2012—2015年平均寻鱼时间和平均投网时间的标准差 (SD),显示其在年内的波动幅度,并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SPSS) 分别对2012—2015年禁渔期、非禁渔期的平均寻鱼时间、平均投网时间和平均投网次数进行两独立样本的K-S检验,从而比较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寻鱼和投网时间

2.1.1 寻鱼时间 从图1可见:2012年各月平均寻鱼时间的波动幅度较大 (SD2012年=1.72),而2013—2015 年则相对稳定 (SD2013年 = 1.08,SD2014年=1.34, SD2015年 =1.48)。 K-S 检验结果表明,2012—2015年禁渔期和非禁渔期的平均寻鱼时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2.1.2 投网时间 从图2可见:2012和2013年年内各月平均投网时间的波动较大 (SD2012年=3.72,SD2013年=3.58),且禁渔期的平均投网时间明显低于非禁渔期;但2014和2015年整年的平均投网时间则相对稳定 (SD2014年=1.25,SD2015年=1.16),禁渔期的平均投网时间相对前两年快速增加,在2015年甚至超过非禁渔期的平均水平。

K-S检验结果表明,2012年和2013年禁渔期和非禁渔期的平均投网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表2),而2014年和2015年的投网时间则不存在明显差别 (P>0.05,表2),这也与图2反映的情况相符。

2.1.3 作业时间利用率 不同年份禁渔期和非禁渔期的作业时间利用率如图3所示。统计年份中,禁渔期的作业时间利用率始终小于非禁渔期。但在研究期内,禁渔期和非禁渔期作业时间利用率呈差异减小的趋势。

2.2 投网次数

2.2.1 平均投网次数 在2012—2014年间,禁渔期的平均投网次数大多小于非禁渔期,只有2015年存在例外,该年份中禁渔期的平均投网次数大于非禁渔期 (图4)。

图1 2012—2015年各月份平均寻鱼时间
Fig.1 Monthly average searching time from 2012 to 2015

注:阴影部分为禁渔期,下同
Note: Shadowed area means FADs closure period, et sequentia

图2 2012—2015年各月份平均投网时间
Fig.2 Monthly average fishing time from 2012 to 2015

K-S检验结果表明,2012—2015年禁渔期和非禁渔期的平均投网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在研究期内,2012—2015年平均投网次数在禁渔期未呈现出明显的规律,而在非禁渔期,从2013年开始投网次数一直呈下降趋势 (图4)。

2.2.2 对自由鱼群的投网情况 比较禁渔期和非禁渔期对自由鱼群投网的情况,结果显示,禁渔期对自由鱼群的平均投网次数始终大于非禁渔期,其中差异最大的年份为2015年,其次为2013年。在研究期内,2013年和2015年禁渔期对自由鱼群的平均投网次数均较高,但2013—2015年的非禁渔期对自由鱼群的平均投网次数呈下降趋势 (图5)。

表2 禁渔期和非禁渔期的寻鱼时间和投网时间对比Tab.2 Comparison of searching time and fishing time between the FADs closure and the non-FADs closure

注:∗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P<0.05)
Note: ∗ mean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年份year 禁渔期/d FADs closure非禁渔期/d non-FADs closure P值P value禁渔期/d FADs closure非禁渔期/d non-FADs closure P值P value 2012 2.79 4.68 0.491 5.43 12.03 0.0222013 6.21 5.78 0.518 8.60 14.00 0.0342014 7.27 7.10 0.518 13.64 14.26 0.518 2015 6.46 5.90 0.847 11.26 10.89 0.966

图3 禁渔期和非禁渔期的作业时间利用率
Fig.3 Utilization of fishing time in the FADs closure and the non-FADs closure from 2012 to 2015

图4 2012—2015年禁渔期和非禁渔期的平均投网次数
Fig.4 Average fishing sets in the FADs closure and the non-FADs closure from 2012 to 2015

图5 禁渔期和非禁渔期对自由鱼群平均投网次数的比较
Fig.5 Comparison of average fishing sets to free schools between the FADs closure and the non-FADs closure from 2012 to 2015

3 讨论

3.1 FADs禁渔期措施对中国船队捕捞努力量特征的影响

本研究中发现,中国金枪鱼围网船队在2013年禁渔期的平均寻鱼时间较2012年明显升高(2012和2013年分别为2.79 d和6.21 d) (表2、图1),2013年禁渔期的作业时间利用率较2012年也有所下降 (图3),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在实施FADs禁渔期延长政策的初期,中国金枪鱼围网船队不熟悉自由鱼群分布的时空变化规律,以致渔船无法快速寻找和发现鱼群,从而影响了捕捞时间的有效利用[9]。2013年后,中国船队开始体现出对禁渔期政策的逐步适应性:2014和2015年,平均寻鱼时间和平均投网时间的波动幅度均有所下降 (图1、图2);其禁渔期内的平均投网时间及平均投网次数较前两年则有所上升(图2、图4);禁渔期的作业时间利用率也回升到2012年禁渔期水平,且禁渔期与非禁渔期间的差距较前两年也明显减小 (图3)。

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禁渔期延长后各项统计指标明显增加 (图1、图2、图4),特别是禁渔期对自由鱼群的平均投网次数明显上升,表明中国船队面对禁渔期延长一个月的政策保持着努力适应的状态,并通过主动调整投网策略,增加对自由鱼群的寻找和捕捞,使渔船能够在禁渔期内拥有更多投网机会,从而抵消禁渔期措施对船队捕捞努力量的限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此外,统计显示,FADs禁渔期政策并没有改变中国围网渔民惯有的作业模式偏好,比如非禁渔期内对自由鱼群的平均投网次数始终要小于禁渔期(图5),说明在不受限状态下渔民更倾向使用FADs这种高效的捕捞方式;禁渔期内捕捞努力量策略的调整,只是渔民的酌情选择。

3.2 海洋环境因素对中国船队捕捞努力量特征的影响

除FADs禁渔措施外,环境因素也会对金枪鱼围网船队的捕捞努力量分布和变化产生较大影响[10-13]。例如,2013年中西太平洋海域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导致渔民无法在传统海域发现鱼群,从而成为该年禁渔期作业时间利用率突然下降的原因之一 (图3)。2015年受强烈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该年中本属渔汛旺季的月份产量均不理想,特别是7、8月份同比2014年下降明显,9月份下降至谷底,直到10月份渔汛才开始回升[14],因此,2015年禁渔期中7—9月的平均寻鱼时间明显升高,10月份回到年内平均水平 (图1)。此外,2013年和2015年的禁渔期对自由鱼群的平均投网次数均较高 (图5),这可能也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有研究表明,在厄尔尼诺年份,160°E以东捕捞随附鱼群的比例较高,而在中西部区域则不易发现漂浮物,故漂浮物集鱼效果减弱,渔民转向集中捕捞自由鱼群[15]。2015年禁渔期期间受厄尔尼诺的影响最大[16],该年禁渔期内对自由鱼群投网次数的增加,必然使平均投网次数也随之增加,因此,2015年禁渔期的平均投网次数高于非禁渔期,而其他年份禁渔期的平均投网次数均低于非禁渔期 (表2, 图4)。

3.3 FADs禁渔措施对中西太平洋其他国家船队捕捞努力量策略的影响

日本金枪鱼围网船队具有较高的捕捞水平[17]。有研究表明,日本投放 FADs数量从2004年的3162个减少到2014年的1031个,减少了67%[18]。2002—2009年日本渔船对自由鱼群投网次数的比例大约在40%,2010年突然上升到80%[10]。这种显著的变化被认为与2010年引进的袋状公海禁渔区和3个月FADs禁渔期有关[10]。以上数据表明,日本船队通过大幅度改变原有的作业方式来应对FADs禁渔措施,有意识地将捕捞努力量转移到自由鱼群。因此,FADs禁渔期政策无疑也对日本金枪鱼围网船队的捕捞努力量策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不同船队的捕捞策略调整与各自的捕捞装备科技发展水平及经济因素等密切相关,具体的调整方式及策略是否值得中国船队借鉴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4 中国应对FADs禁渔措施的可行性策略

中国大陆金枪鱼围网船队存在过多依赖捕捞FADs鱼群的单一方式[7],因此,FADs禁渔期相关的管理措施及其不断加强的趋势将对中国船队具有较大的影响。根据本研究的分析结果,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对于围网船队规模较大的渔业公司,应该发挥规模效应,注重自由鱼群捕捞技术和装备的提升,通过更新船舶和助渔设备的方式提高寻鱼效率和减少捕捞的空网率[16],如部分公司已经开始尝试在新造渔船中使用直升机寻渔,以增加船队对自由鱼群的捕捞效率。

(2)对于船队规模较小的渔业公司,则应该在经营策略上有所调整,如面对昂贵的入渔费[19],可调整入渔计划部署,加强作业时间的管理和使用,适量减少作业低效期内的时间购买,并利用禁渔期进行船舶停港坞修,集中精力做好非禁渔期的生产捕捞[16-17,20-22]

(3)除此之外,中国渔业科技工作者也应与生产企业开展积极合作,通过研究鱼类的行为[23]以及提供更加准确的自由鱼群渔情预报[24],为中国船队寻找渔场、提高投网机会提供技术支撑,以减小禁渔期政策对捕捞努力量的负面影响,保障中国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致谢:本研究英文摘要由上海海洋大学Kindong Richard博士帮助修改,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

[1] Wang X F,Xu L X,Chen Y,et al.Impacts of fish aggregation devices on size structures of skipjack tuna Katsuwonus pelamis[J].A-quatic Ecology,2012,46(3):343-352.

[2] 叶圣杰,朱国平.人工集鱼装置对黄鳍金枪鱼生物学及其生态学影响的研究进展[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7,32(3):373-380.

[3] Evans K,Young J W,Nicol S,et al.Optimising fisheries management in relation to tuna catches in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O-cean:a review of research priorities and opportunities[J].Marine Policy,2015,59:94-104.

[4] Harley S J,Williams P,Hampton J.Characterization of purse seine fishing activities during the 2009 FAD closure[R].MI-WP-03.Noumea,New Caledonia:Oceanic Fisheries Programme,Secretariat of the Pacific Community,2010.

[5] WCPFC.The 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 for bigeye and yellowfin tuna in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Ocean[S].WCPFC Working Report,Dec 8-12th,2008.

[6] WCPFC.The 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 for bigeye,yellowfin and skipjack tuna in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Ocean[S].WCPFC Working Report,Dec 2-6th,2012.

[7] 常卫东,张禹.中国大陆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捕捞技术的探讨[J].渔业信息与战略,2014,29(4):280-284.

[8] 何珊,王学昉,戴小杰,等.中西太平洋人工集鱼装置禁渔期措施对中国大陆金枪鱼围网船队鲣产量特征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7,31(5):611-616.

[9] 王杰明,唐衍力.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技术及存在的问题[J].海洋湖沼通报,2004(1):96-100.

[10] Satoh K,Okamoto H,Ogura M.Updating analyses for relationship between bigeye tuna catch and school type of Japanese purse seine fishery[R].WCPFC-SC9-2013/MI-WP-07,2013.

[11] 唐峰华,崔雪森,杨胜龙,等.海洋环境对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场影响的 GIS时空分析[J].南方水产科学,2014,10(2):18-26.

[12] 郭爱,陈新军.ENSO与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资源丰度及其渔场变动的关系[J].海洋渔业,2005,27(4):338-342.

[13] 曹晓怡,周为峰,樊伟,等.大眼金枪鱼渔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J].海洋渔业,2008,30(2):176-182.

[14] 陈会顺.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船队作业状况及对策——以中国水产有限公司为例[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16.

[15] 谢营梁,杨希强.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与延绳钓渔业[J].渔业信息与战略,2009,24(4):7-10,17.

[16] 王学锋,卢伙胜,颜云榕.发展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的问题与对策[J].南方水产科学,2007,3(6):67-70.

[17] Havice E.The structure of tuna access agreements in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Ocean:lessons for vessel day scheme planning[J].Marine Policy,2010,34(5):979-987.

[18] WCPFC.The 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ly migratory fish stocks in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O-cean[S].WCPFC Working Report,2016.

[19] Sumaila U R,Dyck A,Baske A.Subsidies to tuna fisheries in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Ocean[J].Marine Policy,2014,43:288-294.

[20] 沈卉卉,黄硕琳.中西太平洋金枪鱼渔业管理现状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4,23(5):789-795.

[21] Havice E.Rights-based management in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Ocean tuna fishery: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under the vessel day scheme[J].Marine Policy,2013,42:259-267.

[22] Yeeting A D,Bush S R,Ram-Bidesi V,et al.Implications of new economic policy instruments for tuna management in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J].Marine Policy,2016,63:45-52.

[23] 王学昉,许柳雄,周成,等.金枪鱼围网鲣的捕获率与其摄食状态的关系[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3,28(6):622-626.

[24] 朱江峰,戴小杰.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现状及我国发展对策[J].中国渔业经济,2009,27(1):115-119.

Impact of fishing aggregation devices(FADs)closure measures on fishing efforts of Chinese tuna purse seine fleets

HE Shan1, WANG Xue-fang1,2,3, DAI Li-bin1, DAI Xiao-jie1,2,3, XU Liu-xiong1,2,3
(1.College of Marine Sciences,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Oceanic Fisheries Exploration,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3.Scientific Observing and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Oceanic Fishery Resources,Ministry of Agriculture, Shanghai 201306, China)

Abstract:The fishing efforts of bigeye tuna Thunnus thynnu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Fishing Aggregation Devices(FADs)closure and the non-FADs closure by Chinese tuna purse seine data collected from 2012 to 2015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several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including FADs closure on fishing efforts of bigeye tun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verage searching days between the FADs closure and the non-FADs closure in 2012 and 2013(P<0.05),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Ds closure and the non-FADs closure in 2014 and 2015(P>0.05).The utilization of fishing days was always shown to be smaller in the FADs closure than that in the non-FADs closure from 2012-2014,except for 2015, with the gradually diminishing gap between them.There was larger average fishing sets targeting free schools in FADs closure than that in the non-FADs closure,with the maximal difference in 2015.The changes in these features of fishing efforts suggest that Chinese tuna purse seine fleets consider adjusting their fishing efforts strategies actively to adapt to the negative effects that generated from FADs closure measures.

Key words: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Ocean; Chinese tuna purse seine fishery; fishing aggregation devices(FADs);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CMMs);fishing effort

中图分类号:S793.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535/j.cnki.dlhyxb.2018.01.016

文章编号:2095-1388(2018)01-0102-06

收稿日期:2017-06-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1506151)

作者简介:何珊 (1994—),女,硕士研究生。E-mail:455704890@qq.com

通信作者:王学昉 (1983—),男,博士,讲师。E-mail:xfwang@sho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