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     编:宋林生
  • 副 主 编:张国琛  李智军
  •               刘   鹰  郝拉娣
  • 主办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地      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
  •                区黑石礁街52号
  • 邮     编:116023
  • 电     话:0411-84762672
  • 电     邮:xuebao@dlou.edu.cn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常用抗菌药物和消毒剂对刺参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
李强, 罗永成, 李华, 常亚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5, 20 (2): 105-110.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5.02.006
摘要4582)      PDF(pc) (176KB)(4097)    收藏
常用抗菌药物和消毒剂对刺参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抗菌药物对幼参的毒性依次为土霉素>氟哌酸>新诺明,土霉素对刺参幼体24、48 h的LC5o分别为166、115 mg/L,氟哌酸24、48h的LC50分别为457、407 mg/L,新诺明48、72 h的LC50为300、224 mg/L;常用消毒剂对幼参的毒性依次为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次氯酸钠>敌百虫,二氧化氯有效氯对刺参幼体24 h的LC50为0.36 mg/L,高锰酸钾24、48、72 h的LC50分别为3.02、2.09、1.26 mg/L,福尔马林24、48、72 h的LC50(体积分数)分别为8.71×10-6、4.37×10-6、1.62×10-6,次氯酸钠有效氯24、48、72 h和96 h的LC50(体积分数)分别为44.7 ×10-6、14.5×10-6、10.0×10-6和9.3×10-6,敌百虫24、48、72 h和96 h LC50分别为479、158、105 mg/L和78 mg/L.另外,作者还描述了刺参幼体对常用消毒剂和抗菌药物的反应,推算了其安全浓度,探讨了常用消毒剂和抗菌药物在刺参养殖中使用的可行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柱状黄杆菌部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黄锦炉, 汪开毓, 姜婷婷, 黄小丽, 耿毅, 陈德芳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0, 25 (6): 506-510.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10.06.006
摘要4755)      PDF(pc) (2125KB)(3872)    收藏
采用革兰氏染色法、比色法和平板扩散法对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肉汤培养柱状黄杆菌24 h时,其形态多样,如半圆形、U型、V型或S型等;培养48 h时,柱状黄杆菌中开始出现颗粒状老龄培养物;培养72 h时,有部分菌体发生的"分节"现象,而老龄培养物也增多。用肉汤培养时,该菌的最佳生长条件分别是NaCl浓度为2.0 g/L,pH为7.4,温度为25~28℃。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该菌的胞外产物具有蛋白酶、脂酶和卵磷脂酶活性,然而却检测不到淀粉酶、明胶酶和脲酶活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AutoCAD和船体制图的非连续线及轨道线的研究
马莉莎, 董利锋, 郜颖, 姜忠爱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9, 24 (1): 71-75.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9.01.014
摘要4122)      PDF(pc) (921KB)(3829)    收藏
针对AutoCAD软件标准线型库中非连续线在船体制图中的局限性,给出了虚线、点划线和双点划线等非连续线在船体制图中的自定义方法,并提出了船体制图中轨道线的多线(五线)定义法。该方法对使用AutoCAD软件进行船体制图具有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中国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研究与建设
陈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0, 35 (2): 147-154.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9-260
摘要5436)   HTML6748)    PDF(pc) (1321KB)(3809)    收藏
现代化海洋牧场是适合现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模式,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可促进中国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海洋强国战略的稳步实施。本文中系统地梳理了与海洋牧场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海洋牧场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中国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概念发展、技术体系、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目前中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中国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从现代科学技术、用海协调、产业融合和深海推进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科学规范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基于二值化的数学形态学生物图像边缘检测算法
汪毅, 郭显久, 于晓静, 尹祥贵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8, 23 (6): 493-496.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8.06.017
摘要4371)      PDF(pc) (948KB)(3786)    收藏
针对边缘检测算子对噪声敏感且检测边界相对模糊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动态二值化的数学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动态二值化方法确定将灰度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的阈值,然后利用数学形态学的腐蚀和去空洞相结合的方法去除二值化图像的噪声,最后用细化方法检测单像素图像边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降低噪声及图像模糊对边缘检测的影响,实现边缘的准确定位,并保留足够的图像细节,具有更强的去除噪声能力,为显微生物单体图像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边缘细化检测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牙鲆单倍体、三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和普通二倍体胚胎发育的比较
刘海金, 王常安, 朱晓琛, 刘永新, 张晓彦, 侯吉伦, 唐楠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8, 23 (3): 161-167.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8.03.001
摘要4059)      PDF(pc) (3976KB)(3738)    收藏
在水温为(16.0±0.5)℃、pH为8.0~8.3、盐度为30.2的条件下,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单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发育的过程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倍体胚胎脊柱弯曲,器官分化不全,受精率低,畸形率高,出膜率低;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时序基本相同,受精卵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卵黄栓胚、克氏囊胚、尾芽胚、心跳胚、出膜期等阶段孵化出膜,各阶段除发育时间不同外,发育特征与发育分期没有明显差别;普通二倍体胚胎约61h孵化出膜,而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分别经66 h 30 min和67 h 50 min孵化出膜,孵化时间比普通二倍体牙鲆长约10%。其中,卵裂期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在细胞分裂阶段发育特别缓慢,发育时间比普通二倍体长约25%。单倍体出膜率为(16.5±2.2)%,畸形率为(97.2±1.6)%;雌核发育二倍体出膜率为(85.6±3.0)%,畸形率为(13.2±2.3)%;三倍体出膜率为(82.3±3.1)%,畸形率为(16.3±2.5)%。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相比,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出膜率低,仔鱼畸形率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用改进的高碘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的Mn(Ⅱ)
邢殿楼, 王丽, 杨凤, 周波, 陈洪章, 张晶, 雷衍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8, 23 (6): 442-445.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8.06.006
摘要4440)      PDF(pc) (868KB)(3730)    收藏
采用改进的高碘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对海水中Mn(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操作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5mL水样中,加入10mL焦磷酸钾-乙酸钠缓冲溶液(焦磷酸钾浓度为0.24mol/L,乙酸钠浓度为0.40mol/L),1.0mL高碘酸钾(0.77g/L),海水中无沉淀生成;显色时间可选择5—30min,比色波长仍选择525nm;Mn(Ⅱ)测定方法的工作曲线直线范围,海水为1-50mg/L,淡水为1-30mg/L;变异系数为0.31%-26.61%,回收率为76%~11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设计
赵越, 刘鹰, 李贤, 孙国祥, 徐建平, 周毅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8, 33 (5): 639-64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8.05.015
摘要4607)   HTML9)    PDF(pc) (1713KB)(3718)    收藏
为建立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的生物滤器设计方法,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在大西洋鲑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为例,首先应用物质平衡原理精准计算循环水养殖系统最大氨氮产生量、最大允许氨氮浓度、生物滤器满足不同要求的流量等关键参数;随后根据移动床生物反应器的特点结合理论目标负载和生产经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优化,并确定生物滤器的运行参数(流量286 m3/h、水池规格4 m×4 m×2.5 m、水力停留时间29 min、循环次数20次/d等);最后根据设计标准等确定池体、供水设备、Kaldnes K3填料(填充率40%)、曝气设备(JGR150型罗茨鼓风机)等参数。本设计可为工业循环水养殖模式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东海区大黄鱼渔业资源及资源衰退原因分析
徐开达, 刘子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7, 22 (5): 392-396.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7.05.015
摘要4922)      PDF(pc) (4768KB)(3718)    收藏
根据近几年东海区渔业资源调查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对东海区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渔业状况、种群结构、生殖特性及种群洄游分布规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东海区大黄鱼渔业投入的捕捞力量和强度过大,已远远超过了大黄鱼资源的承受能力,大黄鱼资源量快速衰减,过度捕捞使东海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形不成大黄鱼渔汛,渔业部门虽然制订了许多资源保护措施,但至今大黄鱼仍属东海区资源严重衰退的鱼种;大黄鱼群体组成呈现低龄化、小型化趋势,群体优势年龄组和优势体长组分别由20世纪70年代的4-7龄(220~350mm),减小到90年代以后的1龄(140~160mm),且初次生殖年龄提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经济棘皮动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
丁君, 常亚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0, 35 (5): 645-65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157
摘要6127)   HTML1256980647)    PDF(pc) (687KB)(3697)    收藏
水产种质资源是渔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现有棘皮动物500余种,其中海参、海胆是中国水产重要养殖种类。自20世纪90年代,水产原良种建设工程启动以来,中国经济棘皮动物种质资源保护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棘皮动物种业体系,但仍存在不同层面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综述了经济棘皮动物(海参、海胆)的种质资源分布、鉴定、评价、保护及种质资源创新,并就建设经济棘皮动物国家水产原良种场、种质资源测试评估体系、种质资源库和信息共享平台,以及海参、海胆“育繁推一体化”提出建议,以期推动中国棘皮动物种质资源保护,种业、养殖业体质增效、绿色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光照和几种中草药对悬游双眉虫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郑晓楠, 王红宇, 李雪菡, 吕湘琳, 齐红莉、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0, 35 (5): 719-725.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9-250
摘要5519)   HTML198)    PDF(pc) (1891KB)(3694)    收藏
为防治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危害性纤毛虫,分别在光照(14L∶10D)和全黑暗条件下,采用静态水试验法进行了白藓皮 Cortex   dictamni 、苦参 sophorae   flavescentis 、穿心莲 Herba   andrographis 、川楝子 Fructus   toosendan 、使君子 Fructus   quisqualis 、土槿皮 Pseudolarix   amabilis 、仙鹤草 Agrimonia   pilosa 、鹤虱 Carpesium   abrotanoides 、槟榔 Areca   catechu 、皂角 Gleditsia   sinensis 、百部 Radix   stemonae 、蛇床子 Fructus   cnidii 和天南星 Rhizoma   arisaematis 等13种中草药对悬游双眉虫 Diophrys   appendiculata 杀灭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当中草药药液中药物浓度为900 mg/L时,13种中草药中仅槟榔、仙鹤草、土槿皮的杀灭效果较好,槟榔浓度为80 mg/L时,光照组纤毛虫在48 h的死亡率为100%,全黑暗组纤毛虫在96 h死亡率为97.8%,仙鹤草浓度为460 mg/L时,光照组纤毛虫在72 h死亡率为100%,全黑暗组纤毛虫在96 h死亡率为77.8%,土槿皮浓度为290 mg/L时,光照组和全黑暗组纤毛虫在96 h时死亡率分别为90.0%和84.4%;在光照条件下,槟榔、土槿皮和仙鹤草对悬游双眉虫24 h LC 50 分别为65.964、261.194、419.169 mg/L,悬游双眉虫对3种中草药的敏感性依次为槟榔>土槿皮>仙鹤草。研究表明,槟榔、土槿皮和仙鹤草可用于养殖水体中危害性纤毛虫进行治理,槟榔可作为首选药物且在浓度为80 mg/L时对悬游双眉虫的杀灭效果最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鱼鳔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
李玉玲, 范志强, 刘雯恩, 王梅文, 周艳芳, 彭新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0, 35 (1): 31-38.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9-037
摘要5930)   HTML176)    PDF(pc) (555KB)(3684)    收藏
鱼鳔是鱼类加工产生的重要副产物,来源丰富,利用酸法、酶法、热水法、盐法、碱法和发酵法从鱼鳔中提取出的胶原蛋白具有免疫原性低、组织相容性高、细胞活化能力强、可降解性好等多种优良生物学性状,在骨科治疗、细胞培养、伤口愈合、药物制作、生物发电等医学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通过综述不同来源鱼鳔胶原蛋白的多种常用制备工艺和结构特征,阐述了其生物医学应用,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应用发展,以期利用副产品鱼鳔填补医用领域的空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鱼类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周欣, 高风英, 卢迈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3): 510-523.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156
摘要5563)   HTML160)    PDF(pc) (731KB)(3679)    收藏
随着水产养殖模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鱼类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培育优良的抗病品种可以有效解决和减少病害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鱼类抗病育种工作,包括家系与群体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全基因组选育及 MHC 基因多态性与抗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家系与群体选育作为选择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鱼类的抗病育种工作中,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和全基因组选育等手段的提出推动了水产领域抗病育种研究的进步,而与抗病表型相关联的鱼类 MHC 基因的高度多态性,使其在作为抗病育种分子标记候选基因方面备受关注。同时指出了抗病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未来鱼类抗病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鱼类的绿色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几种理化因子对仿刺参体腔液补体溶血活性的影响
张峰, 张莉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9, 24 (4): 300-304.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9.04.003
摘要4127)      PDF(pc) (949KB)(3678)    收藏
测定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液补体溶血活性,并研究了几种理化因子对仿刺参体腔液补体溶血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仿刺参体腔液补体溶血活性为(68.8±13.5)U/mL;仿刺参体腔液在pH为7.5、Mg^2+浓度为8mmol/L的EGTA—Mg—GVB缓冲液和20℃条件下恒温水浴90min时,其溶血活性最高;Mg^2+对仿刺参体腔液补体的溶血活性有影响,苯甲基磺酰氟(PMSF)、酵母聚糖、甲胺和肼对仿刺参补体旁路溶血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人工催产药物使用进展
骆小年, 赵兴文, 段友健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0, 35 (1): 10-18.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9-059
摘要5584)   HTML121)    PDF(pc) (907KB)(3674)    收藏
催产药物和剂量的选择是实现鱼类规模化人工繁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12目116种)催产药物种类、剂量等的使用情况,总结鱼类人工繁殖机理及催产药物使用的一般性方法和规律,并指出新养殖种适宜催产药物、包埋缓释技术和基因调控等是未来催产药物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人工繁殖生产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不同水域中华绒螯蟹雄体营养成分及风味成分差异性研究
王潇, 韩刚, 张小军, 梅光明, 穆迎春, 宋金龙, 郭亚男, 孟娣, 杨臻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9, 34 (5): 688-696.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8-238
摘要5532)   HTML0)    PDF(pc) (504KB)(3674)    收藏
为评价不同水域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   sinensis 雄体的营养品质及其风味物质含量的差异性,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长江固城湖、阳澄湖水域、辽河(入海口)和黄河(中上游)等水域中华绒螯蟹雄体蟹膏和肌肉中的基本营养成分,以及矿物质元素、脂肪酸、氨基酸、核苷酸和胆固醇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固城湖、阳澄湖、辽河(入海口)和黄河(中上游)等水域的中华绒螯蟹雄蟹在矿物质、氨基酸和胆固醇等营养成分组成上有显著性差异( P <0.05);辽河水域雄蟹蟹膏中铁元素含量最高,为284.3 mg/kg,显著高于其他3个水域( P <0.05);长江固城湖水域雄蟹可食部中锌元素含量最高,为63.5 mg/kg,显著高于黄河水域和阳澄湖水域( P <0.05);固城湖水域雄蟹可食部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3个水域( P <0.05);固城湖和阳澄湖水域雄蟹中氨基酸含量(呈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显著高于黄河、辽河水域( P <0.05);辽河水域雄蟹蟹膏中肌苷酸(IMP)含量最高( P <0.05)。研究表明,不同水域中华绒螯蟹雄体可食部位营养成分组成具有一定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华绒螯蟹建立质量标准和品质鉴定指标提供数据支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养殖牙鲆性腺分化的组织学观察
孙朝徽, 刘海金, 司飞, 王玉芬, 姜秀凤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8, 23 (6): 451-454.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8.06.008
摘要4207)      PDF(pc) (2207KB)(3672)    收藏
采用切片方法观察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的性腺发生、性别分化过程及其组织学特征。结果表明:牙鲆仔鱼10日龄(全长约4.2mm)时观察到原始生殖细胞;20日龄(6.6mm)时性腺原基形成;30日龄(9.7mm)时原始性腺形成;50日龄(23.9mm)时输精管原基形成,精巢开始分化;65日龄(56.1mm)时卵巢腔形成,卵巢开始分化;85日龄(84.3mm)时精巢出现精原细胞,精巢分化完成;105日龄(127.8mm)时卵巢内出现卵细胞,卵巢分化完成。牙鲆雌、雄性腺分化过程差异明显,雄鱼性腺分化早于雌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光纤陀螺罗经及其发展和应用
高音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0, 25 (2): 167-171.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10.02.014
摘要3977)      PDF(pc) (895KB)(3668)    收藏
介绍了光纤陀螺罗经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对其优缺点做了阐述,描述了光纤陀螺罗经的发展过程并对未来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分析了光纤罗经的主要误差源及影响光纤罗经的精度因素,并提出了减小误差的措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菲律宾蛤仔育苗用水系统中浮游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
赵文, 张国范, 王磊, 张东升, 闫喜武, 邵宁宁, 于世超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9, 24 (4): 288-299.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9.04.002
摘要4354)      PDF(pc) (1042KB)(3667)    收藏
于2005年3月至2005年11月对庄河海洋村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育苗用水系统中浮游生物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检出浮游植物62种(属),优势种类为新月拟菱形藻、洛氏角毛藻、菱形藻、三角褐指藻、舟形藻、尖尾蓝隐藻、普通小球藻、绿裸藻等;浮游动物45种(属),优势种类为诺氏麻铃虫、咽拟斜管虫、旋回侠盗虫、刚毛幼虫、褶皱臂尾轮虫、椎尾水轮虫、小拟哲水蚤、近缘大眼水蚤和半球腺介形虫等。调查期间,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为2.90~30.91mg/L,沉淀池出口浮游植物的平均生物量最高,为16.78mg/L,沉淀池人口的次之,砂滤池出口的最低;浮游动物的密度为5.5~118个/L,生物量为0.01—5.97mg/L,外海浮游动物的平均生物量最高(2.48mg/L),砂滤池出口的最少。浮游植物硅藻门的种类占优势,而浮游动物生物量较大的主要是桡足类及其幼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S50MC船用柴油机曲轴颈-轴瓦磨合磨损的模拟试验研究
孙鹏, 王宏志, 于功志, 李国宾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9, 24 (4): 335-338.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9.04.010
摘要4185)      PDF(pc) (2354KB)(3663)    收藏
采用环-盘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SSOMC型船用柴油机曲轴颈-轴瓦材料配副磨合磨损试验,通过对摩擦系数、磨损失重量及磨损表面形貌的分析,研究了不同轴向载荷对AlSn40合金轴瓦磨合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轴向载荷下,AlSn40合金轴瓦磨合性能存在一定差异。当试验载荷小于40N或大于60N时,其磨合磨损性能均较差;当试验载荷在40~60N时,其磨合磨损性能最佳。研究表明,AlSn40合金轴瓦在中等轴向载荷下可获得良好的磨合磨损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环境因子对龟鳖动物胚胎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朱新平, 郭捡红, 赵伟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8, 23 (6): 471-475.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8.06.012
摘要4351)      PDF(pc) (844KB)(3663)    收藏
对温度、湿度、孵化介质三种环境因子对龟鳖动物胚胎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今后研究环境因子对龟鳖动物胚胎发育的影响机制和提高龟鳖动物的人工孵化率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采用耳石研究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的年龄、生长和种群结构
刘必林, 陈新军, 钟俊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9, 24 (3): 206-212.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9.03.004
摘要4392)      PDF(pc) (1381KB)(3663)    收藏
利用2004—2005年中国鱿钓渔船资源探捕期间在印度洋西北部采集的104枚鸢乌贼Sthenoteuthisoualaniensis耳石样本,对其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鸢乌贼的生命周期约为1年,样本年龄为88-363 d,优势年龄组为180-270 d,占总体的81.3%。样本孵化日期为2004年1—11月,几乎为全年性,但存在两个峰值:3—5月和9—10月,分别占总体的57.8%和14.4%。根据孵化日期可将鸢乌贼分为春季和秋季两个产卵群体。两产卵群体胴长与年龄符合线性方程,而体重与年龄符合指数方程模式。各胴长组间的瞬时相对生长率和绝对生长率存在变化,不同群体之间的瞬时相对生长率和绝对生长率差异明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硫氰酸红霉素原位杀藻的生态学效应
王雪莹, 毕相东, 董少杰, 尤宏争, 刘克明, 戴伟, 李宛津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0, 35 (2): 260-265.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9-113
摘要5019)   HTML208)    PDF(pc) (2090KB)(3662)    收藏
为明确杀藻剂作用下生态围隔内蓝藻及微囊藻丰度、底泥微囊藻毒素(MCs)含量及关键水化学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在蓝藻水华暴发期的淡水鱼类养殖尾水循环渠中,开展了硫氰酸红霉素原位杀藻的生态学效应研究。试验设置4个浓度(0.25、0.5、1、2 mg/L)的硫氰酸红霉素处理组和1个未添加硫氰酸红霉素的对照组,每组设3个平行,试验共进行10 d。结果表明:硫氰酸红霉素对生态围隔内蓝藻及微囊藻具有强烈的抑杀效应,试验结束时对蓝藻及微囊藻抑杀率均达99%以上;硫氰酸红霉素作用过程中生态围隔内底泥MCs含量呈现明显的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最高值出现在第2 天,MC-RR含量为2.58 μg/g,MC-LR含量为3.39 μg/g;使用硫氰酸红霉素应急抑杀蓝藻后,水体中 及COD Mn 含量短时间内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尤以 与COD Mn 含量升高较为明显。综合考虑杀藻效果、底泥中MCs储积量及关键水化学指标变化规律,建议养殖生产中使用≤0.25 mg/L硫氰酸红霉素应急杀灭蓝藻,并在抑杀蓝藻后及时增氧、泼洒解毒剂及微生态制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大银鱼的胚胎发育及仔鱼习性
施炜纲, 徐东坡, 刘凯, 段金荣, 张敏莹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1, 26 (5): 391-396.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11.05.003
摘要4578)   HTML90)    PDF(pc) (4787KB)(3661)    收藏
采用Pixera Penguin 600CL数码照像机对大银鱼ProtosaIartx hyalocranius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及仔鱼的开口饵料、仔鱼养殖过程中的摄食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银鱼受精卵在4~9℃下孵化全程约需852 h,胚胎发育经历了9个生理阶段共30个发育期;出膜后仔鱼平均体长为4.76 mm,全长为4.86 mm;出膜后约20 d卵黄完全吸收;平游期鱼苗平均体长为5.85 mm,全长为6.09 mm。在显微镜下对不投饵养殖条件下的仔鱼进行观察,发现仔鱼早期(10~20 d)以浮游植物为开口饵料,20~40 d时可主动摄取轮虫,仔鱼对轮虫壳及休眠卵无法消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提高氨氮降解效能的光合细菌
纪敦敦, 邱宏端, 谢航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1, 26 (5): 407-413.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11.05.006
摘要4719)   HTML210)    PDF(pc) (975KB)(3659)    收藏
将高效降解氨氮的假丝酵母菌Candida sp.与高效降解亚硝酸盐氮的耐盐红螺菌Rhodospeudomonas capsulate进行原生质体融合,探讨原生质体制备及融合的条件,并对融合子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制备的优化条件如下:耐盐红螺菌,溶菌酶量为1.5 mg/mL,EDTA浓度为0.1 g/L,作用时间为45 min;假丝酵母菌,蜗牛酶量为0.5 mg/mL,巯基乙醇的质量分数为0.1%,EDTA浓度为1 g/L,作用时间为30 min。两种原生质体在聚乙二醇(PEG-6000)和Ca 2+ 的诱导下发生融合,在添加制霉菌素和链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初筛,以生长稳定性及对氨氮、亚硝酸盐氮的降解效能等为指标进行复筛,获得了具有较好降解效能的融合子R1菌株。该菌株对亚硝酸盐氮的降解效能与耐盐红螺菌相同,达到90%以上;对氨氮的降解效能为63%,较耐盐红螺菌提高54%。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养殖密度对白点鲑幼鱼生长、存活以及行为的影响
张永泉, 尹家胜, 王丙乾, 刘奕, 李永发, 李建兴, 白庆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9, 24 (6): 520-524.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9.06.009
摘要3885)      PDF(pc) (924KB)(3657)    收藏
研究了养殖密度(3.33、6.93、10.01、13.65kg/m^3)对白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幼鱼生长、存活和行为的影响。经48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白点鲑幼鱼存活率、肥满度影响差异不显著,对其生长离散影响差异显著(P=0.001);体重变异系数(CV)与养殖密度(SD)呈正相关(CV=0.288SD-5.999,R=0.875,P=0.004);特定增长率(SGR)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不断减小,二者呈显著负相关(SGR=15.220—5.908SD,R=-0.832,P=0.005),但净增重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不断增加,且各密度组最终净增重差异极显著(P=0.000);养殖密度对白点鲑幼鱼的活动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低密度鱼集群性较低,对光线、声音等外界刺激反应比较敏感,大部分鱼都在水体底层进食,投饵时易剩料;高密度组的幼鱼相遇频率要高于低密度环境中的频率,彼此相互碰撞与避让,鱼类出现游动急躁情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海鞘生物黏附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程佳威, 李世国, 李茜, 战爱斌,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6 (3): 524-.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185
摘要4874)   HTML136)    PDF(pc) (4711KB)(3654)    收藏
海鞘是一种典型的海洋污损生物,其在幼虫期可以通过头部前端的乳突结构快速并暂时性的附着于水下基质表面,之后相继发育出壶腹、黏附突起、匍匐枝等特异性黏附器官,实现成体的永久性黏附。从生物学角度看,这些特化的器官及其涉及的复杂黏附与调控机制给海洋生物污损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从材料学角度上看,海鞘黏附机制为水凝胶或高效防污表面等新型仿生材料的研发带来了新的思路。本文全面综述了海鞘幼体和成体两个阶段的黏附特征和机制,以及海鞘生物污损防控与仿生材料应用研究进展,并针对海鞘生物黏附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从黏附组织器官的研究拓展、黏附蛋白质的鉴定与分析、特异性抗海鞘黏附材料设计、基于分子层面的海鞘黏附仿生研究等方面提出未来发展建议,旨在为抗污损及仿生材料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面向海洋渔业捕捞生产的深度学习方法应用研究进展
张胜茂, 孙永文, 樊伟, 唐峰华, 崔雪森, 伍玉梅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37 (4): 683-695.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2-099
摘要5307)   HTML31)    PDF(pc) (3946KB)(3650)    收藏
随着全球渔业资源不断衰退,各国渔业机构和区域渔业管理组织采用渔业观察员方式促进渔业可持续捕捞,但人类观察员方式成本高、覆盖率低,难以满足管理需要。近年来,深度学习新模型不断涌现和完善,其检测速度、精度均在不断增强,为其应用于海洋渔业捕捞生产监控提供了条件。本文从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算法设计、模型训练和精度评价等方面,总结了渔业捕捞生产监测模型的构建过程,以渔船与渔船行为、渔获物、渔场预报、船员和渔具为对象,综述了深度学习技术在海洋渔业捕捞中的应用,并提出利用迁移学习或强化学习等方法来拓展识别目标种类及增强检测模型、利用高精度的特征提取网络提高目标分类准确率、通过边缘计算技术解决电子监控数据实时解析及制定统一标准以规范电子监控在渔业管理中的应用等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深度学习在海洋渔业捕捞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LED照明技术在渔业中的研究应用及展望
刘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0, 35 (3): 323-332.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20-070
摘要5505)   HTML189)    PDF(pc) (639KB)(3650)    收藏
光是影响生物生长发育最为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自然水域中的光环境十分复杂,水生生物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适应,已形成了独特的感光系统和光调控生理机制;现阶段水产照明技术的发展显著滞后于水产业的发展需求,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需求。本文综述了LED照明技术在水产养殖、水产消毒杀菌、微藻培养、远洋渔业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并结合中国水产业以绿色发展为目标,以减量增收、提质增效为着力点的产业和科技需求,提出了未来的发展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牙鲆养殖循环系统中3种硝化作用滤器性能的比较
何洁, 刘瑀, 张俊新, 董瑾, 刘长发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9, 24 (6): 487-492.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9.06.003
摘要4170)      PDF(pc) (1055KB)(3649)    收藏
通过测定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循环水中总氨氮、亚硝酸态氮和硝酸态氮的含量,了解以塑料环、火山石和牡蛎壳为载体的3种硝化滤器生物膜的熟化情况;调节循环水流量,使硝化滤器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5、15、20、30、60min,比较氨氮去除率,得到实验条件下3种载体硝化滤器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并在此条件下,投加NH4Cl,使循环养殖水中总氨氮浓度分别为1、3、5mgCL,测定水中总氨氮随时间的变化,研究氨氮去除动力学规律,计算硝化滤器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附着于3种载体上生物膜的熟化时间约为25d;塑料环上异养菌和硝化菌数量均为最高,氧化还原反应最活跃,火山石次之,牡蛎壳最低;3种载体硝化滤器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20~30min。氨氮负载为1mg/L时,12h内氨氮去除为0级反应;氨氮负载分别为3mg/L和5mg/L条件下,24h内氨氮去除为0级反应。氨氮负载越大,氨氮去除速率就越大。在氨氮负载为1、3、5mg/L时,5种载体的氨氮去除效率分别为17.5l~16.39、36.39~33.04、58.96—53.25g/(m^3·d)。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斑点叉尾鮰致病菌株的鉴定及特性
陈林, 谭爱萍, 邹为民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9, 24 (3): 200-205.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9.03.003
摘要4165)      PDF(pc) (1750KB)(3648)    收藏
菌株IP0004是从患病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肝脏中分离出的一株致病菌。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确定其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shigelloides。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极生单鞭毛,无芽孢,有荚膜;发酵葡萄糖、麦芽糖、海藻糖产酸,鸟氨酸脱羧酶、赖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β-半乳糖甙酶、α-半乳糖甙酶为阳性;其生长盐度为0~25,pH值为5~10,最适生长温度为37℃。菌株IP0004 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与类志贺邻单胞菌16SrRNA相应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均大于99%,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该菌株与类志贺邻单胞菌聚为一类。菌株IP0004的细胞毒性外膜蛋白COMP(cytotoxic outer-membrane protein)基因与类志贺邻单胞菌的COMP基因序列相似性大于99.9%,说明该菌株为类志贺邻单胞菌,具有COMP基因,有一定的致病力。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菌株IP0004对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头孢唑林、氧氟沙星敏感,而对新生霉素、利复平、复方新诺明不敏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鱼类行为研究在捕捞中的应用
冯春雷, 李志国, 黄洪亮, 张勋, 陈雪忠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9, 24 (2): 166-170.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9.02.015
摘要4301)      PDF(pc) (949KB)(3648)    收藏
鱼类行为除了自身的摄食、生殖、呼吸行为外,还包括逃避敌害、洄游、集群等行为,同时鱼类行为也受到一些环境因子(如潮汐和水温)的影响。作者总结了鱼类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以及在捕捞实际中的应用,指出鱼类行为学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根据不同鱼类的行为特点,研制开发高效节能、环境友好型渔具,从而保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应用F-IBI对太子河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的初步研究
宋智刚, 王伟, 姜志强, 殷旭旺, 谭淑荣, 张远, 孟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0, 25 (6): 480-487.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10.06.002
摘要4404)      PDF(pc) (950KB)(3648)    收藏
采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估了中国东北太子河流域的环境质量。于2009年5月在太子河流域61个点位(参考点26个,受损点35个)对鱼类进行抽样采集,捕获到鱼类34种,分属9科,共计2 247尾。采用23个生物参数进行干扰反应、相关性和生物参数判别能力的分析,最终确定了鱼类总分类单元数、总渔获量、雅罗鱼亚科种类百分比、耐污物种百分比、广布种百分比等5个指标,用于构建F-IBI。利用三分法统一各个参数量纲,将各个指数加和得到IBI值,IBI分数为5~25(IBI=25~22为健康,IBI=21~18为亚健康,IBI=17~14为一般,IBI=13~10为较差,IBI=9~5为极差)。研究结果显示,19个样点为健康,11个样点为亚健康,12个样点一般,11个样点较差,8个样点极差,而且IBI与栖息地生境质量显著相关(P〈0.01)。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预警预报技术及其应用
宋林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0, 35 (1): 1-9.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9-325
摘要5608)   HTML1617100904)    PDF(pc) (694KB)(3647)    收藏
贝类是中国海水养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海水养殖贝类病害时有发生,尤其在夏季常出现大规模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了贝类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由于贝类缺乏适应性免疫,且通常养殖于开放水体,难以通过药物投放、注射或水质调节等措施控制病害的发生,因此,建立养殖贝类健康评价体系,加强养殖生态环境监测及病害发生的预警预报,已成为保障中国贝类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和生态安全的迫切需求。本文从病原、宿主、环境间的耦合关系出发,结合团队前期研究和工作实践,综述了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预警预报研究进展,同时针对北黄海和渤海贝类养殖海区的生态系统特征及贝类养殖现状,并结合病害预警预报的工作实践,重点阐述了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预警模型构建的思路、原理和初步应用,以期为建立海水养殖动物病害防控体系、保障中国海水养殖业的绿色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白斑狗鱼与黑斑狗鱼繁殖力的比较研究
霍堂斌, 袁美云,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张丽荣, 姜作发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0, 25 (6): 511-517.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10.06.007
摘要4861)      PDF(pc) (944KB)(3647)    收藏
对白斑狗鱼Esoxlucius和黑斑狗鱼Esoxreichrti的个体繁殖力进行了比较,并对两种狗鱼的个体繁殖力与其各主要体征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斑狗鱼绝对繁殖力(F)为3 808~173 500粒/尾,黑斑狗鱼的F为5 380~184 630粒/尾,两种狗鱼的个体相对繁殖力(FW)差异极显著(P〈0.01),F和相对繁殖力(FL)差异不显著。F、FW和FL与各主要体征指标呈正态分布,白斑狗鱼F、FW和FL与各主要体征指标关系密切;黑斑狗鱼F与各主要体征指标关系密切,FW和FL与各体征指标的关系均不密切。白斑狗鱼的F、FL、FW与各体征指标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分别为F=-50090.38+421.661Wo-74.083Wn+205.845L,FL=6.977+0.271Wo,FW=-5.88+0.37L+0.514M;黑斑狗鱼F、FL、FW与各体征指标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分别为F=-19300.721+33.262Wn+728.415M,FL=-20.948+0.129Wn+2.056M-0.071W,FW=15.743+0.661M。根据两种狗鱼的卵径频率分布图判断,白斑狗和黑斑狗鱼都为一次性产卵鱼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渤海辽东湾高家滩沿海滩涂贝类资源调查
赵云龙, 赵文, 闫喜武, 杨增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1, 26 (5): 471-474.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11.05.018
摘要4504)   HTML96)    PDF(pc) (936KB)(3645)    收藏
于2009年8月—2010年7月对渤海辽东湾高家滩沿海滩涂贝类资源进行了周年调查。结果表明:在高家滩沿海共采集滩涂贝类37种,分别隶属于2纲、3亚纲、8目、19科、29属,主要经济贝类有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西施舌Mactra antiquata、大竹蛏Solen grandis、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文蛤Meretrix meretrix 5种,占滩涂贝类总现存资源量的81.75%;平均栖息密度为508.9个/m 2 ,平均生物量为412.27 g/m 2 ,现存量为3 021.94 t,生物量季节性变化明显;贝类生态分布特点,依不同潮间带区域呈带状分布,高潮带为马蹄螺科群落,中潮带为蛤仔-西施舌群落,低潮带为文蛤-竹蛏群落,春夏贝类主要分布于高潮带外缘至低潮带,秋冬分布于中潮带至深度基准面,迁徙趋势明显。在调查高家滩滩涂贝类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资源合理利用和增殖保护的措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卜氏晶囊轮虫对4种臂尾轮虫形态可塑性的影响
殷旭旺, 赵文, 毕进红, 魏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9, 24 (6): 493-496.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9.06.004
摘要4579)      PDF(pc) (1299KB)(3644)    收藏
在实验室内研究了4种臂尾轮虫Brachionus(萼花臂尾轮虫B.calyciflorus、十指臂尾轮虫B.patulus、壶状臂尾轮虫且urceolaris和方形臂尾轮虫B.quadridentatus)的形态对捕食性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i的可塑性反应,并讨论了轮虫形态可塑性的进化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培养于晶囊轮虫培养过滤液中的臂尾轮虫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表现轮虫的被甲棘刺显著增长,而轮虫的被甲长和被甲宽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中国洪湖不同倍性泥鳅的染色体组型及形态特征比较分析
李雅娟, 田萍萍, 李莹, 印杰, 荒井克俊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9, 24 (3): 236-241.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9.03.008
摘要4072)      PDF(pc) (2679KB)(3643)    收藏
以中国洪湖自然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研究对象,运用经典的形态测量观察方法、染色体制片技术对不同倍性泥鳅的染色体组型、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二倍体泥鳅2n=50,核型公式为10m+4sm+36t,NF=64;三倍体泥鳅3n=75,核型公式为15m+6sm+54t,NF=96;四倍体泥鳅4n=100,核型公式为20m+8sm+72t,NF=128;2)5个比例性状测量结果显示,二倍体与四倍体很接近,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两者与三倍体在眼后头长/体长(PL/SL)、后头部到鳃的距离/体长(LOOSR/SL)、背鳍前端到尾鳍的距离/体长(LODO-CB/SL)3个比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主成分分析表明,二倍体、三倍体及四倍体形态差异主要系躯体后半部差异所致;(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洪湖二倍体和四倍体相聚类,亲缘关系较近,与三倍体群体的聚类关系较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基于事故树分析的海上交通事故的研究
姚杰, 任玉清, 李玉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0, 25 (4): 348-352.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10.04.012
摘要3571)      PDF(pc) (902KB)(3643)    收藏
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中的事故树分析(FTA)引入到海上交通事故研究中,以船舶碰撞事故为例,根据影响碰撞事故的各个因素及其逻辑关系建立事故树,并对该事故树进行定性分析,求出了各因素的重要度系数及事故树的最小径集,并且提出了控制船舶碰撞事故的措施,以避免碰撞事故的再次发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事故的因果关系,便于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便于制定出防控事故的主要措施,在海上交通事故控制中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Cu(Ⅱ)、Zn(Ⅱ)、Cd(Ⅱ)和Pb(Ⅱ)对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梅活动的影响
刘亮, 董绪燕, 孙智达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08, 23 (6): 462-465.   DOI: 10.3969/j.issn.1000-9957.2008.06.010
摘要3996)      PDF(pc) (824KB)(3643)    收藏
研究了Cu(Ⅱ)、Zn(Ⅱ)、Cd(Ⅱ)和Pb(Ⅱ)4种重金属离子对鱼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t))活性的影响,并比较了鱼体不同组织中SOD活性的差别。在实验室条件下,将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置于不同质量浓度的Cu(Ⅱ)(0.06、0.12、0.25、0.50mg/L)、Zn(Ⅱ)(0.60、1.25、2.50、5.00mg/L)、Cd(Ⅱ)(0.60、1.25、2.50、5.00mg/L)、Pb(Ⅱ)(0.06、0.12、0.25、0.50mg/L)溶液中,分别测定染毒24、48、72h后鲫肝脏、鳃和肌肉组织中SOD的活性。结果表明:Cu(Ⅱ)、Zn(Ⅱ)、Cd(Ⅱ)和Pb(Ⅱ)对鲫肝脏、鳃和肌肉组织中SOD活性的影响相似,即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SOD活性整体上有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低浓度的Zn(Ⅱ)、Cd(Ⅱ)、Pb(Ⅱ)对鲫肝脏、鳃和肌肉组织中SOD活性有明显的诱导作用;高浓度的Zn(Ⅱ)、Cd(Ⅱ)、Pb(Ⅱ)则使组织中SOD活性降低,随着时间的延长,降低愈加明显;肝脏组织中SOD活性和敏感性均高于鳃和肌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